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益青年有诗有远方

2016-11-17陆林森

上海工运 2016年4期
关键词:电脑公益汉字

◎陆林森

公益青年有诗有远方

◎陆林森

青年,是社会生活中最活跃的细胞,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每一次社会变革,几乎都离不开青年人的摇旗呐喊和砥砺奋进。他们敢于冲破陈旧的思想桎梏,以创新者的思维点亮奋进之路。我走访过不少以青年人为主体的社会组织,他们在社会公益领域内追逐梦想,放飞青春的翅膀。这些青年中,有外企白领,也有体制内的青年,有高学历的精英,也有从海外回归的人才。有了他们的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便有了创意性、多样性和丰富性。我为他们的奉献精神而点赞。

山以外的世界

他叫庄冰丰,一位从小生活在西部地区的青年。前些年,他来到了上海。对于他来说,“魔都”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但同时又完全陌生。后来,他对这座城市逐步加深了了解,“我发现上海很包容,在做公益时,我碰到了很多热心人。”他说,上海很大,社会资源丰富,有很多废旧的、闲置不用的电脑,如果用科学手段使它们再生,送往贫困地区,让孩子们坐进电脑课堂,学科学,学文化,拉近和外部世界的距离,该有多好。

庄冰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基于对于环保的思考?当然。但又并不仅仅局限于此。他要将废旧的电脑起死回生,送往贫困地区,既是为发展环保事业出了一分力,又孩子们构筑了一个新的学习梦,如此创意,可谓一举两得。

有一件事看上去非常平常,庄冰丰却是至今难忘。一说起这件事,他的心里总是有点隐隐作痛。

大山深处的一个学生有一天好奇地问老师:“老师,坐飞机时,人是坐在哪里的?”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难住了老师。该怎么回答呢?老师想了好长一会,回答学生:“可能,可能是坐在飞机翅膀里的吧。”

也许,对于生活在大山外尤其是沿海城市的人来说,听了这样的回答,真是啼笑皆非。然而,庄冰丰笑不出来,他觉得心口好像有一块石头堵着。他问自己:“这事,是发生在21世纪的中国吗?”他想到了美国的莱特兄弟。他们早在20世纪初就设计成功第一架飞机。自那以后,飞机在天空中飞了100多年。想不到,在中国,在一个偏远地区,有人而且是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居然会如此回答学生。

可是,这能怪老师无知吗?中国有几百万乡村教师,占全国教师总量的一半。他们在33万所乡村学校任教,担负着1亿乡村孩子的教学任务。“希望工程”使乡村的教育环境得到了极大得改善,但有关数据表明,乡村教师得到的关注、资助,以及培训仍然远远不够。

庄冰丰思考开了,中国贫困地区的教师和孩子,他们的视线什么时候能够飞越大山,飞越贫困,飞向精彩的大山外的世界?他自觉得要千方百计地开启乡村教师的视觉之窗,帮助他们认识大山以外。庄冰丰算了一笔账:中国每年淘汰的电脑,有100多万台,其中有70%以上经灰色通道随意交易,或被野蛮处置,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了极大伤害。5000多万乡村孩子,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这与每年淘汰的100万台以上电脑,形成了多么巨大的反差。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是多么渴望利用电脑学习更多知识,了解大山外面的世界。他们多么期盼可以与城里的孩子一样,张开双手,拥抱未来与世界。

孩子走进电脑教室

让可能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的废旧电脑通过正规途径处置、再生、再利用,这既是一项社会公益活动,也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潮流。

理想和现实,有时候虽然看上去只不过一步之遥,但要跨过这一步并不容易。倘若要使一台废旧电脑复活,需要经过多少程序——上门接受,电脑分拣,不可用电脑直接送交环保工厂处置,可用电脑送专业机构规范再生,元器件维修,组装,清理消毒,再生测试。辛劳可想而知。

庄冰丰认准了目标,一定要帮助贫困地区创建电脑教室。按照他的想法,在乡村每建立一间电脑教室,最基准的配置应该是有20台电脑,起码要保证10—20个孩子能够使用一台电脑。苦心不负有心人,几年后的一天,庄冰丰践行了自己的公益梦。他以一家青年社会组织的名义,将一台台复活了的电脑送往了大山深处。当他目睹一个从未接触过电脑的3年级小学生,从自己手中接过已经被赋予新生命的一台电脑时,脸上有着怎样的惊喜。更让他感到惊奇的是,电脑到了这个孩子的手里,竟然很快就写出了一篇作文。他的心里,顿时荡漾起了情感的涟漪,多么聪明的孩子。

孩子们的喜悦之情,使庄冰丰掂量出了自己从事的这份公益事业的分量。他说,我感觉到了孩子们的心,在飞翔。不仅如此,在他和社会组织的帮助下,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老师和孩子们来到了繁华的大上海,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社会组织为他们买了飞机票,让他们亲身体验了坐飞机的感觉。终于,他们明白了,原来,飞机上有一排排舒服的软垫背靠椅,人根本就不是坐在飞机翅膀里的。

