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无居民海岛基础调查项目暨地形地貌测绘实施方案研究
2016-11-18王辉
王辉
(上海泓源建筑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 210700)
上海无居民海岛基础调查项目暨地形地貌测绘实施方案研究
王辉
(上海泓源建筑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210700)
为顺利完成上海无居民海岛基础调查项目,掌握海岛周边区域地形地貌、摸清生态环境及重点海岛保护现状、储备无居民海岛空间资源数据,特编制其实施方案。通过对无居民海岛地形地貌测量、勘探、第三方复核、影音制作、生态环境资料收集等方面的调查内容、调查程序、调查要求和数据处理方法的规范,以保证项目的调查质量及工作效率。该实施方案是依据最新相关规范,充分借鉴“上海市无居民海岛、低潮高地、暗礁标准名录编制”专项调查的工作经验,结合“第二次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总体实施方案要求制定。
无居民海岛;调查;地形地貌
1 任务来源
1.1海岛自然地理概况
上海市无居民海岛地质地貌类型多样,主要分为基岩岛和冲击沙岛两种类型。基岩海岛受海水长期的侵蚀,有多种地质露头及海岸侵蚀和堆积地貌。冲积沙岛多分布于长江河口,成因类型多,历史演变过程受长江径流和潮流的共同作用,有时演变强烈,生成和消亡,有时缓慢或相对稳定平衡。
1.2项目由来
根据《关于建立县级以上常态化海岛监视监测体系的指导意见》(国海发〔2014〕11号)及《关于加强海洋调查工作的指导意见》(国海发〔2015〕5号)的精神和要求,并结合2012年上海市政府批准的《上海市无居民海岛、低潮高地、暗礁标准名录》的内容,同时为了更好地管理岛屿相关工作,上海市海洋管理事务中心经立项申请并获得批准,作为部门预算内拨款项目,准备对上海市23个无居民海岛分年度进行基础调查。
受上海市海洋管理事务中心委托,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于2015年1月~2015年3月承担该项目的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2 目标与主要内容
2.1项目目标
(1)为无居民海岛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2)为无居民海岛开发统筹谋划提供科学依据。
2.2必要性
(1)依法履行海岛管理职能主要内容。
(2)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3)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4)上海市发展的需求。
2.3可行性
(1)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会议精神。
(2)海岛地名普查工作为该项目的开展奠定基础。
(3)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良好的技术设备支持。
2.4项目主要内容
2.4.1测绘
对岛屿的位置、长度、岸滩、地貌及水下地形进行测量,同时利用遥感影像和其他专题图件,结合图像信息提取,获取岛屿附近的礁石、浅滩分布的地形地貌特征。
2.4.2勘探
查明海岛地基及地基压缩层范围内地层的分布规律及工程地质特性,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海岛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分析和评价,为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及抗震设计提供完整的勘探成果。
2.4.3第三方复核
现场巡视记录、资质设备人员复核记录、海岛地形图测绘复核成果及勘探复核成果。
2.4.4生态环境资料收集
搜集和整理岛屿及其周边海域的自然环境、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灾害、社会经济背景、有关区划与规划的信息资料。
2.4.5数据汇编及成果展示
测绘、勘探、生态环境资料汇编、影音调查资料制作、数据集成果展示。
2.4.6调查报告编制
分年度报告、专题报告、项目总报告。
3 技术标准和资质要求
3.1技术标准
(1)技术规范;(2)建库参考标准;(3)资料管理规定。
3.2资质要求
(1)测绘单位须具备乙级及以上资质;(2)勘探单位须具备乙级及以上资质;(3)测绘及勘探单位允许联合体投标;(4)第三方复核具有监理和测绘资质,且资质要求均在乙级及以上;(5)影音制作单位应具备影音制作的能力,具有软件企业认定证书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6)代理机构要有合法的代理资格,以及要有被代理人的授权。
4 技术路线
4.1测绘
4.1.1测绘内容
