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东新区龙湖内环路跨北引水渠桥的方案设计

2016-11-18艾伏平廖崇庆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年7期
关键词:钢箱塔柱拉索

艾伏平,徐 俊,廖崇庆

(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30)

郑东新区龙湖内环路跨北引水渠桥的方案设计

艾伏平,徐 俊,廖崇庆

(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 200030)

现先介绍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内环路跨北引水渠桥的工程概况。接着,详细论述其初设阶段的桥梁总体设计、结构比选,以及结构设计。最后,对桥梁主体构造的强度、刚度、应力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各主要构件的强度、刚度、裂缝宽度及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鼎盛中原斜拉桥;结构比选;结构设计;结构计算

1 概述

最大的司母戊鼎出土于河南,设计以中原“鼎”文化为构思,打造龙湖最大最高的独塔斜拉桥,展现了郑州厚重的地域文化。“鼎盛中原”方案为中标方案。桥梁采用(95+20+95)m独塔斜拉桥,桥梁全长210 m,宽53 m。主塔造型上呈“鼎”的形态,由四根塔柱组成,桥面以上塔高约92 m;拉索采用空间双索面辐射状布置(见图1)。

图1 桥型效果图及布置图(单位:m)

2 结构比选

2.1结构体系比选

该桥为四塔柱独塔钢箱梁斜拉桥,如采用塔梁墩固结的刚构体系,下塔柱在整体温度和地震作用下的受力不利,且固结处的构造处理困难,施工难度大,不宜采用。墩塔固结、塔梁分离的漂浮体系的优点是主跨满载时,塔柱处的主梁无负弯矩峰值,但施工需临时固定,解除固定时会纵向移动,也不宜采用。塔墩固结、塔梁分离的半漂浮体系与全漂浮体系相比,在塔墩上设置竖向支承对结构总体刚度和静力反应影响不大,仅对支座位置主梁局部弯矩有一定影响。综合考虑结构在汽车活载、风荷载、温度作用和地震作用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结构采用三跨连续半飘浮体系。即主梁在近塔柱及桥台处设置竖向支承,采用隔震球型支座;主梁和索塔之间:横桥向设置侧向限位支座,顺桥向设黏滞阻尼器系统;桥台设横向抗震挡块(见图2)。

图2 桥梁约束系统布置示意图

2.2主梁结构比选

桥梁横断面布置为:3.0 m(人行道)+7.0 m(非机动车道)+5.0 m(索塔锚固区)+23 m(机动车道)+ 5.0 m(索塔锚固区)+7.0 m(非机动车道)+3.0 m(人行道)=53.0 m(见图3)。近年来国内斜拉桥工程实例表明:对于桥宽大于30 m的主梁采用钢箱梁或叠合梁。且桥面太宽主梁受力以横向控制为主。而叠合梁的缺点是钢混凝土结合面受力较为复杂,且混凝土桥面板的受拉开裂问题难以解决。通过景观、结构构造、受力性能、施工、养护、耐久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该工程推荐采用大挑臂梁格体系钢主梁方案。

图3 主梁横断面图

2.3主塔结构比选

斜拉桥采用混凝土主塔和钢主塔都很常见。但钢塔的受压稳定性差;拉索锚固区构造特别复杂;景观限制了塔的外形尺寸导致钢塔塔上张拉操作困难;钢混结合段构造措施复杂;塔高104 m导致吊装和高空拼装困难;后期养护困难且费用高。经过详细经济性比较,混凝土塔建安费:钢塔建安费=1:1.2。综合上述因素,推荐混凝土塔。

2.4桩基结构比选

由于该桥桩基承载力主要由桩周摩擦力提供,因此较小桩径更有利于承载力的提供。但是该桥基础规模较大,太小的桩径施工周期加长,且地震下最小轴力与最大弯矩工况难以满足要求,故不宜采用太小桩径。而桩径太大,成桩难度大,且工程量增大。综上所述,该桥桩基直径推荐采用1.8 m(见表1)。

表1 主塔基础钻孔灌注桩桩径比选表

3 结构设计

3.1主梁结构设计

经过计算,梁高为2.5 m、3 m、3.2 m的运营阶段应力分别为153 MPa、100 MPa、86 MPa,而相应的材料用量比为0.983:1:1.011,所以综合材料用量、应力和景观,采用3 m梁高。此外,闭合钢箱的宽度分别取4.6 m、5.8 m、6.4 m进行计算得到的运营阶段应力分别为129 MPa、100 MPa、87 MPa,而相应的材料用量比为0.975:1:1.021,所以综合材料用量和应力,采用的5.8 m的钢箱宽度。双主梁之间设3 m一道横梁连接,桥面板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1];双主梁外设3 m一道的大挑梁,人非通道区设置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大挑梁设纵向腹板;索梁锚固区则采用中空网格布置,不设纵向连续的桥面板;在主梁两端和桥塔侧将底板贯通成为横梁,即两道端横梁和两道桥塔侧横梁为箱型断面,箱室宽度分别为2.85 m和5 m。图4为主梁平面图。

图4 主梁平面图

桥面系采用U肋栓接桥面焊接的形式,铺装采用白色(纤维细石子混凝土)加黑色(沥青混凝土)铺装[2]。

3.2主塔结构设计

桥塔分为下塔柱、中塔柱、上塔柱、顶塔柱,且长度满足景观要求的黄金分割比例,在中塔柱和上塔柱交界,以及上塔柱和顶塔柱交界设了横梁。在上塔柱索塔锚固区为平衡斜拉索的水平力设置了水平拉杆。所有塔柱的截面都与道路中心线成15°夹角。图5为塔柱断面图。

