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2016-11-18杜宝峰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0期
关键词:显著性实验组篮球

杜宝峰

(中华职业学校,上海 200023)

合作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杜宝峰

(中华职业学校,上海 200023)

合作教学模式是国内外一套比较成熟的教学理论,被教育学者认为是近年来最成功和最重要的教学改革之一。合作教学模式是建立在群体动力理论、教学工学理论、选择理论等一系列的理论学科基础之上,提倡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通过小组探究与合作,对所学的目标与任务进行自主的认知与思考并掌握相应原理与方法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的竞技运动项目,注重团队合作。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言,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者,学生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与消化。合作学习模式下,要求教师与学生成为平等的个体,教师成为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认知的引导者,因此在中职学校篮球教学中引入合作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合作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篮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对“合作教学模式”“篮球教学”等相关进行搜索和查询,了解篮球合作教学模式研究现状及进展,为本研究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理论依据和基础。

1.2.2教学实验法 以中华职业学校同一年级两个班的全体学生为实验对象。根据合作教学模式理论,实验班采用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在实验前对两班学生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进行测试,结果显示两班并无明显差异。实验结束后对两班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以及交往能力再次进行测试,验证合作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1.2.3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推理方法对合作教学模式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和理论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合作教学模式对学生篮球技术掌握的影响

篮球是现在学生非常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很多中职学校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和学校的规模影响,很多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都没有开设,但是篮球项目场地条件要求不高、参与人数众多等天然优势在很多中职学校都开展得很好。作为中专学生的篮球课教学,根据篮球专家的权重调查和学校篮球教学大纲的要求,把60s单手肩上投篮和半场往返上篮2项篮球技术作为合作教学模式实验的篮球技术考核项目,而且这2项技术对学生的篮球运动都是非常实用和常用的篮球技术。

通过1个学期的篮球教学实验,实验前对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进行篮球技术测试,整个测试过程由同一测试组的3位资深篮球教师组织和进行,实验前后测试组教师不变,保证测试的一致性。两个篮球班随机选择1个实验组1个对照组,实验前2组学生的篮球技术测试水平相当,不具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通过测试,60s单手肩上投篮项目实验组平均为6.26个,对照组平均为4.21个,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60s单手肩上投篮项目上呈显著性差异。实验后通过测试,半场往返上篮项目实验组平均为32.21s,对照组平均为36.34s,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半场往返上篮项目上呈显著性差异。(表1)

通过1个学期的合作教学模式实验,实验组的学生篮球技术明显提高,很多学生的篮球比赛能力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合作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分组以及小组内部学生的学习。通过全体学生的统一教学让学生对篮球技术动作产生清晰、完整的概念,之后提出练习要求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首先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明确篮球技术练习方案,针对技术上不明白的地方先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如不能解决由组长统一向教师进行提出,针对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集中各组组长进行指导,组长回到小组内部共同学习和练习。这种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篮球技术的热情,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2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一直是国家非常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不仅关系到中国未来接班人的身体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青少年的个人健康问题也是每个家长关心的事情。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规定和政策,目的是促进青少年进行身体锻炼,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无论哪一级学校都有责任和义务解决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和促进学生进行身体锻炼。中职学校作为一个过渡学校,是中国学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责无旁贷。

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是整个社会和学校的工作,体育教学无疑是其中重要的部分。近年来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突破,体育教学改革不仅要让体育课堂更加吸引学生,同时也应该能够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方式和态度,进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通过1个学期的合作教学模式实验,实验前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差异不大,在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立定跳远平均成绩比对照组学生多6cm,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坐位体前屈平均成绩比对照组学生多0.59cm,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50m跑平均成绩比对照组学生少0.58s,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后实验组学生的长距离跑平均成绩和对照组学生差不多,变化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2)

在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中,体育课教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1个学期的合作教学模式实验,学生的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和50m跑的成绩都大幅度提高,而长距离跑成绩提高不明显。出现这种结果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篮球课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产生竞争,这种竞争不仅在小组之间,同时也在小组内部的学生之间。篮球技术教学中很多需要学生跳跃、柔韧等素质,学生之间的竞争促进了相应身体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小组之间的竞争是最受学生重视,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为集体争光,所以学生不仅在课上专注练习,在课下也会自发进行相应的身体素质练习。另一方面,长距离跑本身就是一个需要长时间进行练习的1个项目,篮球课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中较少涉及长距离跑内容,所以学生在这个测试中成绩提高不明显。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篮球技术测试结果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网球身体素质测试结果

2.3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篮球课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除了能够提高学生的篮球技术和部分身体素质外,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合作教学模式对学生之间团队协同能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任何的篮球练习都是在小组内部进行,在这过程中小组之间的学生要共同讨论、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不断加强和提高。在教学实验中了解到很多学生比平时能主动和同学进行交流,对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1个学期的合作教学模式实验,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测试采用心理学量表进行问卷调查,主要测试4项内容∶主动交往因子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得分比对照组学生多3.77,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适当拒绝因子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得分比对照组学生多3.95,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自我表露因子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得分比对照组学生多0.64,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情感支持因子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得分比对照组学生多1.14,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3)

篮球课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强调了学生学习小组的集体功能,通过1个学期的合作教学模式发现实验组学生能够主动与同组的学生进行交流,共同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很多学生反映平时很少在体育课上与他人进行交流,这种共同学习篮球的模式极大刺激了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学生在小组之间的共同学习中,能够表达拒绝,这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具有极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和讨论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篮球技术练习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喜好,对学生练习篮球技术和提高身体素质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组织能力,并最终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 结 语

合作教学模式应用在中学体育课中,相比较传统教学模式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应不断进行完善与补充,并进行推广普及。合作教学模式对于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与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合作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比结果

[ 1 ]王秀芝.高职院校篮球选项课分层递进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D ].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 2 ]许朝洲.对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篮球俱乐部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 D ].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9.

[ 3 ]韩辰光.合作与竞争教学模式在中专院校篮球课的实验研究[ J ].商品与质量,2011(S1):149.

[ 4 ]许朝洲.“合作型学习”教学模式在高职篮球课中的实验研究: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49-53.

G841

A

1674-151X(2016)10-041-03

2016-08-21

杜宝峰(1986~),中教二级,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显著性实验组篮球
BRA V600E 抗体的几种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情况比较*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快乐篮球进山乡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功能性训练手段对大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