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州十大未解之谜

2016-11-18整理亦安冉

现代苏州 2016年31期
关键词:良渚西施苏州

整理|亦安冉

苏州十大未解之谜

整理|亦安冉

苏州是个有历史的地方,历史悠长,谜团也多。苏州这块土地上,有太多的未解之谜,等待人们去发掘。

1良渚文化缘何突然消失?

考古学文化的命名,一般是以首次发现的典型遗址所在地的地名作为考古学文化名称。良渚文化因浙江省杭州市余姚县良渚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在吴江龙南遗址的四次发掘中,考古工作者们发现良渚文化房址的选址及建筑,从早期的半地穴式、浅地穴式到后期的干栏式建筑,令考古人员困惑的是,这一建筑的发展变化,究竟是由于水位涨了,还是因为水平面的提高?抑或是暴雨、台风、山洪的原因?考古工作者还在良渚文化遗址普遍发现有水灾痕迹——淤泥、泥炭和沼泽层。2013年11月初,在杭州召开的“全国良渚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发表看法,“从良渚文化墓葬中见到的随葬石(玉)钺、箭镞等石器分析,依稀透露出当时社会战争频繁的历史信息,有可能是对外征战,加上内部集团矛盾激化、内耗加剧,自然环境恶化而最终走向消亡。”

曾经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良渚文化,突然间在太湖地区就消失了

总之,无文字记载却曾经影响中国文明进程的良渚文化,突然间在太湖地区就消失了,并出现了数百年的空缺。

有考证认为,在公元前3000年,也就是距今6000年前后,良渚文化晚期,全球气候变暧,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湖平原除了少数高地和丘陵外,全部沦入汪洋之中,大部分的聚落被洪水淹没,良渚人就这样没有了家园。

有一种推测认为,良渚人进行了大规模迁徙,有考古发现在距今约4350─3950年的龙山文化中,出现了诸多良渚文化因素。究竟是不是江南良渚人的印记,就无从得知了。

2“江南水乡第一村”缘何会有葬猪的坑?

人们对江南的印象大多停留在“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江南水乡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呢?在吴江梅堰镇有一个叫“龙南”的小村庄,被考古学者们誉为“江南水乡第一村”。江苏吴江龙南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经过两次发掘,发现了多座房址及相关的辅助设施等遗迹,使考古工作者们能够对太湖流域原始村落的布局、它的组合与内涵,特别是房址遗迹进行分析和概括。

最稀奇的是,龙南遗址中发现了6座葬有整猪的坑,坑的大小仅能容纳一头猪,坑内未见其他任何遗物。从分布的情况看,这些葬猪的坑都在房址附近,与墓葬无任何联系。在史前遗址中出现这种遗迹现象尚属少见。经考古人员鉴定这些猪都是家猪。一般认为,猪坑出现在房址附近是以猪奠基,反映当时的一种信仰习俗。猪容易饲养,繁殖快,一窝窦头。以猪奠基,或许表达了先民希望自己家道兴旺、多子多孙的意愿。当然这种看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吴都究竟在哪里?

前文《苏州城址的几度解谜》中已有探讨。传统的观点认为,苏州城即阖闾大城,是吴国在阖闾元年筑的都城所在地,城址2500多年来一直延续没有变化。

但随着考古工作的一系列发现,古城的位置却显得扑朔迷离。苏州博物馆钱公麟研究员曾经从古代筑城的单一角度来作了有力的分析:

筑城史上很关键的问题,就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选择城址都必须根据经济、军事、地理位置等方

苏州这块土地上,有太多的未解之谜

4苏州城到底建于什么年代?

关于苏州城的始建年代,过去都往往依据文献资料,认为始于春秋时代的阖闾大城。对此,钱公麟曾撰文《春秋时代吴大城位置新考》加以辨正,他认为,苏州城的始建时代是在汉代。

前面说了,吴大城很可能不在今天的苏州城,那么苏州城究竟是什么时候建成的呢?对于考古学家来说,大量的考古材料指向——苏州城应该是汉代的城址。东汉顺帝永建四年(129年)分会稽置吴郡,现苏州城确立应是当时郡治之所在地,也是当时实行政治、军事的统治中心。

考古工作者在苏州城墙中曾发现大量的六朝墓葬和遗物,零星出土的六朝遗物就更多了。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南方地区所称的六朝,是指三国、两晋、南朝(宋、齐、梁、陈)的统称。钱公麟认为,这些材料说明,苏州城墙在六朝时已成了墓地,而城墙应建于六朝之前。

苏州曾发现三国之前战国时期的灰坑和汉代的陶片,另外还发现了战国的土井,也发现过战国的陶豆、陶罐、黑皮陶贯耳壶、罐等,考古学家认为,这些都反映了城墙下有战国、汉时期的文化堆积。

