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析小手球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

2016-11-18陈敬伟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0期
关键词:手球校本评价

陈敬伟

(浙江省鄞州区金家漕小学,浙江 宁波 315192)

简析小手球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

陈敬伟

(浙江省鄞州区金家漕小学,浙江 宁波 315192)

整合各学科,注入文化元素,小手球校本课程已成为金家漕小学的一个大舞台,让每个孩子和教师都找到了自我发展的平台。学校方面∶多项手球课题在省、市、区立项并获奖,学校获得了全国手球传统学校、省体育特色学校、市群体先进单位、区文体示范学校、区首批特色学校、区首批十大精品社团、区优秀训练点等全国、省、市、区各级荣誉称号。教师方面∶1名教师多篇手球论文在全国知名刊物上发表;1名教师以学校手球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系列课堂教学设计在浙江省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评比中获第1名;1名教师的手球心理健康论文在宁波市获奖;1名教师设计的手球暑假夏令营方案在鄞州区获奖;1名教师被评为十大精品社团优秀指导老师;1名教师被评为区学校优秀体育工作者;1名教师获区优秀教练员。学生方面∶校手球队员参加全国小学生手球锦标赛成绩常年进入三甲,而且2010年代表中国参加在欧洲瑞典举办的第38届青少年(U14)手球世界比赛打进B组16强,获得历史最好战绩。多篇学生的手球文章、手球美术作品在各大杂志与市、区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从2004年开始金家漕小学培植小手球特色项目学科,同时以此为突破口,打造小手球校本特色课程。

1 开发课程内容,创设多元育人模式

金家漕小学小手球校本特色课程始于2004年,经历了从点到面,再从面到点的过程;从少数人到多数人,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不断循环的发展模式。2006年金家漕小学从基本步法、传接球、运球、突破、射门、防守、守门员等技术方面着手,初次编写小手球校本特色课程教材。

1.1技术类课程帮助学生掌握技术的阵地

要使全校学生普遍参与手球活动,人人会玩手球,首先课堂教学是基础,它是学生获取手球知识、掌握手球基本动作的主要阵地。金家漕小学将手球作为一个单项的教学内容,每月安排一定数量的体育课,专门分类分层次进行小手球的技战术教学,如在教授7m球教学时,可将教学内容分成7m球的站位选择、7m球的违例说明、7m球的正确射门方法、7m球的射门角度与时机选择等内容。

1.2活动类课程创设学生实践锻炼的氛围

在小手球校本特色课程教学中灵活巧妙地运用各种竞赛,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不仅会使气氛活跃,而且还能提高效果。(1)每天每个学生第1节课就是进行1次手球校操课程;(2)3~6年级除进行小手球技术的强化练习外,每周的校联赛课程主要通过综合竞赛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一个正确并富有一定竞争的环境中学习,使学生的基本技术得以巩固和组合发展;(3)3~6年级每班手球啦啦宝贝通过每周的手球宝贝啦啦操课程将学校的拉丁舞、街舞、现代舞等特色元素融入其间,孩子们自己编舞、自己选音乐、自己排练,有的班级的手球啦啦队已有不同风格的啦啦操3~4套;(4)在班级手球队文化建设课程中,每个班级的学生自己参与设计班级手球队的队标,布置自己班级教室的手球角,将手球精神融入班级文化建设已成为各个班级的共识;(5)在社团训练课程中,学校手球馆设有球星堂,定期将联赛中的优秀球员、啦啦宝贝组成校队,通过刻苦训练后代表校队参加各级比赛,并把精彩瞬间做成巨幅海报,悬挂在学校的手球馆内,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

1.3整合类课程提供学生多元发展的平台

学校将音乐、美术、语文、英语、数学、综合实践等学科融入其间∶(1)与语文学科结合的小手球征文大赛;(2)与英语学科结合的小手球征文大赛;(3)与美术学课结合的小手球海报设计比赛;(4)与综合实践学科结合的小手球现场DJ主持人评比大赛;(5)与数学学科结合的手球场上数学知多少的小论文评比;(6)与科学学科结合的哪个角度手球射门进球率最高的科学实验小论文评比;(7)与音乐学科结合的唱响手球校歌比赛;(8)与电脑学科结合让学生参与校手球特色网站的设计和管理。另外学校的小记者也经常活跃在赛场采访,报道比赛实况,还有比赛数据统计员、小小裁判员、小小教练员等。手球队的队歌就是学校的校歌,学校有1套自编的手球校操,人人每天做。金家漕小学的校徽图案就是1个打手球的孩子。学校充分利用小手球这一大舞台,设立各种岗位,让每位学生参与到学校手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来。

2 完善课程机制,建构科学训赛体系

根据《手球标准》的基本理念,按照“2-2-2”的体制、采用“赛-学-玩”的方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通过合理地评价展开普及活动,让学生接受系统的手球练习。

2.1“2-2-2”的教学体制

(1)从划分学习段的角度理解,“2”指的是2个年级为1个教学段,故1~6年级划分为“2-2-2”3个学段,它依次代表的是一、二年级1个学段,三、四年级1个学段,五、六年级1个学段。

