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翻转课堂的汉语口语课教学模式初探

2016-11-19李婷婷张孟见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翻转课堂

李婷婷 张孟见

【摘 要】借鉴翻转课堂和任务型教学的教学理念,探索普通话表达与交流课程的教学模式,以提高预科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交际能力,促进汉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翻转课堂 任务型教学法 普通话表达与交流课程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076-03

普通话表达与交流课作为大学语文课程体系的一部分,是为少数民族预科生开设的特色课程。一年制大学预科班学生的第一语言一般是所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语言,汉语往往是第二语言。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语音面貌不佳,方音较明显;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尤其是当众发言时学生大多面露难色、紧张甚至害怕;日常生活中缺乏普通话口语交际的语言环境,更少有机会获得表达与交流技巧方面的培训。精讲多练是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传统课堂上教师以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师生间缺乏互动,学生实训机会少。针对本课程的实践性需求,翻转课堂的出现,为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供了条件。本文试图结合翻转课堂和任务型教学的理论,明确教学过程中需把握的关键要素,探索适合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普通话口语课程教学模式。

一、理论背景

翻转课堂是从英语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翻译过来的术语,简称为FCM,发源于美国。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身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言的,这种学习方式给予学生很大的学习自由度,但又能进行很好的监管,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之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完全颠倒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颠覆性的、破坏性的改革和突破。翻转课堂的推动得益于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件运动(OCW)开始,耶鲁公开课、可汗学院微视频、TED视频等大量教学资源的涌现,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资源支持,促进了翻转式教学的发展。国内高校对翻转课堂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本质的认识、适应性研究、配套技术研究等三个方面。从学科的应用来看,大部分适应性研究成果集中在理科和思政、英语等公共类文科课程。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当今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法,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英语教育。任务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设计带有明确目标的活动,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任务上,以做促学,让学生在有目的的交互活动中习得语言知识、培养交际能力。建构主义是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该理论倡导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展开学习,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输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口语表达能力体现一个人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对语言学习者来说,仅仅掌握语言规则和语言知识是不够的,生成话语、表达意义才是使用语言的首要目的。当前,汉语口语课信息输入量有限,课文内容不足以应对真实的交际活动,学生被动地接受则无法激发学习兴趣,难以将所学课文内化成口头表达。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定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提供了大量的语言输入与输出的机会,使得学生在体验、感悟中提高相应的言语交际技能。

二、翻转课堂实施的关键因素

(一)角色翻转。翻转课堂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不同于以往的课堂,教师由主讲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学生由被动倾听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学堂”取代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堂”,师生角色的转变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教师深入开展问题的研究与探讨。首先,教学过程互动频繁。灵活、自主的视频学习形式释放了传统课堂知识灌输的时间,教师和学生堂上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和互动,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的难题,辅导学生理解、应用所学知识。其次,充分发挥学生思考能力。学生大多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在课堂上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边听边记,对于好学者,可以课后消化;对无心向学者,则是水过鸭背,过目即忘。然而,翻转课堂的课前学习,需要学生利用教学视频、资料及互动平台先行自学,思考并试着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当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课堂气氛自然活跃起来。再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从视频自主学习到课堂活动参与,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观看、思考、探究及实践任务来建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在教师制定的进度表中,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时间及进程。最后,兼具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否则无法实现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重大转变。教师的实际工作时长和工作难度增加了。课前,教师要录制学习视频,提供配套的资料和练习,管理网络互动平台;课中,要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检验学习成效,促成知识巩固,根据个体差异提出指导建议;课后,反思教学过程,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和工具,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二)时空翻转。翻转课堂第一环节将传授知识的过程放在课前,学生观看的教学视频是原先课堂知识的讲授量,教学内容的提前学习保证了授课内容的完整性,实现了对课堂教学时间的延长。课外时间学习视频具有高度自主性,时间、地点及周围环境因素的影响因人而异,学习者可以自己选择和调整。时空延续性及自由度的增加具有以下积极意义。首先,学习时间得到有效地延长。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前预习”通常作为选择性的教学部分,完成质量不高,而“课中讲授”和“课后练习”则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知识点,然后布置相关的作业由学生课后完成。由此可见,教师和学生会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后两个部分。与之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对“课前”和“课中”两环节投入了更多的心力。教师教学视频的制作和学习资料的整理不仅仅是传授全面系统知识,还需要考虑内容的详略、侧重点等问题。课堂上不再以教师讲解为主,释放了大量的时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机会互动交流,讨论疑难作业,完成实践性活动,探究知识的应用。其次,体现了学习空间的灵活性。学习者可以选择在舒适、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进行视频学习,这时学习者的精神状态更为放松,但是面对视频不易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对内容和话语的精练程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视频资源另一个优点,就是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认知差异,有重点地回看视频,抓住学习难点,也便于一段时间后的复习巩固。最后,扩展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利用视频教学完成知识传授的基础上,课堂时间增加了协作式探究、互动交流及实践应用等内容,教师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的能力,使知识更加融会贯通。作为翻转课堂教学的指导者,教师能够借助网络互动平台及课堂信息反馈动态地记录学生的习得过程,及时掌握学生的疑惑和困难,进而采取有效的辅导策略,使得师生对教学内容都有更深层的理解和认识。

