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草中黄酮类物质的功能研究进展

2016-11-18贾世亮武雪玲李筱筱戴雪伶孙雅煊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黄酮类黄酮甘草

贾世亮,武雪玲,李筱筱,戴雪伶, 2,孙雅煊

(1. 北京联合大学 应用文理学院, 北京 100191; 2. 北京联合大学 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1 )



甘草中黄酮类物质的功能研究进展

贾世亮1,武雪玲1,李筱筱1,戴雪伶1, 2,孙雅煊1

(1. 北京联合大学 应用文理学院, 北京 100191; 2. 北京联合大学 生物活性物质与功能食品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191 )

甘草黄酮主要分为黄酮类、黄酮醇类、异黄酮类、查尔酮类和二氢黄酮类等,其被广泛地应用于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糖尿病、心脏保护、神经保护、增强记忆力等方面,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广阔前景。通过对甘草黄酮类物质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甘草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甘草黄酮;结构特征;功能作用;研究进展

甘草属于豆科(Leguminosae)甘草属(GlycyrrihizaL.),以根和根状茎入药,被医药界誉为“国老、药王、软黄金”。甘草(Licorice)味甘、性平,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补脾益气、调和诸药等功效,作为一味重要的中药材,是中医最常用的药物之一。黄酮类物质广泛存在于植物界中,是近年来研究最活跃的天然活性成分之一。一直以来以甘草单体成分作为主成分的上市药品多以甘草酸及其衍生物为主,自报道甘草黄酮对艾滋病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之后,甘草黄酮类物质的作用逐渐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并成为国内外新药研究和开发的热点。通过对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刺果甘草、粗毛甘草、圆果甘草以及黄甘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的甘草所含的黄酮类化学成分有所不同,而且,同种甘草不同部位的黄酮类成分也各有差异。[1]同时,学术界普遍认为:含有酚羟基和具有亲脂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能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如:具有异戊烯基的黄酮类化合物,由于异戊烯基极大地增强了该类物质的亲脂性,使其亲和生物膜的能力增强,进而使其生物活性提高。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了甘草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降血糖、心脏保护、神经保护等多种活性。近年来,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又被广泛地应用于治疗心肌缺血、心肌炎、脑缺血、记忆障碍等心脑血管疾病,其临床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2]

1 甘草黄酮类物质概况

黄酮类化合物,又名生物类黄酮化合物,是自然界中存在的酚类物质,属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在1952年之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指以2-苯基色原酮[见图1(1)]为基本母核的一系列化合物,现在则泛指两个苯环(A和B环)通过中央碳链连接而形成的一类具有C6—C3—C6基本母核(见图1(2))的天然产物,可分为脂溶性黄酮和水溶性黄酮,其中C3部分可能是脂链,也可能与C6部分形成六元和五元氧杂环。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学者已从甘草中分离出30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根据B环(苯基)连接位置(2-或3-位)、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分为黄酮类、异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二氢异黄酮类、查尔酮类、二氢查尔酮类等,其结构见图2。

在众多甘草黄酮类化合物中研究比较多的单体化合物主要有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素、光甘草定、甘草查尔酮类等。它们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糖尿病、心脏保护、神经保护、增强记忆力等药理作用。鉴于甘草黄酮的多种功效,目前医药产品、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和化妆品均是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理想应用领域。

2 甘草中黄酮类物质的功能作用

2.1 抗肿瘤作用

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肿瘤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机理主要包括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抑制肿瘤血管新生,降低肿瘤组织微血管的密度;抑制M2巨噬细胞的极化;抑制活性氧的产生;调节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的自噬和凋亡;调节肿瘤抑制蛋白的表达从而阻断细胞周期等。[3-8]

