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工达人王刚
2016-11-17嘉悦
文|嘉悦
特写
铣工达人王刚
文|嘉悦
距上班时间还有一小时,在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数控加工厂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内,王刚正在铣床台上加工零件。在轰鸣的机械声中,王刚瘦高的腰弯成了一张弓,双手紧握操作杆,眼睛紧盯着铣刀,额头上的汗被浓密的眉毛揽住,下颏上的汗水大颗大颗地砸到地上。
37岁的王刚是中航工业沈飞数控加工厂的一名铣工,集团首席技能专家,全国劳动模范。他还是第四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和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铣工“双冠王”。
在大多数人眼里,机器零件在拼接之前不过是一块造型奇异的铁疙瘩,但是在王刚眼里,这些原料就像璞玉,每一块都值得细心雕琢,因为它们拼装出的不单是飞机,还有历史和梦想。
买2万多元的书籍资料专攻一项技术
王刚的家就在沈飞厂房附近,从小看着天空中试飞的飞机,他总是充满了好奇。1999年,王刚从沈飞职业技术学院到沈飞公司实习,成为了劳模张显育的徒弟。
“张师傅是沈飞的老人儿,那个年代的工人,身上总有着一种特别强烈的螺丝钉精神。”如今,“螺丝钉精神”已经很少有人提起,这个极富时代印记的词,是上世纪末对工匠们最高的评价。王刚初进厂时,为了给师傅留个好印象,总是想早一步来,晚一步走。让他没想到的是,师傅总是比他来得还早。“师傅每天至少会提前一个小时到车间,晚上检查过班里同事的产品后,再关灯离厂。”王刚说,厂灯的一开一合,就是师傅对工作的态度。
师傅的言传身教,让王刚懂得了常规铣工不同于数控加工,它不仅需要娴熟的眼功、手功和站功,而且,还要有耐住寂寞、懂得坚守和担当的心劲。刚入厂的王刚没有被周遭的浮华所驱使,而是静下心来一招一式认真地向师傅学习,别人需要一年的实习期,王刚只用了一周就可以上岗独立操作。
俗话说,“钳工怕钻眼,铣工怕铣扁”。易变形的薄壁零件铣削加工一直是该领域的最大难点,尤其在航空领域,零件越来越薄,大型薄壁件铣削加工更成为一种挑战。王刚自入了铣工这行,就把能攻克这项技术视为目标,他特地买了2万多元的书籍资料,利用休息时间专攻这一项,一有时间就上铣床台试验,各种切削、镗削、绞削方式,装夹方式和走刃路线,他都试了个遍。最终解决了铣削加工中零件刚性差、变形量大,加工尺寸精度和质量难以保证的技术难题。彻底解决了我国航空武器装备产品特殊加工盲区的铣削难题,领先发达国家率先掌握这项技术。已经退休两年的张师傅,特地打电话庆祝,说王刚这回给中国铣工争了光。
首先导入新课问题:我们都清楚,在C语言中,每门课的成绩录入,一个人成绩录入简单,一个班的成绩录入怎么办?数学图形有很多种,如三角形、矩形、菱形,如果要输出一个菱形怎么办?其实要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有比较简便的方法就要通过我们今天即将要讲得内容:循环结构,通过循环结构可以比较容易解决上面的问题,实现一个班的成绩录入和菱形等图形的输出。
2014年6月,公司工会组织的技能展示周上,王刚的铣床刨削、三向联动加工斜面、超薄零件加工等工艺让在场的70多位工友叫绝,这背后是王刚15年苦练的结果。有人统计过,王刚用15年完成了一般人23年的工作量。
16年不出废品的“沈飞”第一人
从2000年开始,王刚一直承接“首件加工”的活儿。就是每来一批新活儿,第一件由王刚干,给工友“打样”。“铣削加工没有捷径,只能反复大量试验”王刚说,自己的工作就像爱迪生发明灯泡时候一样,即使有了理论支持,仍然需要多次的实验才能找到突破口。凭着这股肯钻研、吃苦的劲儿,16年来,他没出过一件废品,这在沈飞的历史上,还是第一人。
“枪打出头鸟,当上焦点,免不了身后就有看热闹和看笑话的,还好大多数人还是愿意伸出援手。”王刚说,国企不像私企那样用淘汰促进步,而是强调模范作用,用先进促先进。2011年,“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沈飞公司工会“树模工程”的重要载体应势而生,这是沈飞公司为王刚实现工匠之路搭建的又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
工作室最大的特色就是给自己找麻烦。
为给各个班组排忧解难,同时收集技术资料,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几乎接下了厂里所有工程难题。
那是工作室成立不久,数控加工厂接到一项价值近百万元的超大结构件的紧急加工任务,由于形状复杂,无法在数控机床上加工,失去了自动化的协助,所有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在大家一筹莫展,想放弃这项工程时,得知消息的王刚主动找到领导请缨,希望把它留给工作室完成。“那不是常规的结构件,而且有十来米长,比我们班最大的铣削床面还大六七倍,谁都没见过。”面对一项未知的挑战,王刚心里也没有十足把握。
