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傣族服饰结构设计分析

2016-11-18杨寒露

艺术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傣族

摘 要:傣族具有自身独特的风俗习惯,其服饰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结构设计,色彩艳丽,具有对人体起到修饰,改变立体造型的作用,吸引着很多学者对其图案、色彩等装饰艺术层面的研究,但是很少有从学者对其服装剪裁、结构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以花腰傣族为例,通过分析花腰傣族服饰结构设计,希望能够为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傣族;服饰结构设计;花腰傣族

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各地文化交流程度日趋深化,不同地域、民族的人们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而由于受人们多元化审美观念的影响,作为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傣族传统纺织染绣工艺的传承越来越难。傣族有傣雅、傣卡、傣洒三种自称,这三种傣族女子服饰被称为“花腰傣”,具有多彩锦带缠绕腰部筒裙的统一属性。还有一种傣角折的服饰类似于其周边地区的彝族服饰。由于不受支系差异的影响,花腰傣女子服饰的结构特征没有明显的变更,因此,本文以花腰傣为例,通过田野调查,分析了花腰傣族服饰结构设计,希望能够为我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1 花腰傣服饰造型及结构设计分析

服装结构的概念源于欧洲“西式裁剪”服饰立体造型裁剪体系。目前国内服装界开始运用特定纹饰和局部造型,都在积极挖掘民族服饰文化的创作思路。服饰代表着各个民族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调整和优化服饰结构能够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服饰产业化水平,能够将传统服饰特点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从而不断创新,促进民族服饰可持续的发展。西式裁剪强调服装结构的合理、规范化,对于我们民族服饰来说,设计、结构和工艺制作长期停留在经验模仿、手工缝制阶段,严重的阻碍了民族服饰适应和满足市场发展需求的创新,严重阻碍了民族服饰的产业化。服饰是艺术和技术紧密结合的加工制造业,也是人们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花腰傣服饰结构能够更好地展现出傣族服装造型,是傣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宝贵财富,花腰傣女装主要由内衣和外衣、下裳、头饰等部分构成。

1.1 花腰傣内衣的结构设计

为了适应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花腰傣服饰会受居住地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作为花腰傣服饰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花腰傣内衣形状与凹字相近,其衣长不到腰部,属于上下分割结构,主要以黑色为主,偏襟,受幅宽的影响,胸围线与外衣一样,进行了断开处理。并且衣身宽度与外衣相似,为25cm,是由经纱向和纬纱向构成,结构中没有出现断缝,能够满足傣族妇女身形的需求。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傣族妇女的内衣形制也呈现向多元化,开始向汉化趋势发展。目前,在平面结构上,传统的汉服已经变成了立体结构的异化结构,这使得花腰傣女装内衣形成了落肩,肩线也变成了斜线,女装内衣呈现出了下挖的趋势,符合了时代的审美特征和审美需求。

1.2 花腰傣外衣的结构设计

人体与服装之间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之间的直线距离是服装与人体之间的孔隙量,而放松量设计主要是指服装维度之间的增加量。在具体的设计中,为了突出傣族人们的整体思想、观念,设计师可以取一个截面为同心圆,将人体与服装视为圆柱体,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开展针对花腰傣服饰的结构设计。外衣具有较短的衣身,并且胸部附近分为了上下两部分,也就是说将33cm的衣身断开。目前,传统的花腰傣女装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现代审美需求,服饰立体与人体着装要求的舒适度和适用性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阻碍了传统服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设计师要在保留传统服饰元素的基础上,通过服装CAD软件来调整服饰结构,服饰结构的下半部分运用整块面料与衣身缝合作为下摆,并为纬向,上半部分纱向为经向,能够满足现代生活的需求,提高人们着装舒适度。

1.3 花腰傣下裳和头饰、头饰的结构设计

筒裙、围腰及绑腿三部分构成了花腰傣女子下裳。围腰做工精细,是指宽4cm的刺绣,筒裙由黑布与彩色绸缎组成,绑腿两端系有红绳,是一块半米宽、一米长的藏青色布块。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式主要分为披发、绾髻等类型。花腰傣女子的头饰一般由发式与头饰物构成。头饰的结构主要有三种结构,即:巾帕、冠帽及其组合。将发髻先用绣花青布帕缠裹,然后用绣有精美纹样的装饰头帕在外层进行包裹,顺着左耳旁垂下头帕,头帕端具有漂亮的花色缕穗。

2 花腰傣领子造型与服饰结构的关系

少数民族服饰的领口一般与肩垂直,前襟正中分割线,不做曲线挖裁,采用了无横开领数值的裂口扩展型衣领结构的处理方法,如云南少数民族。并且有的用面料滚边加以包合缝制,多数无纽扣,前襟自由敞开。花腰傣女子内衣和上衣平面结构与基本纸样相比较,可以归纳出裂口扩展型衣领的结构特点。首先,由于要向下跌落大约5cm,平直的肩缝线次啊能吻合人体肩端点,从而使衣片的前后下摆向原理人体的方向外翘,前后衣片分别向前中线和背中线倾斜。其次,平直的肩缝线被平行向后移动,使衣身整体向肩后滑移,平移值为特型基本样纸后衣片的直开领量约2cm,即上提了前襟,下坠了后襟。另外,领窝点周围的面料形成堆叠皱褶,这是由于颈根的体积强行拉大了前襟有裂口的衣片造成的。由此一来,后领口下坠牵拉,后襟向外翘挺,两片前襟向前中线搭合,袖筒向后扭曲,裂口扩展型领款形成了较为奇异的外观造型,使整件衣服造型俏丽,具有极强的立体感。

3 结语

民族服饰已经成了现代服饰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花腰傣服饰保护与创新发展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重时尚性、多元化、题材与设计协调性等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在花腰傣服饰结构设计过程中,设计师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整合到一起,树立现代原则,赋予民族服饰更多现代气息,从而提高服饰结构设计质量,利用现代服饰设计技术,推动我国服饰文化朝着多元化方向发现。

参考文献:

[1] 郭锐.基于功能性的花腰傣服饰品探讨[J].天津纺织科技,2012(02).

[2] 孙琦.少数民族服饰结构设计应用——以花腰傣服饰为例[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1(03).

[3] 郑海霖,徐涛,刘松.探析少数民族服饰在文化传播中的体现[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作者简介:杨寒露(1987—),女,湖南古丈人,本科,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服装与服饰设计类。

猜你喜欢

傣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云南傣族节日文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灵魂与空间:金平傣族的叫魂仪式
金平傣族多重信仰文化探析
傣剧与德宏傣族的文化记忆
论时代背景下民族民间舞教学方法的创新
——以傣族舞为例
构树与傣族传统造纸的保护和开发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译对其民族发展的作用
当代傣族舞蹈风格特点探析——以杨丽萍的《雀之灵》为例
试析西双版纳傣族南传佛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