光甘草定是光果甘草中提取并纯化的单体化合物之一,能够显著抑制A549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增殖,光甘草定能够促进整合素ανβ3蛋白酶体的降解,同时抑制黏着斑激酶(FAK)和类固醇激素受体共活化因子(Src)的相互作用,进而抑制癌细胞的转移和侵袭。同时在胃癌裸鼠移植瘤实验中发现光甘草定能抑制肿瘤血管新生。[3]p53蛋白可使细胞滞留于G1、G2期,促进DNA损伤后的修复。光甘草定能通过上调p53蛋白水平和抑制活性氧的产生,调控Bcl-2和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蛋白裂解,对抗紫外线诱导人角质形成细胞产生的氧化DNA碎片,防止阳光引起皮肤衰老和皮肤癌。[4]

结肠癌的发生和M2巨噬细胞的极化有关,Zhao等[5]研究发现,异甘草素能够通过下调前列腺素E2(PGE2)和白介素-6(IL-6)的表达,抑制M2巨噬细胞的极化,具有防治与结肠炎相关肿瘤的作用。肿瘤引起的血管生长对腺囊癌的侵袭生长和血道转移非常重要。有研究发现:异甘草素能够抑制人腺囊癌移植瘤血管的新生,主要是通过氨基末端激酶(JNK)激活与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阻断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降低微血管密度,进而抑制肿瘤的生长与转移。[6]同时,Chen等[7]的体内外研究发现:异甘草素通过抑制腺囊癌细胞内mTOR信号通路,上调自噬因子Atg5的表达,诱导癌细胞产生mTOR依赖的细胞自噬与细胞凋亡。Xiao等[8]研究发现:用甘草查尔酮A处理胃癌细胞后,能够上调细胞内Rb蛋白的表达,同时下调周期素A(cyclin A)、周期素B (cyclin B)和鼠双微基因2 (MDM2)等的表达,进而在G2/M过渡期和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阻断细胞周期来剂量依赖性的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另外,甘草查尔酮A通过影响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胱天蛋白酶-3(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这些数据证明了甘草查尔酮A有可能用于胃癌的治疗。

2.2 自由基的清除和抗氧化作用

自由基与衰老及许多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症及糖尿病等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用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天然或合成药物进行干预是目前防治上述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众多甘草黄酮类物质中,黄酮类、异黄酮类、二氢黄酮类和查尔酮类物质多为含有酚羟基的化合物。该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机理主要包括:1) 酚羟基提供活泼的氢质子,有效减少体内氧自由基的堆积,预防脂质过氧化的启动;2) 与过氧化自由基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阻止氧化过程中链锁反应的传播;3) 提高动物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间接发挥抗氧化作用。

傅乃武等[9]报道了14种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4种活性氧(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过氧化氢、单线态氧)的清除作用,证实了甘草中含有的黄酮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Fu等[10]研究了甘草中提取的6种黄酮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化合物甘草查尔酮B (licochalcone B)、刺甘草查尔酮 (echinatin)、甘草香豆素(glycycoumarin) 具有很强的清除ABTS·+自由基的作用,而化合物甘草查尔酮A、甘草查尔酮B、甘草香豆素和glyurallin B在大鼠肝微粒体氧化系统中表现出强的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在异甘草素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作用研究中发现,异甘草素可通过清除肝组织中的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及提高抗氧酶活性对大鼠化学性肝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此外,异甘草素在过氧化亚硝酸盐抗氧化实验中也表现出很强的抗氧化活性。Dong Y等[11]研究了光果甘草中黄酮类成分,其中叶片和根部中提取纯化出的主成分分别为生松素和甘草苷,这两种化合物均表现出强抗氧化能力以及亚硝酸盐清除能力。阳毅等[12]研究发现:对力竭游泳运动大鼠补充不同剂量的甘草黄酮可以提高大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的活力,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进而减弱力竭运动后大鼠机体内源性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反应。与此同时甘草黄酮能够通过蛋白和酶活的调控下调力竭运动时大鼠肝组织内p53 mRNA的表达水平,使细胞的凋亡率降低,起到抗凋亡的作用。

