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子参人工栽培管理技术
2016-11-19和金花
和金花
摘要:珠子参为珍稀中药材。随着市场对珠子参需求的迅速增长,珠子参价格也随之爆涨,收购价格上涨因素刺激了药农采挖的积极性。野生珠子参由于常年持续地采挖,资源已近枯竭。因此,人工栽培成为解决珠子参资源匮乏的必然选择,研究珠子参人工栽培技术,加速拓展其繁殖途径和生产规模迫在眉睫。
关键词:珠子参;人工栽培;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R28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08.073
珠子参为五加科植物珠子参,生长于海拔2000~3000米的灌木丛林中,分布在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珠子参肉质肥厚,白色,结节间具凹陷茎痕,叶为掌状复叶,3~5枚轮生于茎顶,叶柄长8~11厘米,叶片膜质,倒卵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椭圆,花以伞形花序单生于茎顶,有50~80朵花或更多,花期5~6月,果期7~9月。
1试验地情况
鲁甸乡位于玉龙县西北部,海拔2100~3839米,年平均气温11℃,最高温31℃,最低温-5℃,霜期180天,年平均降雨量900~1100毫米,为珠子参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种植地块选择在海拔2700~3000米,年均气温9℃~13℃的区域,富含腐殖质、有机质,土质疏松的微酸性砂壤土田块,符合耕层对汞、镉、铅、酸、铬的要求。
2生长习性
由于该属植物生长喜阴性,根茎生长缓慢。珠子参喜肥趋湿,忌强光直射,耐寒而惧高温,适宜中性或偏酸性(pH值在5.5~6.5之间),富含腐殖质的黑壤或砂壤中生长。
3人工栽培管理技术
3.1 整地
3.1.1整地 一般在秋季10~11月翻犁,深度20厘米以上;土面平整,除去杂草;第二次翻犁在春季1~2月种植珠子参前,翻犁深度20厘米;晒垄:要求耙细、耙深、耙平,除去田间杂草、石块、树根等杂物。
3.1.2 熟地的整地 熟地在11月整地,方法与生荒地相同,晒垄时间可长一些,再耙地,有利于杀灭病虫草。
3.2 作畦
畦宽120厘米,畦沟宽30厘米,深15厘米,地块周边沟宽40~50厘米,深30~40厘米,“十字沟”宽度30厘米×30厘米,要求畦沟、“十字沟”、边沟、沟沟相通,排水通畅。
3.3 施基肥
制备农家肥:用厩肥+作物秸秆按1∶1比例投料,再按1000公斤加过磷酸钙20公斤的比例(20‰)投入过磷酸钙,将三种肥料充分混匀堆制腐熟备用;腐殖质堆肥:用山林中搜集的腐殖质土,再按1000公斤腐殖质加过磷酸钙20公斤的比例(20‰)加入过磷酸钙,充分混匀堆制3个月,腐熟备用。基肥用量每亩3000~4000公斤。
3.4种子繁殖
珠子参从播种到收获需要6年时间,其中2 年育苗,栽培4年。珠子参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故应选择5~6 年生植株采种储藏待播。播种,珠子参播种以12月上、中旬为宜,过早易遭受鼠害,过迟生长不良。一般采用撒播,播种要均匀,每亩用种子15公斤,盖火土灰3 厘米厚,最后盖草保温,出苗后撤除。
3.5 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追肥用稀释的人畜粪水、磷肥、复合肥及土杂肥等。排灌时珠子参抗旱能力很弱,必须保持土壤湿润且避免烂根。每隔10~15天浇水一次。
3.6 防治病虫害
严格留种,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地种植,雨季及时开沟排水。合理间作、轮作,可与滇重楼间作,同五加科以外的作物轮作。
病害防治,疫病以预防为主,发病中心区域拔除病株,用生石灰消毒。锈腐病、根腐病发病时用50% 多菌灵或50% 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浇病穴,及时拔除病株,病穴用生石灰消毒。猝倒病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淋防治,或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施。并及时拔除病株,用硫酸铜500倍液浇灌病区。
3.7 采收
定植在大田生长3年后采收,在秋末10~11月,地上茎叶枯萎倒苗时采挖。采挖方法:用丁齿耙松土翻挖,尽量保持根系完整;产地粗加工:采收的根状茎运至室内,用洁净水清洗干净,削去地上部分,在通风的干燥房晾晒至9成干,含水量小于等于10%。
4 市场与效益分析
4.1 市场分析
珠子参在云南省的种植面积不足1000亩,具有很好的种植前景和市场前景。目前,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白药集团)已经研发出系列产品“痛舒胶囊、痛舒片”和陕西“盘七片”等中草药,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并开拓了广泛的外销渠道,为珠子参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4.2 效益分析
4.2.1 经济效益(按6年生计算) 种子收入:移栽后第一年每亩采种2公斤,第二年每亩采种5公斤,第三年每亩采种10公斤,第四年每亩采种15公斤,市场价:5000元/公斤,收入合计16万元;根茎收入:种植6年每亩采收珠子参根状茎800公斤,市场价:300元/公斤,收入合计24万元;成本:每亩种苗成本200 公斤×300元=6万元;管理成本6年合计10万元,合计成本16万元。
综上:每亩珠子参种植,6年总投入为16万元,总产值为40万元,总利润为24万元,每亩年利润为4万元。其效益也是多数农作物效益的10倍。
4.2.2 生态效益 种植珠子参无任何污染物,对生态环境不造成危害。农民可以是在各自的房前屋后种植,病虫害发生较轻,基本不使用农药化肥,没有面源污染。种植的产品供应市场,会减少市场对自然的依赖,起到保护野生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万里,刘婷,何忠军,等.珠子参规范化栽培技术[J].陕西农业科学,2014(08):127-128.
[2]张延妮.珠子参化学成分其活性成分的筛选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