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空间句法的农业科技园区绿地规划研究

2016-11-17金磊

天津农业科学 2016年9期
关键词:景观规划绿地

金磊

摘 要:为使新兴农业科技园区的绿地规划更加合理,文章基于空间句法,以小汤山农业科技示范园西区的规划为例,对农业科技园区绿地的可达性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景观规划,并提出农业科技园区绿地景观规划方法,使园区的科研工作人员、工人及游客都能在其中获得最佳体验。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区;绿地;空间句法;景观规划

中图分类号:F304.5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9.018

Abstract:In order to made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green space planning more reasonable and scientific, the paper analyzed the accessibility of green space system by using POE and space syntax, taking the example of Xiaotangsh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Garden. To make the staff、workers and visitors got the best experience, in view of different green space integration of landscape planning and put forward the landscape planning method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green space.

Key words: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green space; space syntax; landscape planning

农业科技园区是建设在城市近郊、农村等不同区域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集农业、林业、水利等于一体,以展现高新农业技术、出产精良农产品、繁育种苗、培训农业科技人才及农业旅游形式等[1]。农业科技园区构建了完整的科学研究创新体制,弥补了城市的绿地不足,形成了特色农业科技景观。

本文研究的农业科技园区绿地景观规划,仅在结合空间句法基础上,从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使用者的体验活动的角度,探索农业科技园区绿地景观规划方法。本文调研所选取的小汤山农业科技示范园位于北京,且作为国家第一批发展的农业科技园区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可作为一定的参考。

1 研究方法

空间句法是一种对包括城市道路格局、建筑乃至景观在内的空间结构进行量化描绘。用于探究空间组织与人类行动之间关联的方法[2]。空间句法的基本思想是对空间进行划分和尺度分类,并剖析空间之间的繁杂关联[3]。空间句法中所指的空间,不仅是几何描述中的可以测量的空间,也同时描述空间之间的几何、拓扑、实际距离等关系。它关注空间的可达性、连接性、可理解性及关联性。

空间句法的实质是用许多小空间来表达空间系统,通过一系列的变量来表达空间特征。空间句法的研究方式有3种,用轴线、凸状和视区都可以用于表示小空间。轴线法指用运动的角度来感知空间,因农业科技园区的道路系统是网格状的线性空间,因此笔者用轴线法研究线性空间集成度,结合软件Depthmap10对道路人流的集成度进行科学的测算。

空间句法的变量包括连接值(Connectivity value,用于表示空间的渗透性)、控制值(Control value,表示节点之间的识别控制程度)、深度值(Depth value,用于表达节点在空间系统中的方便到达程度)、集成度(Integration value,用于表示空间体系的可达度)、可理解度(Intelligibility,描述的是部分变量与总体变量的相关关系)等。本文主要借助深度值及集成度对园区进行分析,就绿地系统而言集成度越大的,人流量越大,可达性越高。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农业科技园区绿地现状及布局形式

笔者经过对小汤山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西区)的现场调研发现,该园区主要以智能日光温室及生产示范田为主,对外管理较为严格。园区内用地紧张,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水泥路平整,纵横交错,主要土地资源用于温室建设。园区内绿地布局形式仍然参照工业企业园区布局形式,以条块组合布局的形式为主,道路及建筑周边的条形绿地也仅种植少量行道树。园区闲置绿地较多,绿地功能得不到发挥。笔者针对园区内绿地布局依托线性空间的特点,选取线性空间的人流集成度为因子进行分析,对不同区域绿地提出景观规划策略。

2.2 绿地使用情况分析

小汤山农业科技示范园西区作为小汤山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核心,以产业孵化、科研试验为主,使用人群为工作人员及科研人员,提高园区环境质量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休憩空间,有利于园区的发展。

