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级固井工艺在彰武断陷的应用
2016-11-18蒋记伟李正国李晔旻白雪松
蒋记伟 李正国 李晔旻 白雪松
(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 郑州 450042)
双级固井工艺在彰武断陷的应用
蒋记伟 李正国 李晔旻 白雪松
(中石化华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分公司, 郑州 450042)
彰武断陷是中石化东北油气分公司的新勘探区块。该区块由于地层压力系统比较复杂、油层跨度大、单层薄等特点,采用常规方式固井存在漏失严重、驱替效率低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此进行研究,提出了低压易漏失井双级固井工艺及相应的技术措施。现场应用效果表明,双级固井技术能有效降低低压易漏失井注水泥浆过程中的环空压力,减少固井过程中发生漏失的可能性,使固井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双级固井; 承压试验; 彰武断陷; 低压; 漏失
彰武断陷位于松南新区南部,为东断西超的单断式箕状断陷,地理位置位于大冷断陷以南,彰东断陷以西,姚堡断陷以北,呈近南北走向(见图1)。彰武断陷自上而下发育阜新组、沙海组、九佛堂组及义县组地层[1-3]。彰武断陷因构造部位较低,二开Φ139.7 mm油层套管下深多为2 000 m左右,主要封固九佛堂组及以上地层。
图1 彰武断陷地理位置图
1 固井技术难点
1.1 地层压力系统复杂
彰武断陷8区主力油气层位于沙海组及九佛堂组。对6口井沙海组压裂压力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沙海组压力体系复杂,破裂当量密度区间大,为0.62 — 3.00 gcm3,因此较难准确把握地层压力情况。彰武断陷8区沙海组破裂压力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彰武断陷8区沙海组破裂压力数据表
九佛堂组地层破裂当量密度与井深关系如图2所示:(1) 整体地层压力变化较大,46口井中地层平均破裂当量密度在1.50 gcm3以下的约占41%,在1.50 gcm3以上的约占59%,在1.65 gcm3以上的约占50%;(2) 在井深1 400 m以上时,地层破裂当量密度在1.30 gcm3以下的仅占28.6%。
图2 九佛堂组地层破裂当量密度与井深关系曲线
彰武断陷群存在多种构造,裂缝发育。沙海组地层温度低、物性胶结差、存在高渗地层、井径扩径严重、地层破裂压力低是造成上部漏失的主要原因。九佛堂组钻遇垂直裂缝,多发生恶性漏失,如ZW3-3井;钻遇横向裂缝,多发生瞬间漏失;随钻堵漏后可继续钻进,后期固井较少发生漏失,多为横向裂缝定容性漏失,如ZW8-3井。
1.3 油层跨度大、单层薄
彰武断陷8区块油层位置为700 — 2 300 m,跨度为1 600 m,单层厚度介于0.7~7.0 m。水泥浆液柱设计要保证油层固井质量且兼顾防漏,大段封固难度大。
1.4 驱替与防漏间存在矛盾
采用小排量驱替方式防漏,定向井中小排量驱替易导致水泥浆高边追进,低边无法实现有效驱替,难以保障畸形井段以及第2胶结界面的固井质量,给套管射孔开采带来层间互串等突出问题。
1.5 低密度水泥浆体系低温性能难以实现
1.6 套管不易居中
彰武断陷8区块开发井多为定向井,造斜点一般位于260~886 m,斜井段长667~2 055 m,套管贴边,居中困难,驱替水泥浆易高边串流,造成油层段封固质量较差。
2 双级固井工艺设计原则
双级固井工艺是分2次完成注水泥浆施工作业的一种工艺。该工艺可以避免一次性封固段过长的弊端,降低低压易漏失井注水泥浆过程中的环空压力,减少固井过程中发生漏失的风险。该工艺可以有效封隔异常地层,保护油气层,在解决封固层段上下温差大、水泥浆性能难以调节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一种防漏固井工艺[4]。
2.1 分级箍安放位置
依据油气水层、漏层位置及电测井径曲线,分级箍尽可能选择安放在地层较为稳定、井径规则、避开漏层的井段[5-6]。在彰武断陷8区块,对于完井深度介于2 000~2 500 m的井,分级箍一般放置在 1 250 — 1 600 m的井段。
2.2 水泥浆实验关键参数的确定
水泥浆稠化实验温度是控制水泥浆稠化时间与排量的关键参数,该参数的取值准确与否关系到整个防漏工艺的实现,对彰武断陷15口井出口温度进行现场测量[7](见表2),分析循环周对温度的影响,确定温度梯度为3 ℃100 m,据此计算井底循环温度。
表2 彰武断陷地层温度数据表
同时,可采用式(1)推算、验证井底循环温度。
TC=Hw168+TE
(1)
式中:TC—— 井底循环温度,℃;
Hw—— 井的垂深,m;
TE—— 出口循环温度,℃。
2.3 水泥浆设计
采用低密度水泥浆可以降低环空静液柱压力,减小环空静液柱压力与地层孔隙压力间的压差,从而以合理的压差固井,既不会压漏地层,也不会使油气水窜入环空,有利于保护油气层[4]。密度计算可参考式(2)[8]:
(2)
式中:ρmax—— 注浆、替浆时漏层所承受的最大压力当量密度,gcm3;
ρf—— 注水泥浆前钻井液的密度,gcm3;
pd—— 低压漏层的循环压降,MPa;
H—— 产生漏失处的垂深,m;
g—— 重力加速度,ms2;