(1)海岛位置、类型、长度及相关的自然地理要素等;(2)岸滩地貌类型及分布特征;(3)水深测量;(4)地形图测量。
4.1.2测绘方法
(1)测量方式:以实地测量和遥感调查为主,结合调访和不同历史时期的陆图、海图、地形图资料综合对比分析。
(2)资料收集:
a.不同时相的海岛遥感资料;b.不同时期的地形图、海图;c.海岛开发利用现状图、海洋功能区划图、规划图等;d.岸滩动态变化观测资料。
4.1.3测绘范围及路线
(1)范围:a.根据《海岛调查规范》、《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规范》及《海道测量规范》中的要求,无居民海岛基础调查项目区域包括陆域和周边海域两部分;b.由于该项目调查海岛多为冲积沙岛,水深较浅,为充分反映水下地形情况,确定海底地形测量比例尺为1:1000,个别海岛可放宽至1:5000。
(2)测绘路线与点位布设:a.测绘路线沿海岸线(平均大潮高潮位时海陆分界的痕迹线)布设,观测点选取海岸线特征点(如岸线拐点、遥感解译的岸线验证点等);b.在变化复杂及有特殊现象的岸段加密观测点〔不同岸线类型交界点、不同沉积物类型及其交界点 (面)、特殊地貌类型及其转折处、岸线变化强烈区、人为因素对海岸线有特殊影响处等〕。
4.1.4作业时段要求
(1)观测时段要求:由上海佘山潮汐变化图(见图1)可以看出,作业海域高潮位和低潮位发生的时间间隔及潮高变化较大。为了保证测量准确度及方便作业,在进行外业测量时要求在高潮位时段观测。
图1 上海佘山潮汐变化图
(2)调查仪器及技术要求:a.现场岸线特征点位置测量,采用DGPS或RTK GPS等定位系统,仪器标称准确度优于1m;b.观测点位中误差不大于2 m;c.水深测量的方式为走航连续的单波束测量。
4.1.5测绘成果图件格式要求
(1)图件的坐标系采用2 000大地坐标系,高程基准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深度基准采用理论深度基准面或者当地平均海平面。
(2)专题图成图基本比例尺为1:1000,可根据任务需要扩大或缩小,分幅和编号的要求见GB/T13989-1992。
4.1.6测绘成果
(1)资料汇编;(2)专题图件;(3)调查报告。
4.2勘探
4.2.1勘探内容
查明海岛地基及地基压缩层范围内地层的分布规律及工程地质特性,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对海岛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分析和评价,为工程地基基础、施工及抗震设计提供完整的勘探成果。
4.2.2勘探点位布设
(1)可根据岸段的重要性、历史资料和开发利用情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岸段设置勘探位置;(2)考虑到基岩岛和冲积沙岛的性质,在进行勘探点设置时,主要以冲积沙岛为主;(3)根据地质资料、物探资料等确定钻探孔位。选择在地层出露较全且水深相对较浅的地段,并尽量布设在声学地层剖面线上;(4)相邻图幅的工程地质钻孔应尽量连成大剖面,并且垂直于调查区的构造线;(5)在地质现象复杂区适当增设钻孔。
4.2.3勘探技术要求
(1)采样点应按调查规定编号,准确记录位置并在工作底图上标明;(2)每个表层进行样品采集;(3)实际钻探孔位与设计孔位距离图面上小于0.5 mm;(4)开钻前及终孔后均进行水深测量,并做潮位改正;在钻进过程中,每回次量测水深,以核定孔深;(5)孔深:钻至目标层或基岩面下2 m;(6)钻孔要求全取芯;(7)深斜校正;(8)勘探深度应按上海市《岩土勘查文件编制深度规定》(DG/TJ08-72-2012)执行。
4.2.4勘探仪器要求
(1)现场岸线特征点位置测量,采用DGPS或RTK GPS等定位系统;(2)表层底质采集采用各种可行的采样器。
4.2.5勘探成果
(1)资料汇编;(2)专题图件;(3)研究报告。
4.3第三方复核
4.3.1主要思路
第三方复核机构采取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机抽检复核,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纠偏,避免项目全部完成出现质量问题返工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并做到客观、准确、全面地评定项目成果质量。
4.3.2技术要求
(1)检查、督促勘测单位的进度控制及各项准备工作;(2)审查并复核测绘单位提交的成果;(3)勘探方面的复核以检查报告和样品为手段;(4)检查过程资料质量,对过程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并提出评估报告,做到及时发现、有效控制。
4.3.3主要内容
应用独立检测、平行检验的方式,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根据项目进度较紧、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建立平行检测制度,作为项目质量管理、各道工序控制的要素之一。
