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综述及展望

2016-11-19焉晓

成才之路 2016年33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展望成长

焉晓

摘 要: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创新人才理论研究的指导作用愈发凸显。当前,就研究成果数量而言,“创新人才”领域的研究成果已经达到较大数量,并涌现出许多富有真知灼见的创新见解。就研究内容而言,已经涵盖了从探讨创新人才的内涵和意义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从分析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和规律到测量创新人才的各种心理特征等诸多研究领域。就研究方法而言,偏重资料的经验归纳、问卷访谈等形式的实证调查研究为数不多。

关键词:创新人才;教育;展望;成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01-02

一、创新人才研究的发展现状概述

关于“钱学森之问”的讨论,促使学者和社会各界对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为何迟滞不前进行了深刻反思。在这一思想热潮的推动下,“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获得了许多重要的进展,近年在各种核心期刊上以“创新人才”为题的文章数量显著增长。从研究现状来看,“创新人才”这一领域的研究数量已形成一定规模,新观点、新思想不断涌现,相关研究成果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二、创新人才的主要研究方向分析

1. 创新人才内涵的理解

自20世纪50年代吉尔福特在美国心理学协会上作了题为“心理学和教育领域的创新”的演讲后,“创造性”一词就成为研究热点并长久以来一直备受关注。目前,国内学者通常将外文文献中“creative”“creativity”“innovation”“innovative”等词汇与中文中的“创新”相对应。国外的研究主要见于心理学、人力资本、科技创新等领域,其中对创新人才的内涵理解具有代表性的见解有以下几种:吉尔福特将富有创造性人才的人格特点总结为八个方面,即“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中讲求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欢抽象思维;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意志品质出众”。斯滕伯格认为,创新人才应具有自由的思想,不墨守成规,不循规蹈矩,有质疑精神,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等素质。

国内亦有许多学者针对创新人才的概念和内涵开展了研究,呈现出研究观点百花齐放的现状。总体而言,国内学者主要围绕知识、思维、能力、人格等对“创新人才”的定义进行描述和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朱清时把创新人才素质归纳为“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知识、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敏锐的洞察力、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极易被社会接受的品质”。钟秉林认为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包括“博专结合的知识基础,以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特征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国际视野和竞争意识,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卢宏明提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独创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人才”,其中“超常的健康人格、很强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倾向、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充沛的精力(或体力)是创新素质的三大特征。林崇德则是从心理学的视角对“创新人才”的内涵加以阐释,他认为创新人才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并提出“创新能力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全有全无的品质,人人包括每个儿童都有创造性思维或创新能力”。

2. 关于创新人才成长过程和规律的讨论

学者们根据不同的标准将人才成长过程划分为若干发展阶段。比较常见的划分标准有如下几种:按照时间因素划分,如将人才发展过程划分为“幼儿期、求学期、创造期、成熟期和老年期”五个阶段;按照空间因素划分,如将人才成长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第一个阶段主要在学校度过,第二个阶段是学校教育结束后,以立志成业的饱满热情进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按照人才所能发挥的作用划分,如“准人才——潜人才——显人才——领军人才”四个基本阶段;根据人才创新能力逐步发展变化过程划分,如“从一个普通的学生过渡到具有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必须经过五个阶段,即创新意识萌芽阶段、创新思维形成阶段、创新学习提高阶段、创新能力涌现阶段和创新人格顶峰阶段”。从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学者们对人才成长过程与规律已有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这些都可以作为当前创新人才培养实践的理论依据。

3.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的探讨

(1)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在学者们看来,创新教育是相对于现行的“知识教育”而言的,希望能够改变“应试教育”为“创新教育”。提倡“创新教育”并不是否定知识在教育过程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而是强调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在关于“创新教育实施策略”的讨论中,王娟等认为“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教师是关键”,并且对教师提出了要求,“实施创新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开放的思想、活泼的思维并且能够随时更新自己的经验,能对各种新鲜事物迅速做出反应,富有创造性的判断力,性格结构相对民主,对各种观点、兴趣、习惯、生活方式等都能够接受,能对各种信息提出独特见解,同时应该充满自信”。关于“创新教育的特点”的讨论中,杨曼英提出“创新教育具有主体性、全面性和创新性”三个特点,其中“主体性充分肯定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全面性主张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新性是对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评价标准等提出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的要求”。

