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地区农村借贷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2016-11-17李瑞章洁倩

天津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多元回归农村

李瑞+章洁倩

摘 要:以天津地区农户的借贷需求为研究对象,在天津地区选取20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农户有借贷需求,借款来源主要是向其亲朋好友以及私人贷款机构进行借款,而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借款较少。影响借款需求的主要因素为劳动力人数、劳动力年龄、家庭上学人数等。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对天津地区农户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家庭中劳动力人数及家庭平均年龄与借贷需求呈负相关;家庭上学人数及大病人数与借贷需求呈正相关。针对上述影响因素,对如何满足天津地区农户借贷需求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借贷需求;多元回归

中图分类号:F318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9.021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borrowing requirements of Tianjin rural area by means of 200 households questionnaire.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that more than half of households have loan demand, the main source was from their friends, family or private lending institutions, and less borrowed from form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he number of labor, the age of labor and the number of school age children were the main influence factors. Based on the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model,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labor and the average age in one family wer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borrowing requirements. While the number of school age children and the number of illness in one family wer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borrowing requirements.The suggestion of how to promote borrowing requirements in Tianjin rural area was put forward.

Key words: rural; borrowing requirements;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农户是支撑农村金融市场的主要角色。农户对资金的需求程度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分析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对发展农村金融市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为此,针对天津地区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发出200份调查问卷,收回有效调查问卷200份。分析过程及结论如下。

1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1 农户有无借贷需求

针对农户是否有借款需求,进行调查。如图1、表1所示,发现有借款需求的农户数为116户,超过了一半,不需要借款的农户占比42%,不借款的原因主要为自有资金足够,其次为不习惯借钱和其他原因。

1.2 农户借贷途径

有借款需求农户的借款来源主要是以向亲戚朋友、正规金融机构以及非正规金融机构等方式进行借款。从表2可以看出,其中农户向亲戚朋友借款占比最大,向正规机构借款较少,也有相当部分农户通过非正规金融机构借款。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向正规金融机构借款手续繁杂,很难申请。

1.3 农户借贷用途

借款用途主要有两方面,分别是消费性用途和生产性用途。消费性用途的借款比例较大约占58.4%,主要用于买房盖房、看病以及孩子上学等突发性开支;生产性用途约占33.2%,主要用于购买农资、牲畜、农机等(图2)。

1.4 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

将有借贷需求的农户与无借贷需求的农户的调查问卷进行对比,发现农户的家庭结构特征、家庭收入情况及与金融机构联系程度是影响农户借贷需求的主要因素。

1.4.1 农户的家庭结构特征 农户的家庭结构特征是影响借贷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户是否借贷、有无借贷需求与农户家庭收入水平、农户文化程度、劳动力年龄等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根据表3可以发现,有借贷需求的农户家庭在劳动力人数、在校学生的人数、劳动力年龄等方面与无借贷需求的农户家庭有显著区别,随着劳动力人数、劳动力年龄的增长,贷款需求减少,而在校学生人数与借贷需求呈同方向变动。

1.4.2 农户家庭收入情况 农户的主要生产来源是农业生产活动,农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农业收入的不确定因素也随之较大,所以农户收入水平普遍较低。从图3中可以看出,收入水平在一定范围内,农户的借贷行为与其家庭收入水平之间是呈同向变动的。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其发生借贷行为也较少。如收入在5 000元以内、5 000~10 000元之间的农户,有借贷需求的农户有21户。收入在20 000~30 000元之间的农户借贷需求的人数最多,可能的主要原因是,与收入水平较高的家庭相比,其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来获得更多的预期收入;与收入水平较低的农户相比,这些农户家庭又相对具有偿还能力。

1.4.3 地理位置 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农户,其收入水平、消费状态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则借贷的需求会不同,由此可能引起的借贷额度、借贷数量、借贷频率等方面存在差异。通过分析调查问卷,发现较为偏远的农村,金融机构设置较少,农户对正规金融机构的认识不全面且意识相对较低。因地理位置的不同,偏远农村的农户消费金额可能相比居住繁华地带的农户较少,即贷款需求也会相对较小。endprint

2 天津地区农户借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2.1 因素设定

根据调查问卷分析,影响借款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家庭劳动力人数、劳动力平均年龄、在校学生人数、家庭收入、地理位置。将其设定为X2、X3、X4、X5、X6。利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2.2 模型形式的设定