三、翻转课堂在课程中的应用

普通话表达与交流课作为大学的一门特色课程,对于大学生的口语表达的提高以及人文素养的熏陶有着重要作用。语言学界普遍认同口语教学应该理论与练习相结合,做到精讲多练。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推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实施,是支撑任务型教学法的重要条件,如何运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提升口语课程的灵活性和时效性,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前表达与交流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从教学模式上看,依然遵循传统以讲授知识为主的教学形式,教学模式单一,没有创造特定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实践训练的机会。这样以语言理论输入为主的课堂能激起学生对语言的兴趣和对表达的欲望,却不足以提升表达能力。根据对学生3分钟命题说话训练的调查显示,在用时方面,9%的学生缺时1分钟以上,26%的学生说话不满3分钟,18%的学生有持续10秒以上的停顿;在流畅程度方面,3%的同学使用书面语形式,有背文本的痕迹;21%的同学语言不连贯,语调生硬。此外,无效话语、逻辑不清、词汇与语法使用不规范等问题也屡见不鲜。态势语训练是有声语言的补充,它辅助有声语言,使有声和无声二者彼此互补、相得益彰。当众表达练习中,76%学生的头或低垂着或转向一侧,82%的学生眼睛俯视地面或斜视窗外,72%的学生站姿不正,精神面貌欠佳。之所以有这样的表现,一方面是学生在中学期间为了升学考试,主要精力集中在书本和习题上;另一方面,语言教学侧重于书面语的表达,无形中弱化了对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进入大学之后,学生的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新事物和新潮流,大学生呈现出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等特点。语言为学生与外界建立联系打开一扇窗户,搭建沟通的桥梁,口语课程的教学方式应该真正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一)视频教学。学生在课前自学阶段,知识的传授主要通过教学视频实现,如何设计能够受到学生认可的教学视频是值得教师特别关注的问题。微课是翻转课堂中广泛使用的视频教学形式,微视频应该如何制作才能达到与应有的教学效果,笔者经过对线上课程的观察和学习,概括出微视频的一些基本特征,以便更好地指导视频的录制。

1.视频的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进行录制,把系统知识拆分成各小块,同时要求各部分知识相互补充,具有连贯性和相关性。知识点的讲解清晰明确,语言精简凝练,内容不包含过多的铺垫、过渡和延伸。视频长度控制在5-10分钟,易于接受。

2.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教师亲近随和的形象有利于学习者以轻松自在的状态投入视频学习,为他们营造一个平等舒适的自学环境。适当肢体语言的运用,能够使有声和无声彼此补充,传递更多准确有效的信息。

3.文字和图像是内容展示的重要放映工具,特别是对于文科课程来说,PPT文字的叙述必不可少,而图像、动画则能够鲜活、生动地传递信息内容。人物、文字和图像交替出现的屏幕画面感丰富,增添了视频的趣味性和活跃性。

4.提升教学互动性,努力营造课堂听课的仪式感,围绕学习者的学习特点设计互动形式。如视频播放过程中插入客观题测试并即时反馈答案,以营造参与感。尝试采取多种方式与屏幕前的学习者建立交流和联系,以降低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产生的孤独感,调整散漫的心态。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热情,使交互式的视频播放能够完成知识的传授。