ρd—— 低压漏层钻井液当量密度,gcm3。
2.4 注浆及驱替工艺优化
采用前置液紊流,后期尾浆塞流的复合注浆工艺。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塞流以小排量驱替至碰压。替浆时间与常规密度水泥浆稠化时间接近,实现驱替到位即凝固封堵油层及漏层,确保油气层固井质量。
2.5 前置液设计
前置液包括冲洗液和隔离液,一级、二级固井中要求注入与水泥浆、钻井液相容性好,具有隔离、稀释及驱替作用的前置液,能延长接触时间,提高顶替效率。
2.6 前导浆设计
一级、二级固井中,注入与原浆配方相同、密度较低、抗污染、流动能力强的前导浆,以提高顶替效率。
2.7 内置液应用
一级替浆过程中,在分级箍上下位置采用具有一定黏度、切力和抗高温稳定的特制内置液,避免钻井液或水泥浆中固相颗粒在静压作用下侵入分级箍,堵塞密封件与关闭套、打开套之间的间隙。
3 双级固井工艺技术
3.1 井眼准备
为保证技术套管顺利下到位,下套管前采用原钻具进行通井,对起钻遇阻、遇卡、缩径井段和井眼曲率变化大的井段反复划眼或进行短起下,保证套管顺利下入。调整钻井液性能,将黏度控制在50~60 s且动塑比大于等于0.5,失水控制在5 mL,泥饼厚度小于等于0.5 mm;增强钻井液的润滑性,使摩阻系数小于等于0.08,确保井壁稳定,保证油气上窜速度小于10 mh。
3.2 地层承压试验及堵漏
为防止固井过程中漏失的发生,在下套管施工作业前,进行地层承压试验以检测地层的承压强度,主要方法有静态承压和动态承压[9]。首先考虑静态承压,依据固井时的环空静液柱压力和循环摩阻,在井底打重浆或者井口加回压,模拟计算井底和分级箍处地层的当量泥浆密度。若发生漏失,一方面采取动态承压,提高钻井液密度,以合适的排量循环,模拟井底及分级箍处的地层压力;另一方面进行堵漏,确保承压值达到固井要求。
3.3 套管及附件准备
采用的管串组合为:Φ139.7 mm浮鞋+1根Φ139.7 mm套管+浮箍+1根Φ139.7 mm套管+Φ139.7 mm碰压座+Φ139.7 mm套管串+Φ139.7 mm免钻分级箍+Φ139.7 mm套管串+联顶节。
3.4 加放扶正器,提高套管居中度
为保证套管居中,提高顶替效率,分级箍上下3根套管每根套管分别加放1只扶正器,造斜点上下5根套管每根套管分别加放1只扶正器,稳斜井段2根套管分别加放1只扶正器,造斜点以上在井段 40~50 m处加1只扶正器,扶正器规格型号均为Φ139.7 mm×215.9 mm弹性扶正器。
3.5 采用双凝双密度水泥浆体系
通过地层承压试验及计算分析,综合考虑该区块防漏问题,一、二级固井均采用双凝双密度水泥浆体系。一级采用密度分别为1.50、1.65 gcm3的双凝双密度水泥浆封固主力油层,驱替到位后快速凝固;二级采用的密度分别为1.30~1.35、1.65 gcm3的双凝双密度水泥浆填充及封固油层上部井段,降低环空静液柱压力从而实现防漏。根据颗粒级配原理,利用油井水泥、微硅、漂珠进行颗粒级配,优选水泥浆添加剂。通过室内实验,调配出性能稳定的水泥浆配方。具体配方如表3所示。
3.6 提高顶替效率
3.7 防漏措施
(1) 下套管期间井口专人坐岗观察返浆情况,发现漏失及时处理。
(2) 套管到位后,严格执行0.2~0.3 m3min单凡尔小排量顶通,逐步提高排量至1.6~1.8 m3min,循环不少于2周,观察震动筛返出及泥浆罐液面变化情况。固井之前确保震动筛保持干净。
(3) 替浆后期控制排量小于等于1 m3min,当替浆剩余最后5 m3时,将排量降至0.2~0.3 m3min 至碰压。
表3 双凝双密度水泥浆配方表
4 现场应用
ZW501井二开钻头Φ215.9 mm,完钻井深 2 414.85 m。该井钻至井深2 365.55、2 414.85 m(义县组)时先后发生2次漏失,共漏失泥浆60 m3,堵漏浆50 m3。为降低固井过程中发生漏失的风险,固井前要求进行地层承压试验,承压值为 3 MPa。下光钻杆将密度为1.12 gcm3,黏度为90 s的堵漏泥浆20 m3打入井底后起钻至2 000 m关井,开始单缸缓慢承压,最大承压值为2.5 MPa,稳压1.5 MPa保持了20 min,当量密度为1.23 gcm3,承压值未达到固井要求。后决定对井段2 340 — 2 390 m进行水泥塞施工,扫塞至2 360 m。该井套管下深 2 355.50 m,分级箍位于1 492.61 — 1 493.62 m,管串结构为:引鞋(0.37 m)+浮箍(0.22 m)+1根N80×Φ139.7 mm×LTC(9.65 m)套管+碰压座(0.24 m)+ 61根N80×Φ139.7 mm×LTC(656.17 m)套管+定位短节(2.02 m)+18根N80×Φ139.7 mm×LTC(193.21 m)套管+免钻分级箍(1.01 m)+ 140根N80×Φ139.7 mm×LTC(1 487.61 m)套管+联入(5 m)+水泥头。
双级固井技术在彰武断陷8区9口井现场应用表明:固井质量优良率达到89.0%;而5口井应用常规单级固井技术的优良率仅为60.0%。
5 结 语
(1) 针对彰武断陷常规固井中存在的固井技术难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彰武断陷低压易漏失井双级固井工艺及相应的技术措施。
