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通草蛉幼虫对茶蚜捕食作用的研究

2016-11-19廖先骏唐天成汪玉新陈珍珍许永玉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4期

廖先骏 唐天成 汪玉新 陈珍珍 许永玉

摘要:在室内(25±1)℃条件下研究了中华通草蛉1~3龄幼虫对茶蚜的功能反应和2龄幼虫的种内干扰。结果表明:功能反应属于HollingⅡ型,日最大食蚜量1~3龄分别为74.250、714头,功能反应参数说明中华通草蛉对于茶蚜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2龄幼虫的干扰效应用Hassell&Varley模型E=QP-m进行模拟,模拟模型为E=0.3395P-0.3657,说明随着2龄幼虫密度的增大,其捕食作用率也随之减小。

关键词:中华通草蛉;茶蚜;功能反应;干扰效应

中图分类号:S476.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6)04-0087-03

茶蚜(Toxoptera aurantii Boyer)又称橘二叉蚜、茶二叉蚜,在国内外均有发生。茶蚜一般群聚于茶树芽尖、叶背及嫩茎上刺吸汁液,使受害芽叶生长受阻,严重萎缩。茶蚜分泌的蜜露可招致霉菌寄生,影响茶树叶片的光合作用,从而严重影响茶叶产量。用茶蚜危害的芽叶加工的茶叶颜色浊、香气低、滋味苦,对茶叶品质有严重影响。目前防治茶蚜的主要方法为化学防治和农业防治等。化学农药的滥用和残留阻碍了我国茶叶出口,绿色贸易壁垒也使得我国茶叶出口量逐年下跌,严重影响了茶农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生物防治是有害生物治理中对环境影响最小的一种方法,且不会产生农药残留问题。中华通草蛉(Chrysoperla sinica Tjeder)是粮食等经济作物上多种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在我国分布范围广,捕食能力强,种群数量大,对蚜虫、螨和粉虱等多种害虫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郑书文等、李鹤鹏先后测定了中华通草蛉幼虫对绣线菊蚜、大豆蚜的捕食作用,均发现了较强的捕食功能反应。已有文献和调查可以看出中华通草蛉在茶园中亦有分布,并对茶蚜等害虫有控制作用,但对茶蚜的捕食行为和捕食作用未见报道。本文主要利用捕食者一被捕食者关系的HollingⅡ模型(1959)和用于描述天敌种内、种问干扰效应的Hassell&Varley模型(1978)研究了中华通草蛉幼虫对茶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及2龄幼虫的种内干扰效应,以期为合理利用中华通草蛉防治茶园茶蚜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中华通草蛉各龄幼虫均来自实验室稳定饲养的种群。试验用1、2、3龄幼虫均为发育2d的幼虫。试验前幼虫均饥饿处理24h。

茶蚜采自泰安市大津口乡的泰顶青生态茶园(117°16′41″E,36°27′87″N)。

1.2 试验方法

在培养皿(φ=98mm,h=18mm)中放入蘸水的脱脂棉保持湿润。放入试验用虫,用保鲜膜覆盖培养皿,防止草蛉及蚜虫逃逸。用针在保鲜膜上戳足够数量的孔,以保证空气流通。后将培养皿置于(25±1)℃、湿度=75%、L:D=16:8的光照培养箱中进行试验。

1.2.1 1~3龄幼虫对茶蚜的功能反应 将不同密度的茶蚜成蚜分别与一头中华通草蛉幼虫组合放置于培养皿中,以新鲜的茶叶嫩叶作为食物,各龄幼虫饲以茶蚜的密度分别为:1龄,10、20、30、40、50、60头/皿;2龄,50、80、100、120、150、200头/皿;3龄,100、150、200、250、300、350头/皿。每组处理重复5次,24h后检查蚜虫被捕食数量。

1.2.2 中华通草蛉2龄幼虫种内干扰作用 每个培养皿中放入茶蚜200头及不同密度的中华通草蛉2龄幼虫,草蛉幼虫密度分别为1、2、3、4、5头/皿。每处理重复3次,24h后检查蚜虫被捕食数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华通草蛉各龄幼虫的捕食作用

由表1可以看出,1~3龄中华通草蛉幼虫的日捕食茶蚜数量与茶蚜密度呈负加速曲线关系。用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模型Na=aNT/(1+aThN)(式中Na为猎物被捕食量;a为瞬息攻击率即功能系数;N为猎物密度;T为试验时间,即观察时间,本研究为24h,Th为处理时间)对各龄幼虫的功能反应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2)表明,草蛉各幼虫均呈现出较高的攻击率,1~3龄幼虫日最大捕食茶蚜量分别为74、250、714头。

2.2 中华通草蛉2龄幼虫自身密度干扰作用

捕食者的捕食作用率为:E=Na/N·P(式中E为捕食作用率,Na为捕食量,N为猎物密度,P为捕食者密度)。草蛉幼虫密度对茶蚜的捕食作用率的关系见表3。用Hassell&Varley(1978)提出的E和P之间的关系公式E=QP-m(式中Q为寻找系数,m为相互干扰系数)进行拟合,求得Q=0.3395,m=0.3657,故拟合公式为E=0.3395P-0.3657。由拟合曲线可以看出,中华通草蛉幼虫的捕食作用随着幼虫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3 结论与讨论

中华通草蛉1~3龄幼虫对茶蚜的功能反应均属HollingⅡ型,其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74、250、714头,捕食者在捕食过程中常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由于增加了个体问的相互干扰,导致对猎物的捕食作用下降。2龄幼虫捕食量随虫口密度增大而减小,但其干扰效应较小(m=0.3657),说明该虫对茶蚜具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周集中等(1986)提出用a/Th值来衡量天敌的控害能力,其比值越大,天敌的控害能力越强。从中华通草蛉幼虫3个龄期的a/Th值可以看出,随着幼虫龄期增大,对茶蚜的控制能力越强。以上均可以说明,中华通草蛉幼虫捕食茶蚜的潜力很大,具有保护利用价值。

由于本试验是在稳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与自然环境存在许多差异。天敌昆虫在自然环境下对害虫的捕食,除了天敌本身的特性外,还同时受到密度因素、空间分布、环境因子以及昆虫信息素等物质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中华通草蛉在田间对茶蚜的控制效果以及中华通草蛉对茶蚜信息素的反应机制,对中华通草蛉的田间释放机制和商业利用价值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茶园生物防治的方法多种多样。利用害虫天敌赤眼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防治茶小卷叶蛾。释放茶毛虫黑卵蜂(Telenomus eu-proctidis)防治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茶毛虫越冬卵的寄生率可高达45%左右。但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对茶蚜捕食功能的研究鲜有报道。一些新型的植物源农药在茶园中也得到应用,如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0.2%苦皮藤乳油、薇甘菊乙醇提取物对防治小绿叶蝉有较好的效果且对叶蝉天敌较为安全。使用昆虫信息素及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茶园环境复杂,茶树品种、茶树年龄、地理位置、周围环境、农业措施、施肥灌溉等诸多因素影响着茶园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如何将茶园分类,并根据主要病虫害的种类制定相应的生物防治技术体系,将生物防治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也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