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话里的谜团
2016-11-18陶瑾
记者|陶瑾
苏州话里的谜团
记者|陶瑾
有一种对话,叫讲张;有一种玩耍,叫白相;有一种天气,叫窝塞……曾几何时,衣必吴妆,话必苏白,唱必吴歌。吴方言中,苏州话最具代表性。苏州话俗称“苏白”。
自古称为“吴侬软语”的苏州闲话,其实也暗藏了不少秘密,恐怕连老苏州都不知道!
明朝都城通用苏州话
按说南京通用的语言应该是淮扬话,实际上明朝近三百年间通用的一直是苏州言话!翻阅客观的历史资料——明万历时南京土著人学者顾起元记载的部分文字:“南都方言:言人物之长曰‘媌条’,美曰‘标致’;修容貌曰‘打扮’;人(难弄苛刻)曰‘疙瘩’;事不了结曰‘拖拉’;身体失跌曰‘扑腾’;入水声曰‘骨洞’……当时流行的谚语,如‘闲时勿烧香,忙时抱佛脚’;‘热灶一把,冷灶一把’;‘柴米夫妻,酒肉朋友,盒子亲眷’;‘烂泥里摇桩,越摇越深’。”
何以明代的首都南京会以苏州老言话作通用语呢?其间重要的原因至少有两条:一来苏州言话柔糯、雅致,且是时髦所在。二来朱元璋因京城乃首善之区,其居民必须是全国最好的,故前后多次将数十万上阶层的苏州人硬迁入南京。
苏州是保留古音较多的地方
苏州话的古语渊源,决定了它一直是一种比较稳定的方言。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州话保持的依旧还是明代时的面貌。就喉音字来说,如“夏”、“下”,普通话读成xià,苏州话则读成hò;普通话中声母为x的,苏州话读起来有不少变成了h或y。例如,读作h的有:“学”、“虾”、“蟹”、“限”、“咸”、“鞋”等;读成y的有:“现”、“悬”、“形”、“贤”等。再比如,“给”苏州话叫“被”,《史记·南越列传》:“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即被(赵)佗书,行南海尉事。”“被(赵)佗书”就是把书信给赵佗,“被”正是给的意思;“洗”苏州话叫“汰”。《广雅》:“汰,洗也。”“淘汰”一词今指从群体中除去差的、坏的,这个意思正是从清洗引申出来的。苏州话中“淘”和“汰”都表示清洗,用的恰是本义。
正因为吴方言中保留了大量的古音,因而不少古汉语学家、音韵学家把吴方言区看成研究古代汉语的宝库。
苏州话为啥这么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语言,有人说水土使然。也有人说不见得,山温水软的地方不只苏州有,但人家说话都不如苏州这般软,原因在人身上,在发音方法上。
如声调的类型特别,“照、瘦、冻”(去声)的声调,先降后升,是曲折的,听起来比直降调的发音“软”。多字组合时,声调变化较多,如“好人”“九胜巷”,都是先降后升;弯曲调的“瘦”和“替”,在组合成“瘦小、替身”等词时,又读成高平调;而且,这些组合还有吐字轻重的分别,一般是前一字重,后一字轻,节奏感明显,也强化了“软”的音乐感。在表达方式上,苏州人也习惯“婉转”,就连“相骂”也很斯文,“倷阿要讨骂啊?”、“阿要请倷吃记耳光?”骂人还要征求对方意见,这在其他语系里大约是没有的。
苏州闲话说着好听,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们平常的家常俚语,这种经过民间无数人口上锻炼的语言充满了机智和恢谐,而且十分形象。
有些字会说不会写
苏州话,大家平时都会用到,也说的很利索,就是偏偏不会写。
Fiào(覅),意思是不要。读起来是把“弗要”两个字连读;qiu(恘),形容人性格恶劣,不正经;yang(炀),形容火烧得很旺;on(齆),鼻子塞的意思,普通话里读wèng;kàng(囥),苏州话里,把东西藏起来,就叫做“囥”;deng(戥),掂量东西的重量;mi(渳),小口品,一般用在喝酒时;yǎng(烊),融化的意思。大冬天的,看到这个字居然觉得不那么冷了。
有些词的来头你知道吗
苏州话的一些词,经过一番寻根溯源,竟发现大有来头。
几个人在一起讲话、聊天,苏州人叫“讲张”。这句话产生于明朝初期,以后逐渐流行。民间传言,“讲张”与吴王张士诚有关。张士诚在苏州期间,为苏州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死后,苏州人怀念他,经常在一起谈论张士诚。当时,朱元璋已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对敌对势力十分仇视,尤其是张士诚在苏州百姓中有威望,朱元璋就下令苏州地方官员,要密切注意这方面的动态。为此,苏州人在一起谈论张士诚时,不敢公开张扬,显得很神秘的样子,有人问:“你们在讲啥?”回答说“在讲张士诚。”有人觉得被官员知道了会惹麻烦,就省去“士诚”两字,改为“讲张”。
但苏大历史系一位退休教授认为,“讲张”其实应写做“讲章”,“章”是歌曲、诗文的段落。“讲章”是成体系的讲话,讲的时间比较长。这个标准苏州词汇其实唐朝就有,反映了苏州人讲话严谨、讲究章法的特点。
“来三”,是苏州人常用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行,可以。这“来三”一语,也有个出典。传说,在明朝某个时期,朝廷腐败,官场黑暗。有一年科举考试,考官做了规定,凡进入考场后,每人需缴白银三百两,否则退出考场。有个考生进入考场,坐在“来”字三号,监考官走到考生身边,戏谑地说:“你坐在来字三号”,正巧啊,来三百两吧。”考生急忙付出白银三百两,发榜之日,果然高中。此后形成惯例,凡举行考试,考生进场后付人考费白银三百两。之后缩成“来三”两字,成为一句隐语,意思是来三百两白银。后来,考生入考费涨价,需要缴白银四百两,就变成“来四”。时间一长,“来三”、“来四”就成了一句俗语,流传至今。
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苏州闲话这种经过民间无数人口上锻炼的语言充满了机智和恢谐,而且十分形象
苏州人对戏曲太热爱了,苏州话里出现了许多戏外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