笔者在对于园区员工调研过程中主要依据POE环境评价法。该调查方法以环境的使用者为主体,对环境空间中使用的情况进行系统的评价[4],是一个对于度的评估,用于人们对建成后环境的使用需求及满足情况的表达[5]。笔者选取的调研时段为中午休息时段,该时段人群活动较多,通过调查、采访环境使用者并结合行动观察、调查问卷等方式进行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结果见图1。

经过调研可知,在园区环境方面75.30%的人认为园区的景观质量有待提高,14.85%保持现状,9.85%认为无所谓,对于园区景观没有太多关注。在休憩时段,大多数的工人进餐后多喜欢在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聊天。仅少数人表示希望在休息室里休息。室内休息的人74.66%认为户外缺少遮荫的私密空间,安全感低。16.32%认为可休憩场地距离工作地点过远,来回路途占据较多休息时间。9.02%认为排风噪声过大,不能保证休憩质量。endprint

笔者亲身体验园区环境使用中的不足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2.2.1 园区绿化形式单一 园区绿地秩序性过强,绿化层次低,缺少亲和力,对于噪声处的树木防护过于稀薄,而对于可利用的观赏区域种植过于封闭,供园区员工就近活动的空间少,除河道两侧遮阴大树木外,园区缺少遮阴空间。

2.2.2 绿地空间使用率低 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仍停留在工业尺度的规划层面,缺乏对于人文的关怀。由于园区企业入驻,温室大棚的占用,导致核心区土地资源急剧紧张,缺乏配套的休憩娱乐用地,园区内员工缺乏就近的休憩空间。园区部分绿地例如道路周边绿地、园区的棚间土地未得到充分利用。

2.2.3 景观环境趋同性 农业科技园区中成片的连栋温室及示范田虽体现了现代农业科技景观,但同时也易将农业科技园区的景观引向“千路一面”“千园一面”的困局。以生产型企业为主的园区,在景观上缺乏个性与创新,不能形成独有的特色与魅力,可辨识性不强。

2.3 基于空间句法的绿地空间分析

对于园区道路中人流集成度分析采用空间句法中的轴线法。轴线法是空间句法的一种研究形式,用直线来概括一个空间,用直线之间的连接关系来代替凸空间之间的连接关系。即将空间结构转译为轴线图。空间句法的应用有针对性地对人流量较为集中的绿地进行景观规划。

笔者结合百度地图及现场调研测量,采用AutoCAD辅助设计绘图软件绘制园区平面图纸并导入Depthmap10软件,人工绘制轴线。以主入口作为根空间,对于一步之遥的空间赋值1,2步之外的空间赋值2,依次找到其他空间(图2)。由于空间集成度关注的是一条道路与其他线路之间的关系,因此其标号的顺序对其空间集成度的大小没有影响,在道路拐点和交接点处只要满足最少数量的最长轴线、不重复绘制的原则,轴线向哪一侧画均可。空间句法中,集成度(Integration)是一个关于1/Total depth(全局深度值)的函数。全局深度值越小,其集成度值越高[6]。一个空间的集成度越高就表明这个空间吸引到达交通的潜力越大。道路的集成度分析关注人流量及车流量在线性空间分布,一条道路的集成度越高,吸引人流的潜力就越大,则需要丰富的绿地景观及公共设施(表1)。

由图2可知园区道路集成度最高的为园区入园主干道路(1),其次是园区的外围消防通道(2、3、25、84)及园区农业生产示范区和智能温室间的支路(8、24、79),沿河道生态廊道(32、33、34、35),通往贯穿汤泉农庄及生产示范地的支路(44)。最后是智能温室间的道路(4、5、7、9、19、20、21、22、23、60、75、85、86等)。