2.3 抗炎作用

炎症是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复杂的防御反应。引起炎症反应的关键生物活性物质是前炎性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甘草黄酮类成分可抑制前炎性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合成与释放,其中异甘草素可通过抑制Toll样受体4(TLR4)的二聚化反应,在受体水平阻滞炎性信号转导通路,从而抑制一系列前炎性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合成与释放。[13]在免疫调节和抗炎反应中,细胞表面的细胞间粘附分子(ICMA-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起重要作用。Kumar S等[14]研究发现:异甘草素能够抑制 TNF-α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细胞层的粘附并抑制NF-κB的易位和激活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其主要机制是异甘草素阻断ICAM-1、VCAM-1和选择蛋白的表达并阻止核转录因子-κB抑制因子(IκB)的磷酸化和降解。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炎症密切相关,当其受刺激时会产生过量NO·自由基,造成细胞损伤和组织坏死,环氧合酶-2(COX-2)在炎症部位诱导产生大量的炎症介质,如前列腺素、白介素-6、白介素-1β等。杨晓露等[15]研究发现:在脂多糖(LPS)协同干扰素-γ(IFN-γ)激活巨噬细胞的经典炎症模型上,甘草总黄酮通过抑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ERK/MAPK)通路中ERK的磷酸化水平,从而发挥下调iNOS及COX-2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作用。

管燕等[16]首次发现:甘草黄酮能够通过抑制肺组织TNF-α mRNA、IL-1β mRNA和TNF-α的蛋白表达水平,调节氧化/抗氧化反应对小鼠气管内滴入LPS诱导的肺部炎症反应有明显的保护作用。甘草查耳酮A的抗炎作用与抑制多种致炎因子的生成相关,体内外研究表明:甘草查尔酮A能够显著抑制LPS诱导NO的生成及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表达,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其作用机制与甘草查尔酮A对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独特抑制作用有关。[17]进一步研究发现:甘草查尔酮A能抑制iNOS,CO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炎症介质IL-6的基因表达,还能上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 的基因表达,抑制巨噬细胞的激活、炎症细胞因子的生成,从而抑制炎症的发展。总之,甘草总黄酮是甘草抗炎活性组分之一,通过多靶点发挥抗炎效果,主要通过抑制ERK/MAPK及NF-κB通路同时活化PPAR-γ通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

2.4 治疗心脏疾病的作用

早期大鼠心电图实验证明:甘草黄酮具有负性频率作用和负性传导作用,这可能是甘草黄酮抗心律失常的药理基础。静脉注射给药甘草黄酮2 mg/kg能明显对抗乌头碱、BaCl2和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大鼠的室性心律失常,同时也明显抑制CaCl2-Ach混合液诱发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等房性心律失常,这些实验结果充分表明甘草黄酮具有广泛的抗心律失常作用。Cavl.2基因是L-型心肌细胞钙电流(ICa-L)成分的基因,Cavl.2 mRNA表达上调能够引起ICa-L电流密度的增加,使细胞内Ca2+浓度增高。Kv4.3广泛分布于心脏,Kv4.3 mRNA表达量的变化可以引起瞬时外向钾电流(Ito)的改变,导致心肌电生理不稳定,可促发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董晞等[18]通过乌头碱刺激心肌细胞并观察其对钾、钙离子通道基因Kv4.3及Cavl.2mRNA表达的影响,发现甘草苷具有抑制乌头碱所致的Cav1.2 mRNA表达上调及Kv4.3mRNA表达下调的作用,从而使心肌细胞内的钙浓度降低,进而减轻心肌细胞因钙超载所造成的功能异常。Somjen等[19]研究发现:光甘草素具有雌激素样作用,可刺激上皮细胞DNA的合成,可以用于防治绝经后妇女的血管损伤和动脉粥样硬化,达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异甘草素作为甘草中主要的黄酮类活性物质具有抗血栓,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扩张血管、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激活心肌L-型钙通道、Na+-K+-ATP酶活性,增加心肌细胞的收缩力,达到抗心律失常、治疗心肌病等的作用。

