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暴露年龄的广告词是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2016-11-18王月
王月
看历史微话题
近期,看历史微信公众号推出了一组微话题“想当初”。其中一个话题是“那些年经典的广告词”。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电视机刚刚进入千家万户,商业广告刚刚开始登陆电视荧屏,无数经典广告词因此存留在那一代人的记忆中。这组话题,引起了粉丝的广泛热议。
以前,上个世纪80年代,没有WiFi,大家就整天守在电视机前,对电视里反复出现的广告词印象特别深刻,直到今天依旧能张口就来。这是专属于60后、70后的青春记忆,80后可能略懂,90后恐怕已不懂。
姗姗来迟的电视广告
1941年,第一条电视广告就出现在了美国纽约市民的电视屏幕上。不过,中国人第一次看到电视广告,还要等到1979年。1月28日,也就是那年农历春节的大年初一下午,上海电视台播放了一条片长1分30秒的“参桂补酒”广告片,紧接着这条广告片还有一张10秒的幻灯片——“上海电视台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这便揭开了中国电视广告史册的第一页。
这则广告的画面现在已下落不明。只知道,当时这条1分半钟的广告价格为300元人民币。
那年3月,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它的第一个电视商业广告,产品是上海汽水厂的幸福可乐,广告语是:“清爽可口,芬芳提神。”
当年3月15日,“瑞士雷达表”广告在上海电视台播出,成为第一个在内地做广告的外国品牌。由于时间和操作上的原因,这条电视广告甚至是用英文解说,只是配上了中文字幕。虽然当时中国懂英文的人并不多,但是据说在3天内,到黄浦区商场询问这个品牌手表的消费者就超过了700人。而事实上,整整4年之后,雷达表才真正进入中国市场——这其实不是厂商的失误,而是他们故意为之。玩饥饿营销,他们比现在某些品牌还早。
广告开始变得有意思了
以上这些最早的电视广告,很少有人记得了。因为那时的广告都是抱着“广而告之”的心态来做,通报消息而已,一本正经,相当生硬,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到了1984年,才来了个“搅局者”,电视里突然蹦出一个穿着“奇装异服”的小伙子,他抱着一把木吉他,用夸张的动作跳着时下正流行的霹雳舞,边跳边唱:“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燕舞收录机的形象不时生硬地出现,最后出现的是“江苏盐城无线电总厂”这几个仿宋体大字。
这样,全国的电视观众一下子就记住了“燕舞收录机”,更忘不了那个蹦蹦跳跳的“燕舞小子”。很快,这种当年售价高达500元的收录机,销量竟然达到百万台。燕舞连续几年在北京举行展销会,每次都是人山人海。当时,拎着一台燕舞收录机到公园里跳迪斯科成了年轻人的时尚。而“燕舞小子”苗皓钧也一夜走红,他和所有当时演艺界的大腕儿一起走穴,后来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还被破格录取。
不过,这个现在看来很粗糙的广告,当时也是花了很多功夫才拍出来的。80年代,那时的中国连个专业的广告公司也没有。哪个厂商要做广告,必须自己制作好然后拿给电视台播出。很快,中央电视台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准备组建自己的广告部和演员队伍。
苗皓钧就是央视招收的15名业余广告演员之一。这些演员没有表演经验,也根本不懂广告。所以,央视不仅让他们学表演,还让他们观摩国外优秀电视广告。两个月的时间,他们看了7000多则广告,平均每天140多则。这既是学习,也是寻找灵感。后来江苏盐城的燕舞电器集团找到了央视,他们揣着40万元人民币和一句广告词,打算拍一个电视广告。苗皓钧和导演从国外一则啤酒广告中得到启发,把广告语变成一句歌词,便让燕舞收录机火遍了全国,也成了当时让人印象最深刻的电视广告。
广告拍得好,山寨少不了
与燕舞收录机广告相比,在1987年播出的“东方齐洛瓦冰箱”广告的艺术水准更胜一筹:一个背着行囊的男人在沙漠中艰苦跋涉,迷路又口渴,忽然远方出现了幻觉,是海市蜃楼?不,是一部冰箱,男人跑到冰箱那里,拿出一瓶冰水浇在头上。镜头一转,男人走出了沙漠,这时响起画外音:“每当我想起天边的绿洲,就会想起,东方,奇洛瓦!”
这则广告的制作者是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的李耕。他后来回忆说,拍这则冰箱广告时,他还没用过冰箱。最早他们把饮料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后来才发现不对,水冻起来就没法喝了。
有趣的是,发现“东方齐洛瓦”的广告很受欢迎,其他厂商也开始抄袭,也这么拍广告讲故事。比如有个东北小城,那里生产毛织品。当地电视台就制作了一个广告:一个男人,在沙漠中行走。突然出现了一顶帐篷,男人跑进去,帐篷里响起了呼噜声。然后男人指着裹在身上的毛毯,画外音响起:海马牌毛毯,家的感觉!
所有这些,都是那一代人独有的记忆。有个叫王美玲的80后女孩,一直不知道为什么别人说到她的名字时,后面常常要跟一个“阿里斯顿”。
她哪里会知道,在80年代,曾有一个这样的广告:男孩喊:美菱!。女孩喊:阿里斯顿!然后美菱跟阿里斯顿就跑到了一起,变成了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