2.4 农业科技园区绿地景观规划策略

通过空间句法的分析,可使绿地系统的布局更具科学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景观规划,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2.4.1 整体集成度高,局部集成度高 对于集成度较高的区域,在景观规划的方面可结合区域自身位置打造开放型的景观,提高观赏质量。例如园区入园主干道集成度最高,作为已进入园区的主要视线轴,应打造开放性景观,作为园区风格的体现。因主干道也承担着在景观规划方面以整齐划一的秩序性种植为主,种植乔木不应有遮阴树干占据道路上层空间,保持路的畅通。绿化种植形式以列植形式为主,种植间距以5~6 m定距,为生长留有空间。道路规划规划尺度以5~8 m为宜。园区种植区道路及科研企业周边道路(8、24、79)人流量集成度较大,应结合场地特点丰富植物种植层次,营造功能复合空间。温室示范区的绿地可结合员工喜好便捷的心理,营造功能复合空间,为员工规划出休憩空间及步行空间,宽度5 m≤w≤8 m为宜。休憩空间做到私密与半私密相结合,面积以3 m2≤S≤8 m2为宜。

种植区道路可结合现有排水沟渠进行生态化设计,将园区排水设施景观化,景观设计可通过在边沟旁及边沟内部分段种植路缘植物作为初级水渗滤沟,综合雨水及农业生产用水下渗、滞留和存续功能,打造生态性的排水沟渠。既解决园区建设后期的内涝及灌溉、育苗、绿化问题,又为生物提供滞留地,增强园区生态稳定性。由园区主要游览观赏的御河(32、33、34、35、36)及观赏区(39、40、41、42、43、44)的集成度分析可知,园区内道路越深入园集成度逐渐降低,也就是入园人数逐渐减少。对此类绿地应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同时结合道路、地形、水、植物和山体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景观。可通过改变游览道路坡度、增加障景、漏景等手法,营造起承转合的空间,不同的空间心理体验可以将游人引向深处,同时增加内部景观的吸引力,打造农业、科技、文化景观相结合的景观。

2.4.2 整体集成度低,局部集成度低 集成度较低的空间可打造私密或半开放空间给园区工人休憩、观赏、农业生产等。例如对于集成度较低的种植区、试验区道路则以简洁的绿化形式进行种植,保证科研试验环境。种植以观赏性作物及草花为主,节约成本。集成度低的农业生态旅游区绿地结合服务设施将游人引入。通过调节郁闭度,预留透视区,1/3≤林分结构≤2/3,草坪坡度0.2%~5%。

2.4.3 结合增设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服务设施需根据道路人流量集成度及游人行为习惯增设,游憩区每50~100 m设置垃圾桶,200~300 m设置座椅,交叉路口及人流量集中区域设置指示牌。坚持少破坏现有景观,要与所处的环境相协调。

2.4.4 结合使用后评价(POE) 对以上绿地的景观规划布局进行调整,得出更合理的公共绿地景观营造方法。

3 结 语

运用空间句法和使用后评价(POE)相结合进行农业科技园区的绿地系统景观规划和设计,不仅打破了传统以经验为依据的农业园区绿地景观的营造方法,而且提出了农业科技园区绿地系统景观规划的新角度,使得整个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更具合理性。空间句法的轴线地图法目前还处于探索当中,因此以这种方法和相对成熟的理论相结合,为农业科技园区的景观规划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1]郝立群.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研究——以吉林省怀德镇农业科技示范园规划设计为例[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11.

[2]王鸿超.空间网格类型特征及衔接的空间句法分析[D].天津:天津大学,2008.

[3]BAFNA S.Space syntax: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ts logic and analytical techniques[J].Environment and bahavior,2003,35(1):17-29.

[4]克莱尔·库珀·马库斯.人性场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5]FRIEDMAN A,ZIMRING K,ZUBE O.环境设计评估的结构-过程方法[J].薄曦,韩冬青,译.新建筑,1990,27(2):66-69.

[6]穆一.空间句法简明教程[M].深圳:深圳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景观规划绿地
西安明城区微绿地适应性设计——以西华门微绿地为例
可进入式绿地的养护与管理的研究
景观规划设计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人口老龄化的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杭州市区春季绿地对PM2.5消减作用的研究
走进绿地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