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工“眼睛”的守护者
2016-11-19李小艳
□李小艳
矿工“眼睛”的守护者
□李小艳
巡检
维修矿灯
千米井下,矿灯犹如矿工的“眼睛”照亮巷道,矿灯超市的女工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着每一盏矿灯。寒来暑往,往复穿梭于灯架间,检查、充电、擦拭、维修……为矿工们在黑暗中擦亮“眼睛”,她们用勤奋敬业诠释着巾帼不让须眉的深刻内涵。
热情服务当窗口
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矿灯超市未升级改造之前,矿灯的发放、回收、充电等工作均需要充电工亲自动手完成,特别是遇到上下班高峰期,能够快速高效完成领灯和收灯工作非常重要,这就要求她们能将全矿1760多名职工的姓名和灯架号都能熟记于心。2015年4月,一号煤矿引进矿灯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矿灯的智能化、信息化、快捷化管理。新的管理模式虽使女工们摆脱了每天收灯、发灯简单而繁重的工作,但她们并未止步,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高的目标——矿灯质量“零缺陷”和优质服务“零距离”,将矿灯超市打造成文明服务窗口。超市内整齐划一的灯架、光可鉴人的地板、洁净明亮的窗户,精致的盆景,无不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女工灿烂的笑脸、温馨的话语、文明的举止,使人产生一种家庭般的温暖。
为提高矿灯充电合格率,女工们加强日常巡检力度,准确监测矿灯的上架、离架状态和充电状态,坚决不让一盏矿灯“带病”上岗。她们每天这样坚持走动式巡检,在灯架间穿行不下百余趟,相当于每天走路六公里左右。
“一张笑脸相迎、一声亲切问候、一句慢走相送”是矿灯超市女工们的标准服务模式。有时面对职工的不理解,她们常常换位思考,用细心和耐心化解矛盾。
一次,在发放瓦检仪高峰期,一位职工因班前会迟到,急匆匆地跑到井口嚷闹着说:“速度快点儿,下不了井你给我发工资啊?”面对情绪焦躁的职工,充电工柴红军始终面带微笑,双手迅速递上瓦检仪:“大哥,对不起,耽误您的时间了,给您瓦检仪,请慢走。”工作中有委屈,但姐妹们都表示理解:“矿工工作劳动强度高、压力大,跟他们比,我们轻松多了,就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多体谅、多包容。”
岗位练兵强技能
为提升岗位自主管理水平,培育一岗多能的全面能手。女工们挑起了维修矿灯、矿灯充电架的大难活。她们当中,张艳玲就是大家交口赞誉的“大拿”。“五精”岗位创建活动一开始,爱钻研技术的张艳玲就下定决心要练出一手绝活。为了练就过硬的矿灯维护技术,张艳玲埋头研读《电工手册》等书籍,详细了解矿灯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从中掌握技术要领。她利用业余时间找来废弃的矿灯,常常把自己的眼睛蒙上,一遍遍地拆卸,又一遍遍地组装,长久下来练成了在五分钟内蒙眼快速完成矿灯拆装的绝活。绿豆大的螺丝、狭小的安装空间,这些问题在她的眼里都不是难事。
蒙眼组装矿灯
在标杆的影响带动下,大家个个勤钻研、肯努力,都踊跃学技术、练本领。灯架旁,张艳玲一边拆卸矿灯,一边讲解矿灯结构,全部接好后由徒弟董吉芬拆卸,再试着接。接线完成后再帮助徒弟分析哪里出现了问题。“如果不用心,就很难找出灯不亮出现故障的原因,每次收回灯后我都抢着做全面检查,查找矿灯使用后的情况,学习从灯头到灯尾整个使用原理和检查故障的技术。”董吉芬笑着说道。经过反复练习,她的技术已快赶上师傅,也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岗位能手。
女工们利用每日一题、每周一会、每月一考等方式,积极主动钻研业务。开展星级员工评选活动,设立星级员工竞赛台,建立个人绩效考核档案,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工资收入挂钩,掀起了“比、学、赶、帮、超”热潮。在一系列制度的激励下,她们的维修技术日臻完善,不仅做到了矿灯拆卸安装快、故障判断准确,而且修复好的矿灯经久耐用。
修旧利废是行家
在行业形势持续低迷的不利环境下,矿灯超市的女工们积极响应“修、节、创”活动的号召,结合本岗位实际,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颗螺丝等细节做起,她们把不能使用的矿灯当成“宝贝”,从里面拆卸出完好的零部件用于日常的矿灯维修,将旧拖把用铁丝固定后重复利用,每季度减少了材料消耗上万余元。精心维修保养使矿灯延长使用期均在10个月以上。出色的工作业绩使得矿灯超市连续多年被黄陵矿业公司和一号煤矿评为 “巾帼建功示范岗”。
发放瓦检仪
作为女性,她们用柔弱的肩头承担起了家庭和事业的双重重担,工作让她们历练得通达和干练,并未因为自己是女人而打了“责任”的折扣。矿灯超市6名女工,除了维护1760盏矿灯,还要兼顾环境卫生、设备维修等多重工作,压力可想而知。然而谈及这些时,年龄最大的充电工徐红菊却说:“工人们每天都从这里经过,看着他们满脸的煤灰和倦容,我们都心疼,只要我们的服务能让矿工满意,再苦再累都值得。”
矿灯超市的女工们凭着对企业的一腔赤诚,怀着对矿工兄弟的深厚感情,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情。他们用真诚服务照亮井下千尺巷道,使矿工在关键时刻有一个安全的“护身符”。
(作者单位:陕煤化集团黄陵矿业公司一号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