(二)课堂活动。翻转课堂对学生学习最有益的改变,就是课堂上的时间是进行“吸收内化”知识的活动过程。这一环节的教学是以学生完成课前自学任务作为基础的,教师在检查学生自学情况的基础上设计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翻转课堂的实际目的。如果课堂上仍然用于讲授教材,讲解知识点,重复课前资料的内容,则失去了翻转课堂的意义。安排好空出的课堂时间,让学生在高质量的教学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内化,需要充分考虑活动形式及学科的特点。为了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以讨论、展示、汇报、竞赛等形式加强知识内化的过程,是值得教师积极探索实践的组织方式。

目前,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受到普遍欢迎,任务型教学法是其中具有重要影响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以具体的任务为基础,然后依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接受能力等具体情况来完成课堂活动的设计。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核心,倡导教师通过选择、编排教学任务,创造出具有交际意义的真实语言环境,使学习者在完成语言使用任务的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完成心理认知过程、思维过程和社会活动过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堂讲授部分空出的时间,可以应用这些教学理论去组织教学活动。根据表达与交流课以往的教学经验,课堂任务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展开,常见的活动形式包括:自学—指导式教学,例如关于朗读技巧的掌握,首先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资料,自主学习朗读的各类技巧,运用相关知识练习指定篇目,而后教师再针对练习情况补充讲解重难点;小组竞赛,例如辩论专题的实训安排辩论赛,每两组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自行组织一场辩论赛,其他小组担任评委,使学生在比赛中提升学习动力、竞争意识和知识评估能力;小组讨论,例如以完成一个专题报告为任务,各小组自拟主题、设计报告形式及内容,开放式的主题讨论,以促进知识共享和意见交流;角色扮演,例如普通话语音教学,让学生为影视剧片段配音,揣摩角色特征,模仿人物的语音语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建适合学生进行独立探索和互助协作的学习环境,把学习设置到实践具体任务的情境中,这不仅创建了真实的语言环境操练语言知识,还能培养学生主动应用学习资源的能力,树立积极健康的情感与价值观,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自由而高效的学习空间,这也正是翻转课堂的魅力所在。

(三)考核方式。为实现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教学转变,需要以适当的考核方式作为支撑条件,以结果评价为主向过程评价为主转变,以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其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者。笔者在口语表达与交流课程中主要采用综合评价与过程考查相结合的考核方式。首先,重视过程性评价,即学习过程中安排多次不同形式的考核,对学习成果进行阶段性检查。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往往依据最终成果,而过程考核则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通过课堂发言、板块实训、小组讨论、成果展示等具体形式进行评分。其次,考核形式与教学内容相匹配,设计针对性的实践活动对板块知识进行综合性考查,以保证完成各专题的学习任务。例如态势语、推介、小组讨论、演讲等专题实践可以分别开展讲故事、产品推荐、小组汇报、主题演讲等课堂活动。最后,评价主体多样性。在学习活动中引入参与性评估,评价形式包括学生自评、学生或小组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语言具有生成性特点,对此口语课程的评价方式更多应该基于合理性而不是正确性。参与性评估强化学生自评和互评,充分发挥学生评价的主体作用,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难点、目标将得到更深层的理解和认识。

四、结语

在口语教学中实践训练是一个突出的教学原则,以任务型教学法组织口语表达活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得到极大的提高。翻转课堂的出现则保障了任务活动完成的质量,课前和课堂两部分教学,实现了教学时间的延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增强了互动性和活跃度。成功的翻转课堂教学并无固定的模式,表达与交流课程也不可能遵循统一的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教育理念的革新,它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环节,推动知识的吸收消化等理念是与表达与交流课的教学目标相吻合的,这就要求我们去不断尝试、比较、分析和总结,探寻如何在语言类课程中的更好地实施翻转课堂。

【参考文献】

[1]孙瑞,孟瑞森,文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5(3)

[2]郭乃照.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5)

[3]章欣.基于任务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语法教学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1

[4]陆国栋,何钦铭,张聪.强化过程、深化互动的教学方法改革[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基地研究课题立项项目

【作者简介】李婷婷(1987— ),女,广西南宁人,硕士,广西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助教;张孟见,男,山东菏泽人,硕士,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法翻转课堂
任务型教学法在韩国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任务型教学在农业院校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