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仕隐情结研究
2016-11-19朱大春
朱大春
摘 要:时人从外因方面,思叹孟浩然的出人预料的人生结局。文章认为,也应从内因方面,寻求孟浩然仕隐情结解不开的原因。孟浩然解不开的仕隐情结,在于爱面子的文人思想,欲仕不能,欲隐亦不能。
关键词:孟浩然;仕隐;唐诗;中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1-0037-01
孟浩然的人生结局:欲仕不能,欲隐亦不能。从世俗的角度看,当时就引起人们的关注。王士源《孟浩然集序》认为:“嗟哉,未禄于代,史不必书。”《唐才子传》认为:“观浩然磬折谦退,才名日高,竟沦明代,终身白衣,良可悲夫!”可见,时人是从外因来思叹孟浩然的出人预料的人生结局。前人之述不乏真知卓识,但本文以为,也应从内因寻求孟浩然仕隐情结解不开的原因。在“史不必书”的情况下,可从孟浩然的诗篇中去求索他的仕隐情结。
一、欲仕不能
下面,从承儒风而又叛逆、我行我素而又缺少动心忍性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两个方面,论述爱面子使孟浩然欲仕不能。
(1)承儒风而又叛逆。据王从仁《王维与孟浩然》中对孟浩然生平的考证,孟浩然出生于襄州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一个小庄园地主家庭。其家庭世代书香,“惟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书怀贻京邑故人》),自称是儒家大师孟子的后代;“先人留素业”(《南山与老圃期种瓜》),“素业惟田园”(《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可见,祖上还是留下了一份田产;“厨人具鸡黍”(《裴司士员司户见寻》),“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岁除夜有怀》),可见家中还有奴仆,原本是个小康之家。开元十六年,孟浩然四十岁那年,北上应进士举。对这次应试,孟浩然充满信心和希望。《长安早春》诗中写道:“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可是现实并不如想象那么美好,孟浩然的进士考试最终失败。美国学者斯蒂芬·欧文所著《盛唐诗》中认为,“孟浩然似乎从未达到严格的正规文体所要求的程度,在这种正规文体方面的修养极差,而他在进士考试和寻求援引方面的失败,说明了在个人诗歌才能和对于纯熟技巧的功利赏识之间,有着很多差异。”这就是说,孟浩然的文笔缺乏应试的正规文体的程式,这或许正是他落第的直接原因。
(2)我行我素而又缺少动心忍性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孟浩然自称是孟子的后裔,可是,在他的日常生活中,较多的还是纵酒恣情的诗句,“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洗然弟竹亭》)、“共美重阳节,俱怀落帽欢”(《卢明府九日岘山宴袁使君张郎中崔员外》);谈仙悟道,与僧人道士交往,“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寄天台山道士》),“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还山贻湛法师》)。科举不第,则“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京还赠张》),整日游山玩水,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隐居求志,读诗授政的政治理想好像被抛置脑后,甚至自暴自弃地说:“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自洛之越》)。痛定思痛后,就是怀旧,怀旧最多的是京邑旧游,仕宦乡望,隐士山人。这样的孟浩然,缺少精诚所至、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较多的只是“十上耻还家,徘徊守归路”(《南归阻雪》)的犹豫、痛苦而矛盾的情愫。清高的文人面子,注定他自咽酸楚。
二、欲隐不能
至于爱面子思想使孟浩然欲隐不能,拟从过隐士生活、抒出仕理想,受魏晋文士影响而缺乏躬耕精神两方面论述。
(1)过隐士生活,抒出仕理想。孟浩然一生大部分时间是在襄阳鹿门山度过的,《新唐书·文艺传》《旧唐书·文苑传》均说他四十岁以前“隐鹿门山,以诗自适”。诗人也有《登鹿门山》《夜归鹿门歌》为证。四十岁应举不第,漫游吴越。《自洛之越》中表示要过“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式的生活,《寻香山湛上人》中发誓“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但是孟浩然的隐居,无论是隐居乡里,还是寄身吴越,在抒写隐居乐趣的同时,又反复表白欲从仕途施展抱负的愿望。《田园作》中写自己在“劳歌采樵路”上,还“望断金马门”,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题长安主人壁》诗中,清楚地表明仕与隐的矛盾:“欲随平子去,犹未献《甘泉》。”可见,诗人对仕途心存不死。从以上诗歌可以看出,孟浩然的隐逸生活,表面上平静和平,但在内心深处始终跳动着一颗欲仕的心。
(2)受魏晋文士影响,缺乏躬耕精神。孟浩然受魏晋文士的影响,从他的诗中看,主要有:《登鹿门山》中追慕庞德公,《与诸子登岘山》称颂羊公,《李氏园林卧疾》中学习陶潜,《陪张丞相祠紫盖山途经玉泉寺》中赞扬谢安(实赞张九龄)。但孟浩然在思想上轻视农民,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山中逢道士云公》),孟浩然以为与农民交谈农事,好像有失身份。“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田家元日》),人到四十,何以“忧农”?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无禄。应该出仕而未入仕,心存忧虑。第二,可能是孟浩然的身体状况所致。长期饮酒,再加上屡不得志的抑闷,使原本“骨貌淑清,风神散朗”的健康身体变得每况愈下。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孟浩然既有欲兼济天下的仕的理想,又有欲独善其身的隐的情愫,既有读诗以授政的远大抱负,又有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这些皆因爱面子的文人思想所致,致使孟浩然的仕隐情结终解不开,而布衣终身。
参考文献:
[1]刘继波.孟浩然“仕”与“隐”的矛盾心态探微[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01).
[2]李嫣然.孟浩然人生的二重奏——仕与隐[D].山东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