(2)文理学科交叉与融合培养创新人才。从国内外的人才培养情况看,采取文理交叉与融合进行人才培养一直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能够极大地拓宽科学研究的视野,培养学生博专的知识,各种思想、理论在交汇融合时必然迸发出新的思想,这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念与方法,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能够推进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助推力。可见,学科交叉与融合意义重大。

(3)产学研一体化和创业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从优势互补的角度考虑,相对于传统教育,采用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途径可以使大学、产业和科研三个要素有机地结合到一起,不失为培养创新人才的良好途径之一。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时,要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让学生接触生产、科研实际工作,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与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方式一样,“创业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在校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应用转化进而创办企业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业教育将学生置身于实践中,通过创业实践,让学生接触各种实际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才智,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进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达到提高他们创新素质的目的。

(4)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创新人才。在各个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实践中,有的高校提出了文理交叉的思路,有的学校设立了各种基地班、创新实验班等,也有若干高校从完善师生联系入手。如浙江大学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组织学科(学术)带头人和大批教学、科研的骨干教师,在高年级本科生中定点定人进行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竞争的综合能力,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更好地完成本科教育的教学育人任务。

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在创新人才的相关研究中,探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下位概念的相关文献在研究成果中占有一定比重。有学者从微观的视角探讨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策略,如刘智运认为,培养创新人才要在“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教学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四个方面下功夫。对此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的六个要点:“教师要既从事教学,又从事科研;科研资源要向大学生全面开放;要开设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应增设研究性实验;应将研究引入课堂。”

5. 心理学角度探讨创新人才培养

利用心理学相关知识一直是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心理学领域内探讨创新人才主要是围绕人的创造性思维这一主题展开,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Herbert A.Simon教授曾针对创造性思维与知识积累之间的关系展开讨论,在对某些创造性任务的个案分析和认知心理学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是长期思考和知识积淀的结果。林崇德将创造性人格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刚毅的性格、良好的习惯”。对创新人才进行心理测验是心理学中针对创新人才开展研究比较常见的方式。如张景焕在博士学位论文《科学创造人才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利用其设计的“科学创造人才编码手册”对数学、物理、化学、地学和生命科学五个领域的34名科学家进行了访谈,请科学家们讲述创造性成果的产生过程以及重要的生活事件,运用一系列方法找出了这些富有创造力的科学人才所具有的共同的心理特征并加以分类,从而提出了科学创造人才心理特征的分类模型、概念模型和层次模型。这一研究进一步丰富了人们对创新人才心理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

三、对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展望

通过分析创新人才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就研究内容而言,已经涵盖了从探讨创新人才的内涵和意义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途径,从分析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和规律到测量创新人才的各种心理特征等诸多研究领域。可以说,“创新人才”这一研究领域已经受到广泛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就研究方法而言,目前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多数还是采取从理论到理论,偏重资料的经验归纳这一研究方法,进而进行较为宏观、定性的探讨。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的实证调查研究尚为数不多。可见,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证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喜的是,从目前的研究发展趋势看,关于创新人才的研究在研究方向上正逐步细化,学者们正对不同类型的创新人才如研究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技能型创新人才等开始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同时,学者们也越来越侧重创新人才的实证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正由较为偏向宏观的理论探讨过渡到偏向微观的问题分析,使用各种精心设计的量表对若干所高校或某一区域的创新人才进行调查研究,进而提出更具可行性与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此外,研究的另一发展趋势体现在,学者们在关注创新人才培养内在规律的同时,也逐渐开始关注创新人才培养的外部环境建设,亦开始探讨教育环境建设、教育体制改革、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的问题,并为如何营造一个有助于创新人才涌现的环境出谋划策。

参考文献:

[1]朱清时.创新人才的素质教育[J].决策咨询通讯,1999(02).

[2]钟秉林.国际视野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7(Z1).

[3]卢宏明.试论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10).

[4]王强,宋协青,张子睿.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

[5]要树义.浅谈跨世纪人才的培养[J].航天工业管理,1996(07).

[6]叶忠海.人才成长规律和科学用人方略[J].中国人才,2007(03).

[7]王竹萍.会计本科高等教育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

[8]王娟,姜霞,王如.大学创新教育浅析[J].科技风,2011(10).

[9]杨曼英.高等学校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定位[J].当代教育论坛,2011(12).

[10]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01).

[11]林崇德.教育与发展——创新人才的心理学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张景焕.科学创造人才心理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展望成长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国内外森林生物量碳储量估测现状存在问题及展望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展望” ——阿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