造字故事新说

我在笔记本里记下了我的感受:以青年为主题的一些社会组织,以极大的热情参与社会公益,他们秉持“公益也时尚,奉献也快乐”的理念,以青年人喜闻乐见的活动为平台,以富有人情味的沟通为桥梁,为社会各类公益需求提供服务,成为社会组织领域充满活力的一个群体。听他们说社会公益,既觉得意趣十足。又开拓了我的认知视野。比如说吧,方块汉字传闻是仓颉的首创,早在黄帝时,史官仓颉就做了一回有心人,将流传在民间的文字进行收集研究,并进行整理和推广。在他的热心推介下,汉字在民间传播开来,后人遂将他尊为我国的造字圣人。仓颉造字,给人们留下了诸多思考:人生识字糊涂始,即便是天才的语言学家,恐怕也有一个牙牙学语和糊涂识字的过程。既然,方块汉字难学难教,那么,能不能创造一种简便的方法,让孩子一看就懂,一学而难忘呢?

报纸上的一篇文章生动地描述了“好爸爸”创办青少年语言发展中心的过程:“好爸爸”为了让女儿写名字时不要因为汉字笔画的难写而扔掉铅笔,希望女儿爱汉字。他要用最简单的方法告诉孩子,学习汉字实际上一点也不难,关键是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就像仓颉造字一样。对于汉字,这位有真知灼见的“好爸爸”,解说得特别形象。经他一说,原来学汉字一点也不难,甚至能过目不忘。

他对“道”的拆字说法是,道从首(指代人)、从行(表示行进)、从寸(形手,表示用手引导胎儿产出的意思);还可引申出道路、规则、道义、世道等,文言文中有伐竹取道、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等。早些年,他想教幼女识汉字,女儿捧着图画书,小脸涨得通红,眼睛里含着泪水。这样的幼儿读物,效果实在太差。他想,与其如此,还不如自己尝试用自己的方式教教孩子。又有一次,他女儿将冰箱里的蔬菜、水果和鸡蛋,用蜡笔画在冰箱的门上,他看了顿生灵感:孩子的思维模式是平面的,好比透视眼,如果用一种非抽象的方式诠释中国汉字,是否能唤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呢?

由此,“好爸爸”想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人类祖先在创造古文字时和儿童有着天然的相似,前者处于人类进步史上的童年期,后者则处于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童年。两者的契合点在哪?为了搞清其中的关系,他开始阅读和研究大量艰涩、难懂的学术书籍。

再后来,他结识了一位“80后”学者,两人志趣相投,一拍即合,一起创造了一套汉字思维课程,将辨字过程中的“察其形”与认字过程中的“知其意”巧妙地结合一起,创编了20个“盘古开天”“女娲造人”“黄帝造屋”等配以插图的故事,将藏在文字故事里的汉字字根单列出来,画出甲骨文、金文和篆文中的字形,拼装出其他相关的复杂汉字,演化成每一个汉字。同时,他们还编写了一系列适用于不同年龄孩子的汉字思维课程教材,在探索中国文化传承的道路上越走越宽……不用说,他们从事的是一件艰难、却又十分有意义的文化工程,一直坚持了好多年,他们为社会公益添上了靓丽的一笔。

他和80后学者,还有一位教育培训机构的70后,一起参与创办了上海一家青少年语言发展中心。通过几年努力,他们取得了多项研发成果,成为一家民非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发了多项面向海外中文教学的产品。

采访手记

年轻的力量

青年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和谐发展推波助澜,这是社会建设的一项创新。面对荣誉,面对社会公众的赞许,他们如是说,公益天下,不需要豪言壮语,只要你能发现身边有很多涉及社会公益的事情,伸出温暖的双手,那么你就能快乐地去做。他们代表了先进青年的梦想。而有梦想,就会有未来,这是社会的希望。政府部门简政放权,是改革走向深水区的需要,如何因势利导,将青年英才组织起来,引导他们投身于社会变革,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这是时代赋予的一个大课题。一个心中有爱的人,必然是一个快乐的传播者。因为有爱,所以快乐。这正是青年社会组织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原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老百姓的诉求是多方面的,这种情况注定了社会建设不可能单兵突进,需要联合各方力量,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其中包括青年社会组织的力量,一起打造利益表达机制健全,服务功能完善的社会大环境。

发展不会停步。正如他们所说:在一个文明社会,搞公益活动就是要运用我们的智慧,凝聚更多的能量,使更多地人受益。为了每个人快乐。助人者感受扶人一程的快乐,受助者体会人间温暖的快乐,那么,这个世界有多美好。如果这种状态能融入我们生活的每个细节,成为一种常态,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更纯情。

猜你喜欢

电脑公益汉字
电脑
电脑节来了
电脑能够自己思考吗?
公益
公益
公益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强化学习及其在电脑围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