(2)从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的角度理解,“2-2-2”为∶2年的兴趣培养,2年的学习基本功,2年的综合技术技能养成。

将两层意思融为一体,就是五、六年级除了需要进行手球技术强化练习外,经常通过打比赛等多种综合活动使基本技术得以巩固和组合发展;三、四年级用2年时间学习手球基本技术技能,从基本的运球、传接球、射门技术到断球、封球等,通过多种形式模仿正确的要领、方法,练好基本功;一、二年级用2年时间培养兴趣,让学生在“玩”中有所认识与发现,让他们经常摸到球,以最基本的体验来增强球感,熟悉球性,并从中得到乐趣。

2.2“赛-学-玩”的教学方式

(1)赛。除了有校男、女手球队,每天开展1日2训外,学校三~六年级班班组建有自己的手球队。学校有自己的手球联赛,着力打造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联赛。整个联赛历时1个学年,百余场比赛成为孩子们个性张扬的舞台,此外还有班级友谊赛、课外自由赛、师生联谊赛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比赛,学生把手球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综合性、对抗性、集体性等融合在体育活动中,更好地发展了学生的速度、灵敏度、力量、弹跳等自身素质,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意志品质和团结友谊等集体主义精神,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2)学。三年级和四年级是手球基本技术学习期,学习的主要内容有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进攻技术包括传接球技术、射门技术、突破技术和运球技术。防守技术包括防守技术、封球、打球、抢球、断球。通过采取示范法、激趣法、分层法、自娱法等将枯燥的技术动作让学生易接受,并转化为学生的技能。

(3)玩。心理学研究表明∶促进人的素质发展最主要的途径是人的实践活动,而“玩”正是儿童这一年龄阶段特有的实践活动形式。教学中若能顺其天性,因势利导,施之以玩,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手球对于一、二年级小朋友来说,就是他们熟悉的花皮球,是伴随着他们快乐成长的大大小小的球中的一员。为了让手球成为学生喜欢玩耍的内容,成为学生兴趣之所在,快乐之所在,可采取多种形式的玩法,如花样拍球、高射炮赶快跑、障碍运球接力等游戏,通过游戏渗透手球技术要领。游戏过程中采用个人玩耍、小组玩耍、群体性玩耍等方式开展。

2.3“人力-课外-信息”的资源开发

积极利用和开发各种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资源,可以发挥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在实施小手球特色课程项目中,除了场地、设施资源的开发外,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人力资源的开发∶体育教师、校外专家、班主任和家长等。(2)课外时间体育资源的开发∶自主晨练活动、组建销售球队和开展手球夏令营。(3)信息资源的开发∶校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网络、报刊等。

3 革新课程评价策略,提升课程实施水平

学生手球成绩评定是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进行的判断与等级评定。因此,除了对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等内容进行评定外,还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我校手球运动开展的实际情况,草编完成了《小手球评价标准》(分为技能和情感2项),每学期期末由体育老师负责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在学生素质报告单“八个会”中的2+1“会1项体育运动技能”一栏予以体现。

3.1技术技能评价

技术技能评价见表1。

3.2情感品质评价

3~6年级学生手球情感评价体系试行五星制为标准。一星目标∶(1)知道天天锻炼身体的好处,启发对手球运动的兴趣。(2)培养与同伴友好相处的良好品质。二星目标∶(1)知道手球运动对身体的好处。(2)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能与同伴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三星目标∶(1)激发对手球运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2)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与文明行为。四星目标∶(1)提高对手球运动的兴趣,逐渐培养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培养热爱集体和刻苦锻炼的精神。五星目标∶(1)提高对手球运动的兴趣与爱好,基本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2)培养团结、合作、互助、勇敢顽强的良好品质及文明行为。

评价方法分为3类∶学生自我评定、组内同伴互相评定、教师评定。根据学生年龄层按一定比例三者相结合进行。学生自我评定∶学生本人依据情感目标对行为表现等进行综合的评定。组内同伴互相评定∶组内成员之间依据情感目标对各个成员态度与行为等进行综合的评定。教师评定∶依据学生情感目标达成度、个人表现、进步幅度等,参照学生自我评定与组内互相评价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各年龄层各部分评定比例∶中段(三、四年级)教师评定70%,组内同伴互相评定20%,学生自我评定10%。高段(三、四年级)教师评定55%,组内同伴互相评定30%,学生自我评定15%。

学生成绩的分级目标评价,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利于激发学生体育课堂学习锻炼的积极性;使教师教学重点清晰,有利于体育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与提高教学质量,是实践小手球特色课程标准评价理念的较好的操作平台。

金家漕小学的小手球已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更是校特色文化平台,也成为每位学生多元素质锻炼的大舞台,通过小手球校本特色课程全面提升了学校办学内涵。

表1 3~6年级学生手球评价技能标准(试行标准:五星制)

G844

A

1674-151X(2016)10-063-03

2016-08-17

陈敬伟(1977~),小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手球校本评价
浅析手球运动训练中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我国高校手球运动发展策略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