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故里行
2016-11-18宋晓杰
宋晓杰
扉页
我一直记得你的存在——
在学生时代笔记簿的扉页上
你说:漫长;你说:人生。
最初的爱就是这么来的
殊不知,这个“多余”的孩子
却给了另外的孩子们多少
美妙的星空和梦
你在兰家坪,在黄昏,在山野
也曾在1946年3月的大连,我的北方
文字的密码,永不消逝的电波
有轨小火车叮叮当当
它向南、向北,它向东、向西
顺着自己的意思走
一个少年来过,一个时代远离
但是,我们的父辈——
永远的黄河,如飞扬的奔马
大地之上竖起的图腾
如今,墙上的父亲哦
我再读你一遍,就小了一岁
再读一遍,就回到从前,不过——
说定了,我们不创业:
我们——烩面,过罗湾桥,支起葡萄藤
借着月光,你修改我的作文
并在空白处,一字一顿地写下: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
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大地是一刀上好的宣纸
扉页,被风轻轻轻轻地掀着
黄河古渡
过了“铜吴堡”,就是铁打的江山了
一个“古”字,沉甸甸的况味
渡,自有超然的境界
我过秦越晋,不辨方位
但水路、陆路,到处都有你的足音
一口水井、一座碑、一眼窑洞、
木船、小米饭、南瓜汤
都是既定的格局
“任何时刻都是感恩的时刻,
都是重新开始的时刻”
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归来
那神秘的东方,被一个下午记住
延安。绥德。米脂。吴堡。
哪一处没有你的影子
河水闪动,如不安的心
一万台发电机组、群星和蜜蜂
人间的苦楚,不会比黄河更多了
看过黄河,更值得认真地活
过了黄河,大合唱开始了
过了黄河,我们都是清澈的人
古城·老人
河水到了二碛,就降下体温
红尘和咆哮,也压低了嗓门儿
如这两位特别的老人
奇峰峻岭中,自制了皇宫
——把日子过到天上去
远离人群,更接近于人生
千年不是神话,石城依然年轻
集市四散,灯火熄灭,纤夫的号子停歇
讲古的人随着马帮走远了
嗒嗒嗒嗒的蹄声,过了黄河
留下他们、一眼窑洞和旋转的时空
当然,还有石磨、石碾、野草、苔藓、
鸡、犬、红枣和秋虫……
完整的寂静之声
“爱不是相互望着对方,
而是共同朝着同一个方向。”
当我们走进那眼窑洞
见到这两位七八十岁的老人
——哦,他们目光稳定、慈悲
反衬着粗糙、急躁的我们
一群“文明”的野蛮人
古石城的边角余料
黄河石
苦难已远,水落石出
静卧在书柜的玻璃后面
木是床,纹是浪
它一声不吭地模拟着我们的晚年
缓慢,持重,心藏巨澜——
黄河与黄昏的品质,似有所同
翻卷的云霞,与浪潮
同族同宗
天黑前,茶已喝了几泡
你看了看窗台上新开的兰花
手书一首唐诗:酒,边关,长风……
叼着长长烟灰的烟斗,歪着头
站在庭院里,你开始剥蒜
——哦,黄昏恋上什么都有可能
唯有被胃口终生挟持
它向所有的违逆说:不!
大雪、盐、水饺、酸菜汆白肉
一条道儿跑到黑……如滚烫的辽河
它就是你的黄河,你的父
像兄弟,等你在入海口
……压住半生惊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