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0年前离开,是为了家人的幸福

2016-11-17韩铭

祝你幸福·午后版 2016年9期
关键词:爹妈农民工改革开放

韩铭

改革开放之前,面朝土背朝天一辈一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中国农民从来没有一点点的奢望可以有别的方式赚到钱。他们守着祖祖辈辈生活的几亩地,过着清苦的日子,以个人的力量改变个人的生活状态乃至命运的机会,少之又少。

“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床上,床对面拴着山羊;90岁的老人一个冬天都睡在床上。”这是一位记者改革开放之前在沂蒙山一个普通村庄的见闻。

1978年,全国农民人均年度纯收入仅有133元,其中90%以上为庄稼,货币收入不足10%。同是这一年,约有2亿人每天挣的现金不超过2角。

农民渴望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渴望赚钱,向往致富,就像一江冰冻了一整个冬天的春水开始融化,开始向远方流淌,那种流淌里有自由,有向往,有活力,也有生机勃勃。

红极一时的电视剧《外来妹》里,村里的姑娘在特区的工厂里找到了城里人才有的工作,她们站在门口,看到下班的人群穿着整齐的工作服,拿着洗脸盆去厂里的澡堂洗澡,脸上露出对未来生活憧憬的笑容。工作的地方不仅发免费的衣服,竟然还可以洗澡!对她们来说,这一切太新鲜,也太奢侈。

在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是整个国家所努力的方向,外出打工对农民来说,就像一个淘金梦近在手边地实现了。那时候的沿海城市纷纷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如火如荼,大量新兴的工厂带来了大量的工作机会。而农村人多地少,人均不足1亩半地。在那个时代,百废待兴,虽然开始实行联产承包,但没有规模化种植,要随时抵御自然灾害带来的种植风险,靠天吃饭。与此同时,同样的劳动量,打工的收入往往是一个农民种地收入的几十倍。

向外走,去打工,并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中国自古有“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老婆孩子热炕头是干了一天活的男人最温暖的心灵慰藉。但是,当看到同村外出务工的人给爹妈买上村里难得一见的电视机的时候,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春节已经穿上城里孩子穿的运动衣的时候,当自己家孩子回家带着渴望的眼神说,谁谁吃的巧克力是他爹妈从城里打工买回来的时候……越来越多人盘算着外出打工。农民工如潮水一般涌入东部,涌入城市。

人们开始使用长久搁置的自由,不再被一本户口簿所累,只要有一双手,只要肯出力气,人人都可以去城里挣出一碗奔小康的饭。在生存面前,背井离乡变得壮美,每一场离别都仿佛一场战役的送别,留在家的人们期待着亲人们凯旋,他们要战胜的敌人,是贫困。

成千上万乃至上亿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从事建筑、环卫、服务等城里人极其需要又不愿意干的辛苦工作,只为让家人过上更好的日子。他们为城市建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促进了城市化建设的高速发展。

三十多年来我国城市化建设提高了21个百分点。农民工为改革开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沿海省份大批出口加工的中小企业员工80%是农村进城务工者,他们用低价劳动力,支撑了中国出口产品的低价位竞争,奠定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2万亿美元,雄踞世界第一。这些外汇储备的原始积累来自广大农民工辛勤劳作的贡献。

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年度人物授予了“中国工人”,关于“中国工人”的上榜原因,《时代》写道,中国今年能成功保八,归功于数以千万计背井离乡的中国工人。“正是这些男男女女,他们过去的奋斗、现在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看法,引领着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之路。”

猜你喜欢

爹妈农民工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40年民族影像志
当爹妈最安逸的时刻
改革开放初期的上海百姓生活
因改革开放而生 因改革开放而兴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
我国2.8亿农民工月均收入3 275元
爹妈好
孝敬咱爹妈
公租房计划中不能少了农民工等5则
我想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