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辽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2016-11-18张玉清

中国科技纵横 2016年18期
关键词:通辽市行政区供水量

张玉清

(通辽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内蒙古通辽 028006)

通辽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变化特征分析

张玉清

(通辽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内蒙古通辽028006)

水资源作为维护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是不可替代的。通辽市存在地表水资源短缺、地下水资源严重超采、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亟需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本研究在分析了通辽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对2002-2014年水资源开发利用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决策者提供了参考依据。

通辽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变化特征

1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是能够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但却是有限的自然资源。通辽市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足够的水资源作为支撑,然而水资源的短缺已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通辽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通辽市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益,保障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对通辽市进行水资源开发利用变化特征的分析,以找到适合通辽市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为决策者提供保障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参考依据。

2 研究区概况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与松辽平原西部相邻,地处北方半干旱气候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通辽市天然降水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但降水较少,年内分布不均。根据各气象站点1985-2014年的降雨统计数据计算得到,通辽市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68.4mm,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其他月份降水量稀少。各行政区降水量如表1所示。

通辽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5.43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35.71亿m3,水资源总量为39.26亿m3。各行政区水资源量如表2所示。

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1供水量

通辽市2014年各水利工程总供水量272154万m3,其中:地下水供水量为266231万m3,占总供水量的97.8%;地表水供水量为5923万m3,仅占总供水量的2.2%,在地表水供水量中蓄水工程供水3987万m3,引水工程供水1018万m3,提水工程供水918万m3。各行政区的地表水供水量均明显小于地下水供水量,特别是科左中旗和开鲁县,2014年的地表水供水量均为0,仅依靠地下水作为单一的供水水源。

3.2用水量

通辽市用水主要分为第一产业用水、第二产业用水、第三产业用水、生态环境用水和城镇与农村生活用水。通辽市2014年各行业用水总量为270777万m3,其中:第一产业用水量为236173万m3,占总用水量的87.2%;第二产业用水量为22225万m3,占总用水量的8.2%;第三产业用水量为977万m3,占总用水量的0.4%;城镇和农村生活用水量为8080万m3,占总用水量的3.0%;生态环境用水量为3322万m3,占总用水量的1.2%。

4 水资源开发利用变化分析

水资源作为区域农牧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其开发利用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了解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化特点是保障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

4.1供水量的变化

供水来源包括地表水源供水和地下水源供水两种。其中地表水源供水主要由蓄水工程供水、引水工程供水和提水工程供水;地下水源供水主要是由机电井供水。2002-2014年各行政区地表水与地下水工程供水量如表3和表4所示。

从表3和表4中可以看出,通辽市地表水供水能力较小,主要供水水源为地下水。地表水相对较为丰富的地区包括科左后旗、奈曼旗和扎鲁特旗;相对较为短缺的地区包括科尔沁区、科左中旗和开鲁县。然而从2002年开始,除扎鲁特旗外,各旗县的地表水资源量均出现下降的趋势,特别是科左中旗,地表水资源量已经下降到0,主要依靠地下水作为其唯一的供水水源。

表1 各行政区降水量

图1 各行政区用水总量变化图

表2 各行政区水资源量(单位:亿m3)

表3 地表水供水量统计表(单位:万m3)

表4 地下水供水量统计表(单位:万m3)

4.2用水量的变化

用水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用水总量的变化与各用水部门之间用水结构的变化这两个方面。本研究通过对各行政区用水总量及各行业用水量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各行政区水资源利用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各行业用水结构的变化趋势。2002-2014年各行政区用水总量的变化与研究区用水结构的变化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各行政区的用水量年际变化不大,特别是在2009年后,各行政区的用水量均基本保持在较为平稳的状态,库伦旗表现最为明显。由此可以看出,研究区正在从依赖基础资源的粗犷型经济发展模式向强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模式转变。

从图2中可以看出,通辽市的用水量主要以第一产业用水为主,其中农业灌溉与畜牧业是两大最主要的用水行业,从2009年开始,第一产业的用水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表明农业节水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第二产业用水量与居民生活用水量开始随之增加,这也说明,研究区的产业结构不再是单纯的仅仅依靠传统农业,而正逐步向工业化与城镇化转变,同时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社会经济也在稳步增长。

图2 研究区用水结构变化图

5 结语

本研究通过分析通辽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其2002-2014年利用变化特征,得到如下结论:通辽市存在严重的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严峻,用水量的变化表明了通辽市产业结构正在从依赖基础资源的粗犷型经济发展模式向强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发展模式转变,但仍需进一步的努力。

[1]梁团豪,谢新民,崔新颖,等.西辽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4):291-295.

[2]南纪琴,王景雷,陶国通.2015.西北旱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5(5):41-45.

[3]杨恒山,刘江,梁怀宇.西辽河平原气候及水资源变化特征[J].应用生态学报,2009(1):84-90.

猜你喜欢

通辽市行政区供水量
成都市主城区日供水量的气象相关性分析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兰溪市供水需求侧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河南省供水结构变化及不平衡性
通辽市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全省供水工程供水量(按工程类型分)
Family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