图5 塔柱断面图

由于塔柱尺寸小,只能考虑斜拉索穿过塔柱锚在塔柱的侧面上。为保持塔柱外形一致可考虑两种锚固形式,一种是将截面单侧挖空0.9 m(可保持外形一致),斜拉索通过齿块锚固在挖空的侧面上;另一种是截面不挖空,斜拉索通过槽口锚固在截面的侧面上。如果采用截面不挖空开槽口的方法,则在塔侧面上槽口的最大长度约为1.6 m,同时需满足千斤顶操作空间,对塔侧面的削弱较大,因此采用挖空截面、齿块锚固的方法。斜拉索最大索力约为600 t,在上塔柱上产生巨大的水平分力对塔柱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设置水平拉杆来平衡斜拉索的水平分力。水平拉杆采用钢箱截面,内置预应力。在施工完桥塔后先张拉预应力使得钢箱截面受压,成桥阶段下斜拉索的水平分力作用使钢箱梁截面压力减小(但保持压应力),钢箱可以不伸入塔柱截面进行受拉锚固,可避免钢箱伸入塔柱混凝土割裂混凝土和主筋。此外预应力钢筋的管道需要避开斜拉索的套筒。图6为槽口、齿块锚固及拉杆示意图。

图6 槽口、齿块锚固及拉杆示意图

3.3斜拉索设计

该桥采用平行钢丝斜拉索。平行钢丝斜拉索钢丝标准强度1 670 MPa,锚具采用冷铸锚。斜拉索在梁上顺桥向标准索距12 m,塔上竖向标准索距3.3 m/2.7 m,横桥向设双排拉索。每个塔柱共布置7根斜拉索,全桥共7×4=28根斜拉索,最大斜拉索长度约112 m。斜拉索规格最小为PES7-187,最大为PES7-211。

4 结构计算

4.1静力计算

施工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塔柱施工完毕,横梁预应力和拉杆预应力均已张拉,此时主要考察拉杆应力大小及上塔柱混凝土拉应力是否超标;成桥状态,主要考察拉杆、主梁、塔柱应力水平。桥塔施工完成后,拉杆预应力已经张拉,上塔柱承受弯矩作用,其截面拉应力为0.97 MPa,整个混凝土塔(含横梁)截面压应力最大为5.8 MPa。桥塔施工完成后,拉杆预应力已经张拉,拉杆钢箱全截面受压,压应力为17~96 MPa。成桥阶段,上塔柱的截面拉应力为0.91 MPa,整个混凝土塔(含横梁)截面压应力最大为6.8 MPa。成桥阶段,拉杆钢箱全截面受压,压应力为11~52 MPa。上述指标都满足要求。

运营阶段,上塔柱的截面拉应力为-1.03 MPa,整个混凝土塔(含横梁)截面压应力最大为7.7 MPa。运营阶段,拉杆钢箱全截面受压,压应力为4~61 MPa。斜拉索最小安全系数2.7,均大于2.5,满足强度要求;在汽车及人群荷载作用下应力幅最大值为159 MPa,小于200 MPa。运营阶段,主梁应力范围为-64 MPa~100 MPa,主梁应力水平较低。半跨布载(一期恒载+二期荷载+半跨布载)下的桥塔整体稳定系数为31.2。取3 m横梁做横向计算,工字钢横梁根部最大应力为140 MPa,车行道跨中最大应力为141 MPa。上述指标都满足要求。图7为运营阶段主梁应力图。

图7 运营阶段主梁应力图(标准组合,单位:MPa,拉为正,压为负)

4.2抗震计算

该桥第一阶振型为纵漂,周期为2.795 s(见图8)。对E1和E2设防水准进行反应谱分析,并验算墩柱和桩基控制截面的抗震能力,验算结果表明在E1地震下各控制截面没有进入初始屈服状态,E2地震下各控制截面没有进入等效屈服状态,均满足要求。

图8 第一阶振型图示

4.3抗风计算

根据《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6.3.1规定,颤振稳定系数可按6.3.4规定,判断颤振稳定性及检验。主桥成桥状态颤振临界风速为248 m/s,远高于桥址处的颤振检验风速,具有较高的抗风安全性能(见表2)。

表2 成桥状态颤振稳定性检验表

5 结 语

本文以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内环路跨北引水渠桥为背景,阐述了该桥初步设计的桥型方案,说明了初设阶段的总体设计和结构设计,给出了结构计算结果。目前该桥正在施工,情况良好,为以后其他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1]吴冲.现代钢桥[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艾伏平,陶兴,熊礼鹏.湖北随县烈山湖大桥主桥正交异性桥面板方案设计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8).

U442.5

B

1009-7716(2016)07-0140-04

10.16799/j.cnki.csdqyfh.2016.07.041

2016-04-11

艾伏平(1969-)男,湖北仙桃人,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桥梁工程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钢箱塔柱拉索
中小跨径斜拉桥拉索监测方案研究
千米级悬索桥塔柱横撑施工技术与仿真分析
超高扬程升船机顶部机房形式及地震鞭梢效应分析*
斜拉桥断索分析中破断拉索位置的参数分析
多跨连续钢箱拱桥拱脚关键位置疲劳性能分析
大跨度上承式钢箱桁肋拱桥设计
中承式钢箱景观拱桥总体设计与计算
大倾角塔柱施工过程分析控制
钢箱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桥的有限元分析
某长江公路大桥节段模型塔柱—钢横梁结合面接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