2.5 脑部神经保护作用

樊紫周等[20]研究发现:从人工栽培的宁夏道地药材甘草中获得的总黄酮能够通过降低皮质酮水平、保护海马内包括神经元在内的细胞再生能力从而起到抗抑郁作用。甘草素能有效抑制谷氨酸诱导的海马神经细胞的早期凋亡,其主要机制是通过抑制Ca2+内流、减少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和脂质过氧化,同时抑制促凋亡因子的表达以及减弱MAPKs、ERK、JNK的活性。[21]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着关键作用。甘草苷能够减少小鼠大脑局灶性脑梗死后脑MDA和蛋白羰基的含量,增加脑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的比例并提高SOD、CAT、GSH-Px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脑细胞的凋亡。[22]在甘草苷抗脑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研究中发现,甘草苷可通过降低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活性、抑制ICAM-1的表达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来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反应,从而发挥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Pati SP等[23]研究发现从乌拉尔甘草中提取的异甘草素能够通过抑制p-NF-κB的表达,减少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TNF-α的产生,并且提高具有抗抑郁作用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水平。另外,异甘草素对谷氨酸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从而维护线粒体的正常功能并进一步调控凋亡因子Bax和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谷氨酸对海马神经HT22细胞的损伤。同时研究也发现异甘草素是一种新型的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能够抑制谷氨酸引起的Ca2+内流,进而抑制谷氨酸引起的体外大鼠皮质神经元死亡。当异甘草素浓度在1~20 μmol/L范围内时,抑制Aβ25-35诱导的活性氧生成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升高,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减少促凋亡蛋白Bax和Caspase-3的表达,防止Aβ25-35诱导皮质神经元凋亡性死亡。[24]甘草苷也可通过拮抗Aβ25-35的细胞毒作用、选择性抑制乙酰胆碱酯酶、促进M1胆碱受体的表达、抑制由NF-κB介导的炎症、增强神经生长因子的神经营养作用,具有潜在的抗阿尔茨海默病作用,其作用机制的特点在于拮抗损伤和神经营养作用并举。

2.6 治疗糖尿病作用

Ⅱ型糖尿病(T2DM),占糖尿病总发病的80%~85%,是一种由于胰岛素依赖性组织对胰岛素生物学效应减弱以及胰岛β细胞缺陷而形成的以空腹及餐后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症,其中脂代谢异常发挥了重要作用。高脂血症不仅能促进T2DM的发生,也会加速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进程,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赵金英等[25]研究发现:从宁夏栽培的甘草中提取的甘草黄酮能够降低T2DM实验大鼠的基础血糖、尿糖值以及血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同时还能改善血脂,提高血清中SOD、GSH-Px的水平,降低MDA的含量,进而改善T2DM大鼠的糖代谢、脂代谢。赵海燕等[26]研究发现:高剂量甘草黄酮300 mg/(kg·d)能显著改善由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注射引发的大鼠糖尿病症状,说明甘草黄酮对T2DM大鼠血糖的升高和脂代谢紊乱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1B)可以对胰岛素信号转导进行负调节,组织细胞中PTP-1B过表达会降低蛋白酪氨酸激酶(PTK)的活性,使胰岛素受体无法与胰岛素结合,进而引起胰岛素抵抗,最终导致T2DM的产生。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Guo Z H等[27]研究发现:甘草总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及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1B)具有抑制作用,且在抑制α-葡萄糖苷酶方面,查尔酮类表现出比黄酮醇类和异黄酮类更强的抑制作用;在抑制PTP-1B方面,黄酮醇类和查尔酮类表现出比异黄酮类更强的抑制活性,这主要与各类化合物中羟基和异戊二烯基的数量及位置有关,而这与之前Li[28]的研究结果一致。Rashimi Gaur等[29]通过瑞士白化小鼠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发现:异甘草素及异甘草素的衍生物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这可能与其结构中含有醚基和酯基有关。Park H G等[30]通过甘草查尔酮E对3T3-L1前脂肪细胞和C3H10T1/2干细胞的体外研究及肥胖引起的糖尿病大鼠的体内研究发现:甘草查尔酮E作为PPARγ的选择性激动剂通过刺激Akt信号,上调PPARγ的表达,促进了脂肪细胞的分化,并增加了小脂肪细胞的数量,从而改善了糖尿病条件下的高血糖和高脂血症。另外,糖尿病患者经常伴随有认知功能障碍,而光甘草定作为光果甘草中主要的活性异黄酮,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在学习和记忆方面的障碍,但在改善高血糖症状和降低体重方面的作用不显著。