相门古水门的发掘为建城的年代又提供了有力的新证据,水门建筑在青灰色的生土层上,基础由纵横交叉的楠木块木及回木堆筑而成。在基础上放有千斤重的青石门臼,上筑有水上门和水下门。在基础没有发现早于汉代的遗物,在对基础木材分别取样进行碳十四测定后,结果都是汉代,和同时出土的筒瓦、板瓦、陶片的时代一致。另在上世纪80年代初,盘门进行大修,在水门底部破缺的坡洞内,发现其石块的堆筑方法和相门水门的石墙是一样的,连石材都是相同面的因素来考虑。在春秋战国时期,阖闾造都城于西南山区,完全符合当时军事战争的需要,即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纷争,一方面对内,便于统治,一方面对外,抗衡越国。的,为砂岩,略泛红色。

城外的大量汉墓也为说明汉代苏州城的确立提供了间接的证据。大批的汉墓在苏州城近郊被发现,在城墙边还发现少量东汉晚期墓,钱公麟认为,这说明汉代苏州城已成为一座政治、经济和居民生活的中心,而居民的葬地则安排在城外。

苏州城墙中曾发现大量的六朝墓葬和遗物

5越国究竟离吴国有多近?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在吴国之南,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究竟“南”到什么样的距离呢?

吴城,据《吴县志》记载:“在横山南、越来溪西,吴王控越之地,横山山旁,冈势如城廓状。今犹隐隐然。”从吴郡志地形图上看,吴城南濒石湖,东逼越城,北临公路,在今之杏春桥西,和越城对垒,两城仅隔200米。

越城,据《吴郡志·古迹》记载:“越城在胥门外……城堞仿佛具在,高者犹丈余,阔亦三丈,而幅员不甚广。”整个城,东靠水田,南濒石湖,西临越来溪,北倚新郭江。城西有一石桥,现称越城桥,旧名越来溪桥。

吴城和越城均为吴越战争时军事上的需要而筑。越国为了攻吴都姑苏,把越城作为桥头堡,从整个城池的地形来看,越城位于太湖东北角,水军从太湖水路而来,为进军吴国的军事要地。而吴国为了防御,不得不作吴城以对峙。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军乘太湖水涨之机,由越来溪入胥江,直逼姑苏城下,一举灭亡吴国。

6阖闾墓到底在不在虎丘?

公元前496年,阖闾在吴越之战中负伤后死去,其子夫差把他的遗体葬在了虎丘。据史载,当时曾征调十万军民进行施工,甚至使用了大象来运输,穿土凿池,积壤为丘,阖闾的灵柩外套铜椁三重,池中灌注水银,以金凫玉雁随葬,并将阖闾生前喜爱的三千柄宝剑一同密藏于幽宫深处。

那么,在虎丘剑池下面,到底有没有吴王阖闾的陵墓呢?史籍上确有不少记载,但历来说法不一。《越绝书》曰:“阖闾冢,在闾门外,名虎丘……,铜椁三重,澒(音哄)池六尺。玉凫之流,扁诸之剑三千”。

古往今来,几多人费尽心思找寻阖闾之墓,却都无果而终,但是阖闾“幽宫”也曾几次露出端倪。名为“指点江山”的一位作者有文章详述如下:

吴地温山软水,很难想象当年也曾刀光剑影

明正德七年(1512)正月,苏州大旱,剑池也破天荒地干涸了。唐寅和刚刚辞官归隐的大学士王鏊同游虎丘,走到干涸的池底,看到了一个三角形的幽深洞口,这个池底洞穴当时即被认为是阖闾“幽宫”。

1955年,苏州市政府为了抢修岌岌可危云岩寺古塔,临时抽干了剑池池水,再一次暴露了池底的真实面目。考古人员在浚池工人的帮助下,多方查找阖闾墓门,几经周折发现洞中有一条约十米长的石胡同,可容身材魁梧者一人出入,举手可摸到顶,从上到下方正笔直,从面可知也是开凿劈石凿成。尽头处为一喇叭口,前有一米许隙地,可容四人并立,即无回旋余地……此情况和一般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墓制形式相合。也就是说,只要叩开墓门,马上就可跨进阖闾的幽宫。但因考虑到阖闾死时,吴国处于强盛时期,墓的规模巨大,如要发掘,势必影响云岩寺塔的安全。最终阖闾陵寝的千古奥秘,再次沉入池水之中。

7西施最终魂归何处?

吴国覆灭,当年备受恩宠的西施境况如何呢?众说纷纭,其中有四种说法被提及最多。一说,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身上,尔后沉入大海。还有一种说法来自东汉袁康的《越绝书》,里面记载道,“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而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也有类似说法,认为西施原是范蠡的情人或妻子,吴国覆亡后,范蠡带着西施隐居起来。还有传说吴王自刎而死时,吴人把一腔怒火都发泄在西施身上,用锦缎将她层层裹住,沉在扬子江心。《东坡异物志》载:“扬子江有美人鱼,又称西施鱼,一日数易其色,肉细味美,妇人食之,可增媚态,据云系西施沉江后幻化而成。”

苏州历史悠长,谜团也多

8土墩石室是军事用还是民用?

