APP下载

提高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对策研究

2016-11-19罗荣芬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生物科学素养家庭教育

罗荣芬

【摘 要】高中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所以在整个高中生物教学中,都应将生物科学素养的教育进行渗透,需要得到学校、家庭、社会的全方位的支持和配合,进而得到满意的结果。让高中生在掌握生物学科知识的同时,了解和认识生物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思想,并加以应用,关爱社会和关爱生命,培养学生科学情感、态度和科学价值观。

【关键词】家庭教育;生物科学素养;视野与渠道

高中生物科学素养包括:(1)掌握生物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2)理解、探究能力即科学过程和方法;(3)形成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伦理和情感三部分的内容。

一、注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在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中的职能作用

虽然现在推行素质教育,但是在高中阶段社会和家庭还是要高考成绩,教育主管部门以至各级学校领导、家长都以高考作为最终目标,过分地注重学生的考试分数,考了多少个重点大学,多少个本科,从而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包括生物科学素养在内的培养,这也是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普难以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必须转变观念,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切实把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才能切实地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作的培养和全面提高。

二、家庭教育对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影响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仅是专家和教师们的事情,也不仅仅是某个热爱此领域的“发烧友”的事情,而应该是学校、社会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大事。许多教育专家认为,父母在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时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如果家长的科学素养偏低,很少跟孩子交流科学类的话题,那又如何能让孩子保持对科学的兴趣?并且多数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不惜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去上各种辅导班,他们又认为生物是一个“副科”,使他们难以具有培养青少年生物科学素养的意识。而不少家长的教育方式并不民主,这样压抑了孩子的个性全面发展,影响了学生对生物的兴趣。所以加大对家长的宣传的力度,增强家长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要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科学素养由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五大部分构成。提高教师的生物科学素养是基础教育改革对广大教师提出的一项新要求,然而现阶段我国教师科学素养普遍较低。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时代的要求。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科学素养教育,必须依靠全体生物教师的团结协作,只有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生物学教师,才能使生物学教学作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主渠道。所以提高生物学教师的素养是实施科学素养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必须采取以下这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1)加强师德修养,增强生物学教师的事业心;(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切实重视继续教育;(3)掌握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学科研研究。只有所有生物学教师积极主动地拓展本专业知识和追踪学科发展的动态,才能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作为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四、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获取生物学知识的渠道

有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除从正规的学校教育获取科学信息资源外,还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体中获得,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家庭和社会等的教育功能还未发挥出其相应的功能。因此,可以从拓宽学校、社会、家庭等的教育职能入手。①在课堂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②渗透生命科技前沿知识,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意识。③重演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勤奋、实事求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科学史教育,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情感,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目的。④优化教材内容、改革教学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方法。在生物学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各种新奇有趣的科学实验,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⑤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和联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⑥城乡差异与生物科学素养的关系。⑦渗透STS理念,教会学生模拟决策。五、结论与建议

总之加强科学素养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全方位的系统工程,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的教师,应该转变原有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在充分挖掘教材和资源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努力探索在一种在课堂和课外加强学生科学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以教育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的联系,建立有效的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方法体系,逐步形成立体交叉的培养高中生生物科学素养网络。

(二)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作用,加强科普知识宣传的力度,建立更多更好的科技活动场馆,增加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各种科普活动的普及率,进而培养和提高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三)在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同时,已经打破了应试教育原有的单一的教育评价模式,素质教育要真正取代应试教育,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相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评价体系。

(四)课堂才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主渠道,所以要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生物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是适应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生物科学素养家庭教育
运用“发展性评价”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生物科学素养研究状况(2001~2016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高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