2.7 其他功能作用

甘草黄酮类物质除上述功能作用外还具有降脂、保肝、保护消化系统的作用,同时,在抗衰老、保护DNA、抗血小板凝结以及解痉、镇痛等方面具有一定作用。鉴于甘草黄酮的多种功效,除医药产品外,目前保健品、化妆品、食品添加剂都是甘草黄酮的理想应用领域。近几年,随着消费者对护肤产品的品质与安全要求的提高,生物素、活性物、植物精华素等天然活性成分逐渐主导世界化妆品原料市场。甘草黄酮作为一种从甘草中提取的天然美白剂可以深入皮肤内部并保持高活性,能够抑制黑色素生成过程中多种酶的活性从而具有祛黄、美白、祛斑的作用,再加上其抗氧化和抑菌功能,使甘草黄酮能够减轻皮肤受损后遗留下的疤痕性或非疤痕性的色素沉着,为众多国内外高档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如光甘草定已应用于美白祛斑产品,光甘草素作为强抗氧化剂应用于护肤产品,甘草查尔酮应用于高效的UVA&UVB防晒剂产品等。另外,甘草黄酮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也不断增加。在《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甘草既是药品又是食品。其中在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和药膳中甘草具有广泛应用,饮食行业对甘草在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宝贵经验。甘草黄酮在食品工业中是理想的抗氧化剂和防腐剂,是现有化学防腐剂的优良替代品。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规定:作为抗氧化剂甘草可以用于油炸食品、油脂、腌制鱼、饼干、方便面、含油食品等。相信,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甘草黄酮类物质的重要作用及应用领域将得到更全面的揭示。

3 结束语

甘草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各国学者一直非常重视对其化学成分及功能的研究。一直以来以甘草单体成分为主成分的上市药品多以甘草酸及其衍生物为主,而甘草中的甘草黄酮类物质却作为废渣和废料进行处理,从而造成了大量甘草资源的流失。近年来,随着对甘草黄酮类物质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发现它具有抗艾滋病病毒作用后,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其药理作用不断被挖掘,从而使甘草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但就目前而言,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尤其是新分离出的单体化合物的主要药理作用及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究,而研究相对比较透彻的几种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如异甘草素、甘草苷、甘草查尔酮类等,其药理作用比较明确,可以逐步开发成成品药,同时鉴于甘草黄酮的多种功效,除医药产品外,目前食品添加剂、保健品、化妆品都是甘草黄酮的理想应用领域。

与此同时,为了加大对甘草资源的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一方面要使用先进的分离分析技术,加快开发研究的步伐,特别是加速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单体的精细分离和结构解析,并根据其结构特点进行分类汇总,不断挖掘其潜在的构效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合理有效地分离出具有新功效的新型黄酮类化合物。另一方面,可以考虑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配伍使用,由于某些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疾病的发病因素多样且复杂,而单一药物的使用可能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对疾病的整体治疗却达不到理想效果,而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的配伍使用也许可以通过多靶点的相互作用而具有更好的药效。最后,甘草黄酮类化合物目前的使用主要集中在药用,且在药用价值的开发与利用方面已获得一定成果,但是大量的研究证实:甘草黄酮在食品、保健品以及化妆品中的使用价值及创造的经济效益非常可观,所以要不断开发甘草黄酮在这些方面的应用。相信,随着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功能作用的不断明确,潜在的药用价值以及应用领域不断被开发出来,其作为新药或新产品的研发,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1] 曾路, 张如意,王动,等. 粗毛甘草的化学成分研究[J]. 植物学报, 1991, 33(2):124-129.

