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做孩子“朋友圈”的窥探者
2016-11-18蕊红
蕊红
女儿静静是一个开朗活泼的孩子。她喜欢交友,待人真诚,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谈得来的朋友。学习之余,静静常常跟朋友一起出去玩,相约出去看电影,骑车郊游,逢特殊日子一起聚会。
看到静静常常跟朋友一起出去玩,我不免有点担忧。高中阶段学习比较紧张,我怕她不知节制地玩乐会影响学习,更怕她会交上一些社会上的不靠谱的朋友,被人带坏。怎样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情况,将她朋友圈的状况掌握在可控范围内呢?
我想到了QQ和微信。静静喜欢玩QQ、玩微信,常在QQ空间里和微信朋友圈里发一些“状态”、“说说”,我加了她的好友不就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了解了她的状态和行踪了吗?于是我试着加她的QQ和微信。然而当我留言“我是妈妈”要求加她的时候,她总是没反应。加了几次失败后,我明白了她对我的抗拒,于是我试着换了一个新号加她,得到了她的验证通过后,我便时常去她朋友圈浏览一下,看看她的状况,根据她在朋友圈发表的内容,监视她的思想和行为。
有次我看到她发在QQ空间里的为朋友过生日的“说说”,所配的图片上显示,一群人在喝酒,喝醉了男男女女搂在一起玩“亲亲”,看到这样不堪入目的照片,我心中的怒火一下子被点燃了,小小年纪就搞这些成年人的游戏,这样的孩子不管教如何了得?于是一气之下我在她的“说说”下边发了评论,在评论中我指出了他们这种行为的不妥,教育他们以学习为重,不要搞这些成年人的游戏。
看到评论,静静第一时间猜到是我,她拉黑了我,回家后便质问我,是不是在她的空间里发评论了,说我的行为让她在朋友圈中的同学和朋友面前丢了面子,并说我偷窥她的空间侵犯了她的隐私权,是对她的不尊重。我的评论让她心里发毛,感觉她的一举一动都受到了监视。
她的话我自然不能认同。要知道,我的出发点是为了她好。我们母女之间爆发了争吵,吵到激烈处,静静收拾东西去了姥姥家,临走时撂下一句话,如果我不向她道歉,她絕不回家。
静静的叛逆让我烦恼,我不知道自己在处理孩子交友的问题上是不是妥当。带着心里的烦恼与疑问,我去咨询了相关教育专家。听了我的倾诉,专家表示,家长关注孩子的社交圈本无可厚非,但是过分干预易造成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严重影响亲子关系。孩子排斥父母关注自己的微信微博,跟以前用带锁的日记本防止父母偷看是一样的。“要想和孩子交朋友,父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不能总板着面孔,用长辈的威严去教训孩子。对于孩子的虚拟社交,过分关注并不可取。家长加入孩子微信圈或QQ,应做分享者,千万别做挑剔者。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父母子女要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就要从尊重对方做起。父母要尊重子女的成长规律,帮助子女维护好他们的小空间。子女也要尊重父母,感觉到自己的“朋友圈”被父母打扰时,应多理解父母的心情,可以采取当面交流沟通的方式和父母开诚布公地谈想法,求得父母理解。父母子女只有坚持良性互动,才是最好的交流方式。”
专家的话让我如梦初醒。之后,我主动找到女儿与她沟通,在做了自我批评的同时,也对她提出了一些期望,在交友问题上与她进行了探讨。通过沟通,女儿心里的疙瘩解开了,之后主动加了我微信,我们母女在微信上相互分享心得,而对于她在微信上发表的状态,我只欣赏,很少去评论,偶尔也点个赞。我就这样远远看着女儿慢慢成长。令我想不到的是,我的这种无为而治的教子方式,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女儿看到了我对她的信任和欣赏,开始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并没有我所担心的因交友不慎而影响学业或造成思想品德上的滑坡。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家长,我们的教子方式也得与时俱进,再沿用老一辈的简单粗暴的、家长命令式的教子方法是行不通的。毕竟在这个信息社会,环境所造成的孩子的为人处世方式也在变化,我们家长要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善于引导,这样,才能在孩子健康成长的同时,与孩子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