Y=β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μ

其中,Y为天津地区农户的借贷需求量,X2为劳动力人数,X3为劳动力年龄,X4为在校学生人数,X5为家庭收入,X6为与当地金融机构的联系程度。μ为随机误差项。

2.3 计量结果

2.3.1 经济意义 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人数每增加1个,天津地区农户借款需求量就减少4 153.175元;劳动力年龄每增加1岁,借款需求量就减少236.125 3元;在校学生人数每增加1个,借款需求量就增加1 584.373元;家庭收入每增加1元,借款需求量就增加0.287 124元;地理位置偏远1 km,借款需求量就减少465.982 9元。

2.3.2 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由表4可知R2=0.971 087,拟合优度很好。

(2)F检验:F=3 318.344>(5,494)=2.21说明回归方程是显著的,即列入模型的解释变量劳动力人数、劳动力年龄、在校学生人数、家庭收入、地理位置联合起来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的影响。

(3)t检验:由表中数据可知,与对应的t统计量分别是138.976 9、-10.444 16、-12.035 41、12.191 67、16.214 03、-5.193 966,其绝对值大于(4,494)=1.96,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解释变量“劳动力人数(X2)”、“劳动力年龄(X3)”、“在校学生人数(X4)”、“家庭收入(X5)”、“地理位置(X6)”,分别对被解释变量“农户借贷需求量(Y)”有显著影响。

2.4 分析结果

根据回归模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农户的劳动力人数增加,农户借款需求量就减少,表明劳动力人数越多,农户收入相对多,其借款需求越少。劳动力平均年龄增加,借款需求就会减少,随着年龄增长,其财富积累就相对多,且劳动力的年龄增大,家庭子女教育等经济负担减少,其借款需求量就越来越少。家庭上学人数增加,支付的费用就会越多,借款需求增加。在一定范围内,家庭收入增加,借款需求量增加,这说明家庭收入越多其生产经营规模越大,需要的资金投入就越多。农户居住地理位置越偏远,借款需求量减少。

3 满足天津地区农户借贷需求的对策及建议

3.1 提高农户教育水平

提高农户家庭的教育水平,可以增加其对资金的利用率,更好地处理资金的使用方向,同时使农户不仅有农业收入,还有工资性收入。在劳动力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农户的借贷需求。

3.2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户收入

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应加强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完善优惠补助保障制度,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水平,引导农户生产产销对路的农副产品,以增加农户的收入。

3.3 改善金融环境

首先,要改善农户的整体金融信用环境,普及与农业生产、消费相关的各种金融知识,可以让农户了解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内容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借贷方式;其次,完善农村的金融体系,让更多的农户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支持。同时,注重对农村金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吸收有能力有经验的金融人才为农村服务。

3.4 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目前,天津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单一化,造成农户借贷平台的不健全。金融机构需根据农户的差异化需求完善其服务。第一,从贷款期限及贷款金额等方面增加贷款服务品种,提供符合农户多元化需求的金融服务。第二,合理设置金融机构的网点布局,减少农户贷款交易成本。同时,应鼓励当地民营中小银行发展合作金融项目,加强金融管理,更好地服务于农户。

参考文献:

[1]巴红静.基于制度经济学的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分析[J].经济与管理,2012(10):29-34.

[2]范香梅,张晓云.社会资本影响农户贷款可得性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12 (4):177-178.

[3]易小兰. 农户正规借贷需求及其正规贷款可获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2(2):.56-63,85.

[4]赵允迪,王俊芹.农户农村信用社贷款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2(9):43-51.

[5]陈鹏,刘锡良.中国农户融资选择意愿研究[J].金融研究,2011(7):128-140.

[6]刘娟,张乐柱.农户借贷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4 (1):16-21.

[7]张宏彦,何清,余谦.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 (1):83-88.

[8]周宗安.农户信贷需求的调查与评析:以山东省为例[J].金融研究,2010, (2):196-206.

[9]贾文龙.对合肥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支持模式的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5,43(10):1372-1376.

[10]张汉达,薛玉梅,杨志坚,等.内蒙古农户正规与非正规金融结构与现状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 (6):1-3.

[11]张晓燕.新形势下农区所创新发展的思考[J].天津农业科学,2014,20(12):79-81.

[12]姚凤阁,张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服务功能效率评价[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多元回归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不同住房保障方式下住户居住满意度研究
江苏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科技创新的实效性研究
我国大学生人生规划自主性的现状和影响因素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计量经济学研究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