[2] 张淙, 戴雪伶, 孙雅煊, 等. 甘草中的活性物质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4(4):69-72.

[3] Tsai Y M, Yang C J, Hsu Y L, et al. Glabridin inhibits migration, invasion, and angiogenesis of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549 cells by inhibiting the FAK/rho signaling pathway[J]. Integr Cancer Ther, 2011, 10(4):341-349.

[4] Veratti E, Rossi T, Giudice S, et al. 18β-glycyrrhetinic acid and glabridin prevent oxidative DNA fragmentation in UVB-irradiated human keratinocyte cultures[J]. Anticancer Res, 2011, 31(6): 2209-2215.

[5] Zhao H X, Zhang X H, Chen X W, et al. Isoliquiritigenin, a flavonoid from licorice, blocks M2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in colitis-associated tumorigenesis through downregulating PGE2and IL-6[J].Toxicol Appl Pharm, 2014, 279(3):311-321.

[6] Sun Z J, Chen G, Zhang W, et al.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pathway promotes tumor-induced angiogenesis in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its suppression by isoliquiritigenin through dual activation of c-Jun NH2-terminal kinase and inhibition of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J].Bio Med Search, 2010, 334(2):500-512.

[7] Chen G, Hu X, Zhang W, et al.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regulates isoliquiritigenin-induced autophagic and apoptotic cell death in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cells[J]. Apoptosis, 2012, 17(1):90-101.

[8] Xiao X Y, Hao M, Yang X. Licochalcone A inhibits growth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by arresting cell cycle progression and inducing apoptosis[J]. Cancer Letters, 2011, 302(1):69-75.

[9] 傅乃武, 刘朝阳, 张如意, 等.甘草黄酮类和三帖类化合物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4(5):26-29.

[10] Fu Y, Chen J, Li Y J, et al. Antioxidant and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ies of six flavonoids separated from licorice[J]. Food Chem, 2013, 141(2):1063-1071.

[11] Dong Y, Zhao M, Zhao T, et al. Bioactive Profiles, Antioxidant Activities, Nitrite Scavenging Capacities and Protective Effects on H2O2-Injured PC12 Cells of Glycyrrhiza Glabra L. Leaf and Root Extracts[J]. Molecules, 2014, 19(7):9101-9113.

[12] 阳毅, 莫伟彬, 李启畅. 甘草黄酮对运动大鼠肝组织自由基代谢及p53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19):245-249.

[13] 张明发, 沈雅琴. 甘草及其活性成分抗炎与抗炎机制的研究进展[J]. 现代药物与临床, 2011(04):261-268.

[14] Kumar S, Sharma A, Madan B, et al. Isoliquiritigenin inhibits IkappaB kinase activity and ROS generation to block TNF-alpha induced expression of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on human endothelial cells[J]. Biochem Pharmacol, 2007, 73(10):1602.

[15] 杨晓露, 刘朵, 卞卡, 等. 甘草总黄酮及其成分体外抗炎活性及机制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01):99-104.

[16] 管燕, 谢强敏. 甘草黄酮对肺部炎症小鼠细胞因子表达和氧化反应的调节作用[J]. 中草药.2009(08):1254-1259.

[17] Furusawa J, Funakoshi-Tago M, Tago K, et al. Licochalcone A significantly suppresses LPS signaling pathway through the inhibition of NF-κB p65 phosphorylation at serine 276[J]. Cell Signal, 2009, 21(5):778-785.

[18] 董晞, 赵世萍, 刘岩, 等. 甘草苷对乌头碱致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9, 24(2):163-166.

[19] Somjen D, Katzburg S, Vaya J, et al. Estrogenic activity of glabridin and glabrene from licorice roots on human osteoblasts and prepubertal rat skeletal tissues[J]. J Steroid Biochem, 2009, 91(4-5):241-246.

[20] 樊紫周, 赵伟鸿, 果嘉, 等. 甘草黄酮的抗抑郁作用及对海马脑区神经再生的保护作用[J]. 药学学报, 2012(12):1612-1617.