特事特办。接下工程后,王刚没有立刻出手,而是在电脑上精细的绘制工程图,在电脑和图纸上预演各种方案。“纸上谈兵”曾是技工的大忌,但是对于当代技工来说,这是解开难题的钥匙。“手工是基础,数控是未来的方向”王刚说。
经过反复虚拟试验,王刚实践了一个大胆的方案:由他指挥,一组人把零件用吊车和辅助夹具控制和固定,另外两组人共同操控手柄,悬空作业。铣削床面就像是写字时的书桌,没有了支撑却要笔势遒劲,这都靠王刚在施工中的着力平衡和精准。随着王刚一道道指挥口令,一个个加工程序渐次呈现,不仅将该零件完美地加工出来,而且还创造了一套独特的铣削工艺,使这个制约着生产任务完成的技术难题从此得到了彻底解决。
不只是铣工达人,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会员还包括本班组、本单位的行家里手,而且每个人都承担着科研生产的攻关课题。在“王刚”的旗帜下,集聚了方文墨、孙飞、佟麟等来自不同生产厂、不同工种的各级劳模、技能精英54人,他们共同攻关,共同成长。2014年,王刚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了全国首批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大师培育高徒的“王刚班”
不过,就在工作室急速发展时,王刚的好友却来劝他退出一线工作。
“他和我一样是工人出身,不过早在10年前,就调到了行政岗位。”王刚的这位朋友并非泼冷水,而是送来很中肯的建议。技术永远是处在不断变化的发展中,想跟上甚至超越它,那必将劳碌其中,有一丝倦怠就会被后起之秀超越,所以如果能在这个时候急流勇退,也是明哲保身。
但是,王刚并没有接受朋友的好意。“我会坚持在这条路上继续向前走,这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理想。”说这话时,王刚正在第四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领奖台上,他手举金牌、面带微笑。这个画面,深深地刻在了与王刚一同参赛的徒弟——吴学文的记忆中。
与师傅一起参赛,并获得第五名的吴学文对这个小他3岁的师傅充满了敬佩之情。参与技能大赛,是技工们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王刚总是鼓励同事一起参加。
吴学文说,王刚是个非常称职的师傅,无论是在工作还是日常学习中,他都会毫无保留地将他所掌握的技能全部传授给徒弟们。在每天固定的学习课中,他还会利用午休前半个小时给大家讲授专业知识,并进行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专题培训。
特别是当吴学文在沈阳市“百千万”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铣工冠军时,与其一同参赛的王刚却位居第二名。对此,王刚丝毫没有嫉妒和“丢面子”的想法,反而比自己获奖时还高兴。“只有大家共同进步,我们的行业技术水平才能提高。”
在王刚的带领下,他所在班组的员工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省市技术能手等各类荣誉称号的次数超过了班组总人数,并且每名员工都拥有两个以上岗位的操作技能,是公认的技工多面手。
赶上了中国航空10年的“黄金时代”
今年是中航工业成立65周年,作为航空工业的亲历者,出自王刚之手的飞机部件,随着歼-15、武直-10以及国产大飞机一起翱翔天际,并被载入历史。
“航天工业这10年的成果,比过去几十年的都要多,可以说是黄金时代。”王刚说自己是赶上了好时候,所以总是舍不得时间去休息,但他并不单纯的把这看成是奉献,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享受过程。
一次,沈飞公司组织劳模疗养,而此时一项特急件压得工厂领导喘不过来气。尽管如此,厂领导还是考虑到王刚平时太辛苦,不忍心再让他错过这次难得机会,并特意嘱咐工友们不要告诉他。但是,王刚偏偏是一个眼里有活儿的人,车间的原料稍有变化,他第一时间就能觉察到。随后,他申请放弃了这次疗养机会,和班组伙伴一起加班完成了工作。“那段时间里,我就连吃饭都在琢磨如何把零件加工出来。”王刚戏称工作就是他的下饭菜。
和去年CCTV-1热播的纪录片《大国工匠》里的顶尖技工一样,王刚是一个享受接受挑战的人,“加工技术含量高、难度大的产品能激发我的技术创新欲望,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锻炼,更增添了我工作的乐趣。”像刚进厂时一样,王刚对工作的热情从未降温,对于不忘初心的回报便是,他站上了世界铣工领域的高峰。
近几年,国内的许多企业和院校纷纷来“挖”他,但还没等对方将诱人的条件说完,王刚就会直接打断对方的话头,“既做航空人,就知责任重。作为一名当代航空工人,就是要做到守土有责。学一行就得钻一行,干一行就要爱一行!”王刚的话语中充满着自信与执着。
“王刚班”在2016年春节时,向航空航天人恭贺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