七子山在苏州城西南7公里处,海拔294.6米,因山顶上有七个土墩石室而俗称七子山。七子山上的土墩石室都作平顶圆锥形,水平高度5米左右,底径20米左右,顶径8米左右。墩用石块和石条堆砌而成。石壁成“八”字形,上面有压顶石,内部空间可容纳十多人。因此,有人说它是春秋末期吴国防御越国攻击所筑的烽燧墩,供驻兵瞭望,每当发现有敌兵来犯,即在墩上举火烧烟,一墩相应一墩,以告戍守之兵及时御敌。因墩内曾出土过印纹硬陶和釉陶盂等实物,又有人说它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也有人说它是镇风水的压胜。总之迄今为止,它仍是一个谜,有待考古学家进一步探讨论证。

钱公麟在《江苏苏州上方山六号墩的发掘》一文中提出,石室建筑是一种盛行于太湖流域西周—战国时期的一种建筑形式。以上方山六号土墩石室为例,其高大程度超过已发掘的石室,高达6.15、长9.60、宽1.84米,通道10米。其封门石无封到顶,并在门顶及两壁近门处发现大面积烟怠的痕迹,石室内有木炭,泥条盘筑的土灶,禽兽骨等生活残存,并且无人骨发现,目前基本上可以肯定为人类活动场所。钱公麟认为,目前也尚无证实过有如此之墓葬,所以推定其作为墓葬的可能似可排除。

不过对其作为人类长时期的居住地,目前也存在种种疑点,首先,在其周围平原上发现较多这一时期的遗址,而且人类长期生活在山顶将带来种种不便,使人难以置信,种种谜团还有待揭开。

9春申君墓真在真山吗?

真山位于浒墅关镇西北,分为大真山和小真山两个山脉。1992年苏州郊区农民在小真山开山采石时,炸开了一座古墓(后编号为真山D1号战国墓),出土有青铜器及玉器等数十件文物,其中有一方铜印,印文为“上相邦玺”。参考《越绝书·吴地传》:“春申君,楚考烈王相也。烈王死,幽王立,封春申君于吴。三年幽王征春申为楚令尹,春申君自使其子为假君治吴。十一年幽王征假君,与春申君并杀之,二君治吴凡十四年。”

“娘娘墓”出土部分文物(图片来自网络)

再看这座古墓,从墓葬规模、型式、葬俗、出土物、时代,以及结合文献来看,三座墓呈品字形,分别为春申君与其夫人、子一并被杀,再加上“上相邦玺”的印文,许多专家认为真山D1号战国墓为春申君(黄歇)墓。

10“娘娘墓”里谜团多

1964年6月底,位于盘门外吴门桥南偏东约三百米处的苏州市盘溪小学,准备利用暑期扩建校舍,意外发现了元末一度割据苏州的吴王张士诚母墓,俗称“娘娘墓”。

墓塘内,两具棺椁东西分放,两具棺柩内的情形,却是“女尊男卑”。男棺内几乎没什么随葬器物,女木棺则封闭严密。随葬之物都整齐放在“娘娘”头前或腰两侧,各种金银钗簪首饰白玉金镯耳环戒指傍身,“娘娘”甚至还身穿黄色锦缎对襟大袖袍,宛然是皇家风范,“娘娘”棺底更是加铺了厚约20厘米的香楠木屑。

男女棺柩内为何如此情形迥异?哀册文字披露,张士诚父早年亡故,在老家泰州草草而葬。母亲死后,张士诚将父亲尸骨从泰州迁来,将父母“合茔”。而墓内的随葬器物,张士诚大都是为母亲准备的。以“吴王”自居的张士诚希望母亲在冥间仍过着符合王母身份的生活。

“娘娘”棺刚打开时,除了眼珠、鼻梁和面颊部分腐烂外,其余肌肤都呈白色,保存尚好。但当时正是伏暑天气,开棺后不久,“娘娘”肌肤便开始变色。因当时条件有限,“娘娘”遗体经法医鉴定后火化。为何实体能保存如此完好?到场的苏州医学院教授测试了棺中积水后说:“得益于墓室严密的封闭措施,这水中没什么细菌,才使尸体能保存得如此之好。”

(本文参考 钱公麟 徐亦鹏《苏州考古》)

猜你喜欢

良渚西施苏州
5000年前的“良渚人”爱吃什么肉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良渚保护大事记
良渚古城
“玉”见良渚
范蠡与西施毫无瓜葛
《庄子说》(十三)
朋友眼里出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