[21] Yang E J, Park G H, Song K S.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of liquiritigenin isolated from licorice roots on glutamate-induced apoptosis in hippocampal neuronal cells[J]. Neuro Toxicology, 2013(39):114-123.

[22] Sun Y X, Tang Y, Wu A L, et al.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liquiritin agains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 mice via its antioxidant and antiapoptosis properties[J]. J Asian Nat Prod Res, 2010, 12(12):1051-1060.

[23] Pati S P, Liu C D, Joseph Alban, et al. Glycyrrhiza uralensis flavonoids inhibit brain microglial cell TNF-α secretion, p-IκB expression, and increase brain-derived neurotropic factor (BDNF) secretion[J]. J Tradit Chin Med Sci, 2014, 1(1): 28-37.

[24] Lee H K, Yang E J, Kim J Y, et al. Inhibitory effects of Glycyrrhizae radix and its active component, isoliquiritigenin, on Aβ25-35-induced neurotoxicity in cultured rat cortical neurons[J]. Arch Pharm Res, 2012, 35(5):897-904.

[25] 赵金英, 杨卫东, 李红兵,等.栽培甘草中甘草黄酮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调节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 2012(01):101-103.

[26] 赵海燕, 王勇, 马永平, 等.甘草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高血糖、高血脂的抑制作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0(17):2573-2578.

[27] Guo Z H, Niu X L, Xiao T, et al. Chemical profile and inhibition of α-glycosidase and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 (PTP1B) activities by flavonoids from licorice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J]. J Funct Foods, 2015(14):324-336.

[28] Li S P, Li W, Wang Y H, et al. Prenylflavonoids from Glycyrrhiza uralensis and their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1B inhibitory activities[J]. Bioorg Med Chem Lett, 2010, 20(18): 5398-5401.

[29] Gaur R, Yadav K S, Verma R K, et al. In vivo anti-diabetic activity of derivatives of isoliquiritigenin and liquiritigenin[J]. Phytomedicine, 2014, 21(4):415-22.

[30] Park H G, Bak E J, Woo G H, et al. Licochalcone E has an antidiabetic effect[J]. J Nutr Biochem, 2012, 23(7):759-767.

(责任编辑 柴 智)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Functions of Licorice Flavonoids

JIA Shi-liang1, WU Xue-ling1, LI Xiao-xiao1, DAI Xue-ling1,2, SUN Ya-xuan1

(1. College of Applied Arts and Science,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2.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Bioactive Substances and Functional Foods,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1, China)

Licorice flavonoids are mainly divided into flavonoids, flavonols, isoflavones, chalcones and dihydroflavones. Licorice flavonoids are widely used in anticancer, antioxidant, anti-inflammatory, antidiabetics, heart protection, nerve protection, enhancing memoryetal, and it has a roomy outlook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licorice flavonoids and its functions, in order to offer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icorice.

Licorice flavonoids; Structural feature; Functions; Research progress

10.16255/j.cnki.ldxbz.2016.04.012

2016-04-22

壳寡糖对混合型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研究(SQKM201411417014);壳寡糖对Aβ致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研究(ZK70201402)。

贾世亮(1990—),男,山东日照人,北京联合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活性物质的生理功能研究。

孙雅煊(1970—),女,辽宁沈阳人,兰州大学博士,北京联合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及生理功能研究。E-mail: sunxx@buu.edu.cn

S 567.7

A

1005- 0310(2016)04- 0067- 07

猜你喜欢

黄酮类黄酮甘草
超声辅助提取藜麦黄酮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性
银杏叶片中5种银杏双黄酮类成分同时测定方法的建立
枇杷糖中总黄酮检测前处理条件的研究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不同桑品种黄酮含量测定
桑黄黄酮的研究进展
藤三七茎总黄酮微波提取工艺优化
A Network Pharmacology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Influenza
Systematic Pharmacological Strategie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Ma Xing Shi Gan Decoction on COVID-19
一种黄酮类荧光探针的合成及用于肼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