4.3.4复核工作具体要求
(1)进行测绘方面复核工作时,实测检查量不小于测图工作量的10%,并尽量做到逐岛抽检复核;(2)进行勘探方面复核工作时,需要抽检取样样品及相关材料;(3)对于复核工作成果精度,应保证成果质量全部达到合格及以上。
4.4生态环境资料收集
4.4.1内容
通过收集海岛区及其附近海岸带包括气象站、海洋站、水文站等的历史资料,以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海洋功能区划图、开发规划图等资料,了解重点海岛区的气候、沉积物、水质和生物资源特点等。
4.4.2方法与要求
了解重点海岛区的气候、沉积物、水质和生物资源特点,特别是灾害性天气出现的时间、地点、次数、影响范围及其危害程度等。
4.4.3成果
(1)海岛特征统计表;(2)典型海岛影像集及登记表等。
4.5数据汇编及成果展示
4.5.1主要思路
(1)全景地图获取;(2)数据库建设;(3)系统建设;(4)设备配备;(5)数据的调用与共享。
4.5.2技术路线(略)
4.5.3技术要求
(1)全景地图数据采集处理方面采用船载移动测量技术;(2)数据库建设方面完成基础数据库、空间数据库及多媒体数据库库表结构设计,并建立对应的数据字典;(3)系统展示方面建设基础信息展示、基础地图浏览、全景地图展示、信息查询、数据编辑维护等功能模块。
4.6项目最终成果
(1)样品;(2)原始记录;(3)基础图件;(4)调查及研究报告;(5)展示系统。
5 工作节点安排
5.1整体安排
参考历年上海天气情况,在2月份左右会有大风,7月、8月份雨水天气较多且天气炎热,所以选择3月到6月和9月到12月期间进行海上作业,以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并保证海上作业的最大效率。
5.2工作节点安排
根据项目的特征及前期的主要工作分类、完成工作的责任主体,将工作划分为以下4个大类:(1)项目组织机构建设;(2)工程方案设计;(3)项目招投标;(4)具体工作节点安排。
6 经费安排(略)
7 档案资料的归档要求
7.1归档范围
调查项目负责人应确保每一项调查归档文件材料的完整、准确和系统。归档范围主要包括:(1)任务合同书、有关的请示报告、批复、汇报及重要信函等;(2)海岛调查实施方案及其实施记录;(3)各种载体的重要原始记录、原始资料、实验室分析测试报告、图纸;(4)阶段性调查成果及其验收记录;(5)调查报告最终印刷稿;(6)技术鉴定材料或验证资料;(7)成果鉴定和验收证书和文;(8)经费结算报告。
7.2归档要求
(1)从项目立项开始,由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海岛调查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文件材料,按HY/T 058的规定系统整理立卷;(2)调查资料属于保密范围的,严格按保密规定进行保管和使用;(3)归档和移交的有关文件材料应是原件;(4)以磁带、磁盘等不能长期保存的载体归档的资料,应按载体特性及时转录为光盘(或另一种载体);(5)电子文件材料归档应注明技术环境条件、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操作数据、检测数据及备份要求等;(6)分包单位调查报告和分析、测试报告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的调查原始记录归档。
7.3归档时间
每年8月份以前完成上一年度海岛调查任务的归档工作。
7.4档案质量要求
海岛调查档案质量应符合HY/T 058的有关规定,归档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应进行成果验收。
8 保密管理要求
该项目涉及的测绘及勘探、岛屿生态环境等资料,应当按照《测绘管理工作国家秘密范围的规定》(国测办字〔2003〕17号)、《海岛数据资料国家秘密目录》(国海办字〔2013〕343号)及《军事设施保护法》等国家有关要求,做好保密工作,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保密规定。
9 安全生产管理(略)
10 评审和验收
10.1总体要求
(1)按项目课题形式验收;(2)以专家评审为主;(3)采用分年度检查和3年项目总验收相结合的模式。
10.2基本思路
(1)加强组织领导;(2)严格依据规定;(3)充分依靠专家;(4)坚持公开透明。
10.3验收依据(略)
10.4任务验收的组织和实施
(1)任务验收专家组组成;(2)项目任务验收采取书面验收、会议验收、现场验收等方式;(3)任务验收重点内容分析。
10.5任务验收程序
验收包括:下发通知、提交验收材料、开展任务验收、形成初步验收结论、验收结论审核和上报审定6个环节。
P20
B
1009-7716(2016)07-0358-04
10.16799/j.cnki.csdqyfh.2016.07.106
2016-04-15
王辉(1980-),男,河南新乡人,工程师,从事工程监理和工程咨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