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远方
2016-11-17大刀爸爸和小刀儿子
大刀爸爸和小刀儿子
小时候,我很宅,每天在自家的小院里,一捧土,一把小铲,就能玩上一整天。这让我的父母很安心,不用担心我出去疯跑,出什么意外。
直到有一天,邻居的小伙伴提起他们一起去邻村一座靶山上去“探险”,看到很多好玩的事物——一辆仿真坦克车、一座窄而险的小桥、一人多高的野草、地上随处可见的子弹壳……我突然很想去看一看。
于是趁父母不在家,在伙伴们的招呼下一起奔向了那里。
我们出了村庄,顺着小路向南走去。那是我第一次脱离家人的照顾,走向未知,每一件事物都让我倍感新鲜。
靶山越来愈近,我们在接近它时奔跑了起来。
我们在“山”上打闹,刨土找子弹,采下鲜嫩的芦苇芯嚼食,在壕沟里跑跳……乐此不疲。
其实那里离我家不过3公里,但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而言,或许这段距离已经是我的远方。
八九岁的时候,用父亲那辆飞鸽28大杠学会了骑自行车,我的生活半径突然变大。一起长大的伙伴们开始邀约骑车在村庄周围游荡,不断发现着新的道路、新的村庄。有次,表弟从县城回来,在他的怂恿下,我忐忑着和他一起上路,骑车去了县城他家。平坦的公路,不时经过的各种车辆,燥热的空气,我竭力控制着车子,不到10公里的路程,却显得无比遥远而漫长。
这个时候,我的远方是县城里表弟家冰箱里的雪糕,是百货大楼,熙熙攘攘。
上高中时,看着远处的太行山发呆,便想过去看一看。这座山我从记事起便一直看它,一直想象它近处的样子,于是骑上自行车,装了瓶水,向着几十公里外的青山骑去。车很笨重,但因为有着想看到大山的念想,也就有了动力。
一直到我站在山顶的那一刻,回望来路,远处的平原尽收眼底,来时的疲惫一扫而空。
我用自己的力气,到达了自己一直心念的远方。
后来,远方是300公里外的大学。再后来,远方是2000公里外工作的城市,是4000公里外的雪山圣湖,是重洋彼岸的风土人情……
我有个高中同学,高考填志愿时,他不声不响地报了一个航海学院的轮机工程专业,毕业后就踏上了跨洋航线的轮船,自此浪迹海上。
我问他为什么选择这样的生活,他说,他不想自己的人生囿于某地,他想去更远的远方。海上虽然会有风浪,但也有更壮阔的风景。“你永远无法想象,在静寂的大洋上航行时,坐在甲板上,看着漫天星辰铺在头顶,万顷碧波躺在身下的时候是多么幸福。”讲到这些,我从他眼睛里看到了难以抑制的快乐。
人生是一场旅行,当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广,我们的远方也就越来越远。但只要心有远方并尽力前行,之前的远方终会变成脚下的土地,而我们的眼睛又将投向别处。
因为总有一处远方,会让我们心驰神往。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