(2) 双级固井工艺技术能避免一次性封固段过长的弊端,能有效降低低压易漏失井注水泥浆过程中的环空压力,减少固井过程中发生漏失的风险。彰武断陷8区9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固井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3) 提高彰武断陷油层套管固井质量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分级箍安放、水泥浆设计、注浆及驱替工艺优化、前置液设计等影响因素。
(4) 地层承压堵漏试验可以有效检测地层的承压能力,降低下套管、固井施工作业中发生漏失的可能性。
[1] 赵洪伟.松南新区彰武断陷油气地质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J].世界地质,2012,31(4):921-929.
[2] 刘玉华,张建丽.松南新区重点断陷九佛堂组烃源岩影响因素研究[J].断块油气藏,2014,21(5):555-559.
[3] 戴胜群,范闽,方红,等.彰武断陷九佛堂组扇体形态分布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8):1-4.
[4] 张明华,秦德威,郑晓志.低压易漏失井双级固井技术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5(8):103-106.
[5] 陈超,何青琴,何世明,等.双级固井关键工艺[J].钻采工艺,2009,32(4):14-16.
[6] 胡旭光,何世明,彭晓刚,等.双级固井技术在塔里木哈拉哈塘区块的应用[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4,37(4):69-72.
[7] 陈晓峰,马艳超.低密高强水泥浆体系在彰武8-1井的应用[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3,39(20):151-153.
[8] 刘崇建,黄伯宗,徐同台,等.油气井注水泥理论与应用[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369-370.
[9] 豆兆永.双级固井工艺技术在普光气田的研究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4,26(10):25-27.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Two-Stage Cementing Technology for Zhangwu Fault Depression
JIANGJiweiLIZhengguoLIYeminBAIXuesong
(Downhole Branch, North China Petroleum Engineering Co. Ltd., SINOPEC, Zhengzhou 450042, China)
Zhangwu faulted depression is a new exploration block of Northeast oil and gas company of Sinopec. Due to the problems of complicated pressure system, large span of oil reservoir and thin single-layer, serious leakage and low displacement efficiency exist for the conventional cementing operation in Zhangwu fault depression. So in this paper research and analysis are conducted and two-stage cementing technology and corresponding technical measures are proposed. Oil field application showed that two-stage cementing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decrease the annulus pressure of cementing for low-pressure and easy-leakage well,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leakage occurred during cementing and improve cementing quality significantly.
two-stage cementing technology; formation leak off test; Zhangwu fault depression; low pressure; leakage
2016-01-20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低渗油气田完井关键技术”(2011ZX05022-006)
蒋记伟(1986 — ),男,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固井工程。
TE256
A
1673-1980(2016)05-005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