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及其他病原体在急性盆腔炎中的检出率
2016-11-19杨永妮胡艳军
杨永妮, 胡艳军
(西安祈康中西医结合医院,陕西西安 710000)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及其他病原体在急性盆腔炎中的检出率
杨永妮, 胡艳军
(西安祈康中西医结合医院,陕西西安 710000)
目的:对急性盆腔炎患者阴道后穹窿分泌物和子宫内膜进行支原体及其他病原体(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等)检测,探讨其与盆腔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妇科门诊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62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阴道毛滴虫、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观察组患者同时查找革兰阴性双球菌,作需氧菌培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解脲支原体(mycoplasma urealyticum,UU)、生殖器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需氧菌、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umenis,Mh)、淋菌、阴道毛滴虫检出率分别为61.3 %、33.9 %、30.6 %、30.6 %、24.2 %、19.4 %、12.9 %。观察组患者的UU、Mg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h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盆腔炎中解脲支原体检出率最高,解脲支原体、生殖支原体与急性盆腔炎关系密切。
急性盆腔炎;支原体;衣原体
急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目前认为,急性盆腔炎可由单一病原体或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引起,其病原体有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球菌、链球菌、厌氧菌等[1]。本文对急性盆腔炎患者阴道后穹窿分泌物和子宫内膜进行支原体及其他病原体(沙眼衣原体、阴道毛滴虫等)检测,探讨其与盆腔炎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62例为观察组,诊断参照美国疾控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CDC)2006年急性盆腔炎诊断标准。患者年龄21~51岁,平均年龄31.2岁。同期选取6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0.3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于月经干净后3~7 d,取膀胱截石位,会阴常规消毒,阴道窥器暴露宫颈,在阴道后穹窿或阴道口内取分泌物,采用悬滴法检测阴道毛滴虫及清洁度。观察组同时取阴道后穹窿分泌物涂片,查找革兰阴性双球菌即淋菌。采用专用检测的无菌拭子插入宫颈管内约2~3 cm,停留10 s,缓慢滚动拭子10~30 s,取出拭子立即放入配套试管中,送检验科检测支原体、衣原体,观察组患者加作需氧菌培养。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各种病原体检出情况 观察组患者各种病原体检出情况依次为:解脲支原体(mycoplasma urealyticum,UU)、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umenis,Mh)、生殖器支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Mg)、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需氧菌、淋菌、阴道毛滴虫,具体见表1。
表1 观察组各种病原体检出情况
2.2 两组患者支原体检出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UU、Mg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h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支原体检出情况比较
3 讨论
盆腔炎病原体在不同国家、地区和人群中存在一定的差异。美国盆腔炎的病原体主要为淋球菌(53 %)和沙眼衣原体(40 %)[2]。芬兰盆腔炎的病原体主要是沙眼衣原体(40 %)和人型支原体(37 %),淋球菌只占14 %[3]。本文62例急性盆腔炎患者,UU、Mg、CT、需氧菌、Mh、淋菌、阴道毛滴虫检出率分别为61.3 %、33.9 %、30.6 %、30.6 %、24.2 %、19.4 %、12.9 %,UU检出率与国内文献报道63.4 %~67.4 %接近[4]。各病原体检出率顺序与张岱等[5]的报道相一致。本文结果还显示,2或3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率达56.5 %和11.3 %,应引起临床重视。
支原体是女性生殖道的正常菌群,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当宿主抵抗力低下或黏膜受损时,宫颈黏膜皱襞中的支原体可大量繁殖,侵入黏膜柱状上皮并在细胞内增殖,首先感染子宫颈管黏膜,向上蔓延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盆腔腹膜炎、盆腔脓肿。UU、Mg、Mh是与生殖道感染有关的不同支原体生物型。本结果显示,观察组UU、Mg检出率高于对照组,两组Mh检出率无差异,因此,对支原体进行分型可进一步帮助判断其是否具有致病性。
综上所述,解脲支原体、生殖支原体与急性盆腔炎关系密切,可能在盆腔炎中与其他病原体起协同作用,但是否为独立致病因素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1] 祁君,许昕.急性盆腔炎发病因素及其防治研究近况[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0,9(11):775-776.
[2] Miettinen A,Heinonen PK,Teisala K,et al.Serologic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Chlamydia trachomatis,Neisseria gonorrhoeae,and Mycoplasma hominis in the etiology of tubal factor infertility and ectopic pregnancy[J].Sex Transm Dis,1990,17(1):10-14.
[3] 陆珏瑾.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因及诊治进展[J].中国优生优育,2014,20(5):337-340.
[4] 韩日新,杨卫红.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药敏试验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7):672.
[5] 张岱,魏宏,廖秦平,等.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及其他病原体在急性盆腔炎中的检出率[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366-369.
201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