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阅读“教什么”的点滴思考

2016-11-18朱云珠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16期
关键词:教什么教学内容课文

朱云珠

【内容摘要】结合教学实践的困惑,思考确定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内容时的考虑因素。从学生实际出发,更具有针对性;根据单元目标,整体架构初中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根据文体特点,上出语文味。以此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力图使阅读教学更有效。

【关键词】文本内容 学情 单元目标 文体语文即语言文字。语文课,教给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本事,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的能力在语文课上的提高,取决于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即教什么。

王荣生说:一堂语文课,如果没有合适的教学内容,那么无论在教学方法上玩什么花招,竖什么大旗,都不可能是成功的语文课。我非常赞同这一观点。犹记得,工作之初第一次上公开课《木兰诗》。第一次备课,我在整体感知部分设计了三个板块:临行前,木兰所闻;离家的日子里,木兰所感;荣归故里,木兰所见。试上时,三个部分洋洋洒洒展开讨论,学生的热情在一次次地分析中逐渐减弱,最后草草收场。下课后,陈校长只问了我一个问题:这个环节,你到底想教给学生什么?静下来后我细想,这三个环节的设计其实是重复,形式单一,学生天马行空地想象,与文本脱离,环节之间的设计也缺乏层次。这样的设计对学生理解文本并没有价值。一节课下来,不管是学生对人物的了解还是故事情节的梳理都没有多大作用。

其实对于教学内容确定的随意性、零碎性、求全性和偏向性等问题是经常存在与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的。那么如何确定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内容呢?可展开的太多,我仅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一、教在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学的一切出发点都应该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内容的确定,应该考虑的是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可以理解为学生最缺什么,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最需要老师引领掌握的是什么。不同学段、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了解哪些是学生已经懂了的知识点,哪些是学生不懂但是自己读教材可以懂的知识点,哪些是读教材也不懂但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弄懂的知识点,哪些是老师必须教授,非教授不知的内容,哪些是老师讲了也不懂,需要通过活动才能掌握的。基于这些思考,我们才能够确定教学内容,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有所获。

2012年江苏省评优课一等奖的许艳老师《石榴》一课中,很好地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安排教学内容。课堂的导入部分,许老师由《榴花》创设情境,让学生带着好奇走进郭沫若的《石榴》,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散文的《石榴》,作者郭沫若的个性、情感、思考,是学生难以把握的。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太远,他们难以理解作者那种独特的感受。这时就需要老师适时地引入相关资料,创设情境,为学生的理解铺设桥梁。韩愈的《榴花》、作者的简介、梁衡的《夏》、郭老的诗、写作背景的介绍,这些课外资源的引入,犹如是一个个台阶,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解决他们理解上的障碍,帮学生去了解郭老对石榴特殊的喜爱之情。

语文学习就是一个不断积累,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逐步提高的过程。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不断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调动学生已有的积累,发现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确定的语文阅读教学文本内容。

二、教在目标

备课组章艳老师参加市级评优课。全体语文组老师参与了章老师《黔之驴》的磨课,参与其中,对我启发很大。初备《黔之驴》,章老师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文意,读出韵味。(2)通过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体味作者对驴的感情倾向和文章的寓意。对于基础字词的教学波澜不惊。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体味作者感情和揭示文章寓意环节,章老师设计站在文中浓墨重彩刻画的老虎角度为其鸣不平,设计了两个问题:为什么不叫“黔之虎”?通过向柳宗元讨说法来探究作者的情感和寓意。结果45分钟还没到,整个教学就已经结束,且从第一部分诵读课文到第二部分情感体悟、寓意揭示的过渡,很明显感觉学生有点跟不上节奏。

由于《黔之驴》的故事家喻户晓,文本又短小精悍,怎样让简单的故事上得不简单,成了大家思考的重点。在大家冥思苦想之时,章老师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教材编排者把《黔之驴》编排在书中的目的是什么?顺势翻阅目录,《黔之驴》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动物世界中的一篇文章,本单元分别摘录了《松鼠》、《松树金龟子》、《国宝——大熊猫》和《黔之驴》四篇文章。古今中外,不变的都是对动物的描写。且在本单元的写作目标是抓住热点介绍动物。也就是说怎样写动物是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再翻阅教学参考书上的单元参考目标,第二点目标就是“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语言。”章老师豁然开朗,《黔之驴》作为寓言,其深刻的寓意和作者所寄托的情感固然重要,但作为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它在语文教材中所起的作用也是语文老师不容忽视的。于是,章老师在修改中将教学目标具体为:(1)(本文选自七下第四单元,面对的是刚进初中、基本没有任何古文基础的学生)故要求通过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懂文意,读出兴趣。(2)(根据单元主题:走进神奇的动物世界;且节选文章删去了揭示寓意的一小节)故拟通过阅读使学生了解老虎与驴的形象,明白文章写驴的奇妙之处(即古人是怎么写动物的)。根据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环节为:(1)明确寓言特点;(2)读课文,讲故事;(3)听故事,明脉络;(4)抓心理,说老虎;(5)议主次,评驴子;(6)谈寓意,品妙笔。将“说老虎”和“评驴子”作为两个环节,引导学生对于老虎和驴子形象加以赏析,并借助驴子和老虎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理解故事背后作者所寄予的深刻寓意,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学生慢慢品味出原来柳宗元字字写虎,笔笔画驴的妙处。初中语文六册教材的编排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同的单元有不同的主题,也有不同的教学目标,通过三年的教学来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每一册书,每一个单元,每一篇课文都不是孤立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要想让学生掌握众多的内容,根本不可能。要想面面俱到,平均分配教学时间,只能都是蜻蜓点水,点到为止。结合学段特点和文本特点,合理安排单元目标,筛选出教学内容,从而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并突出其中一两点作为教学重点。我们在教学中切不可忽视单元目标的重要性,在具体教学中更是要站在整个单元,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高度来确定教学文本内容,步步为营,扎实语文学习基础。

三、教在文本

不同的文本体式具有不同的特点,我们不仅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需要有所区分,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也是要有多区别的。文学作品的阅读就需要用鉴赏评价的方式让学生评委感悟语言,获得文学素养和情感的熏陶;实用文阅读,就需要用理解感知的方式,在信息的加工处理上获得知识,培养科学素养。

猜你喜欢

教什么教学内容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什么”更重要
“教什么”,真的想明白了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