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错误资源成为课堂精彩的生成点
2016-11-18葛亦陈
葛亦陈
摘 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事情,作为教师不仅需要坦然对待,更需要化不利为有利,充分利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资源,让它们成为课堂教学、自主探究的训练主阵地,同时也成为学生思维转折以及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可以这样说,教师只要转变思维,就能让课堂因错误而精彩。
关键词:错误资源;课堂精彩;生成点?
针对目前的数学课堂,很多教师往往在意学生的“配合”,希望学生一点就通,一讲就会;然而现实是,在学生从未知到认识再到理解掌握的过程中,学生学习数学可能会出现反复,甚至会出现一些课堂错误。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资源,只要经过巧妙处理,不仅可以起到点醒学生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还能生成课堂精彩。
一、善于暴露错误,直接点拨新知
从建构来说,数学学习属于自主建构,是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大胆提出假设,不断小心求证,最后修正假设,重新建立新知。因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求知出现反复乃至错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教师针对学生学习错误不要掩盖,而要善于让学生在课堂上暴露出来,让学生意识到这是错误的,然后加以引导,从而避免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如果教师故意忽视,那学生认识上的错误始终存在,一旦爆发,必然会给学生知识建构带来一定的“伤害”。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尽可能地充分利用,真正让错误也成为一种教学资源。
例如针对四年级《认识整万数》这一课,教师先通过多媒体出示鲸的画面,然后开始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大象很重,可以说是陆地上最重的动物了,但它并不是地球上最重的动物,因为鲸鱼才是地球上最重的动物。曾有人捕捞到一头蓝鲸,你知道有多重吗?整整157000千克。这个数字谁来读一下?
生:一百五十七千克。
师:是吗?不要忘了,后面还有三个零呢!(学生大笑,接着疑惑)
师:究竟怎么读?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整万数的具体读法。
(出示课题:认识新的数)
……
在课堂上,教师主动让学生尝试读一读,一方面有利于让学生暴露出根据旧知识去尝试读新数所面临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诙谐的说法不仅可以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而且还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有利于教师去引导,去纠正,从而顺利建构新的知识体系。
二、充分利用错误,引导学生思考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中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错误没有重视。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失败是有教导性的。真正懂得思考的人,从失败和成功中学到的一样多。”同样,新课标中也强调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自主、探究必然会出现更多的错误,教师既要认识到这一点,又要充分利用错误,让学生走出错误,并且在错误的基础上生成新的精彩。这里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并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比较,或以小组讨论等形式让他们学会自主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而真正生成课堂精彩,形成属于学生自己的技能。
例如,针对《轴对称图形》这部分的教学,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笔者采取了如下策略:
师:(投影显示)同学们,认真看一看这些图形对称吗?它们的形状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大小呢?
生:不一样!
师:那这几个图形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且尝试动手实践)
生:(疑惑)这几个图形似乎没什么共同点。
师:试着折一折,看看有什么发现?
(有学生横折,也有学生竖折……)
师: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大部分学生还是疑惑,其中有一个学生有点胆怯地站起来)
生:老师,对折后好像两边相等!
师:那你是怎么对折的呢?
(学生上台演示,他围绕两边对齐进行对折,而没有围绕中线进行对折)
师:(没有否认)你们看仔细了。
(多媒体显示,该图形用虚线分为两边,其中一半平移,与另一边重合)
师:现在我们看看这几个图形有什么不一样?
学:都能对折,而且对折后两边相等。
(板书:对折)
……
对于寻找图形的相同点,很少有学生想到要对折,当学生在寻找过程中产生疑惑,甚至产生错误的时候,教师没有急于否认,而是让学生进行探索,当有一个学生尝试后,教师及时让他进行演示,针对他的错误动作,教师也没有否认,而是通过多媒体演示,给学生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这一角度出发,针对这一课内容,教师没有直接灌输,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己探索,自己去发现,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进行适当提醒,从而推促他们产生疑惑,然后在疑惑中去观察、比较,最终去伪存真,形成对轴对称图形本质特征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