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态与完美:《射手》之谜
2016-11-17吴艳红吴秋萍
吴艳红, 吴秋萍
(三明学院 a.外国语学院;b.海峡理工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
病态与完美:《射手》之谜
吴艳红a, 吴秋萍b
(三明学院 a.外国语学院;b.海峡理工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追求完美人格,但是当人类的任一需要受挫时又呈“病态”反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个人疾病”与“社会的某种疾病”存在一定的关系。散文《射手》描写的是一位出身高贵、社会地位显赫、“品格高尚”的美国大律师在狩猎中虚荣心的表现。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来解读《射手》并探寻“射手”虚荣心的病态反应的根源所在,同时指出“射手”的“个人疾病”与“社会某种疾病”相关联的证据。通过《射手》这篇浅显、明白、生动、语调略带嘲讽的散文,领略威廉·科贝特写作艺术的完美呈现。
《射手》;需求层次论;虚荣心
一
英国杰出散文家威廉·科贝特(1763-1835)在其主编的 《政治纪闻》周刊上,发表了大量政论性散文。他用明快有力的语言揭露黑暗,抨击时弊,拥有广大的城乡贫民读者。此外,科贝特也发表游记,结集为《骑马乡行记》。他的游记与众不同,对社会现实采取批判态度,长于讽刺。[1]47科贝特虽出身农民家庭,但他后来办报评论时政,是改革派的竭力支持者,由于他同时又眷恋中世纪的英国社会,思想颇有些矛盾复杂,因此马克思曾在发表于《纽约每日论坛报》的伦敦通信里称他为“大不列颠的最保守又最激进的人”,“古老的英国最纯真的化身,同时又是年轻的英国最勇敢的预告者”。[2]53
《射手》即出自《骑马乡行记》,作者所费笔墨不多,却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一位律师射手的虚荣心。[2]56《射手》在国内一直是作为美文来欣赏,已被多本著作收录。①细品全文,威廉·科贝特笔下的“射手”竟如此栩栩如生。其文一直被国内外所传诵,这完全得益于他那高超的写作技巧。科贝特被认为是“十九世纪初一位伟大的散文体裁改革者”。[3]257他的文章笔力雄健,意义明白晓畅,文体质朴平易,与笛福、斯威夫特的风格相近。[2]53
在《射手》中,科贝特开篇对人物、事件及背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后,直接进入正题,由第100只鹧鸪的命运引出“射手”的心理历程。这一段心理历程在作者的笔下层层递进,让读者欲罢不能。“射手”在第一百次射击的时候失手,这一过程被作者亲眼目睹,遗憾的是“射手”并不承认,而是从心理上开始了自我保护,坚持争辩自己射中第一百只鹧鸪,而后不顾天黑路难走,要去找所谓的根本不存在的战利品。这一部分的描写,作者加入了心理战术的语言对白,让读者与作者的处境感同身受,进一步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射手”的“不幸”似乎不是偶然,就在他取出鹧鸪丢在地上的一霎那,恰恰又被作者亲眼目睹,而作者的反应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此时心情的转变。昔日好友、自己敬重的人在自己面前做出这样的伪装,除了同情还能有什么呢?文中开头作者提到“它应当成为对年轻人的忠告,告诫他切勿染上这类虚荣恶心”,后通过对整个事件的描述,以“我完全知道一个知书达理、品格高尚的人怎样在幼稚的虚荣心的引诱下,竟卑鄙地干出骗人的勾当来”。[2]56这两句评论前后呼应,加深读者印象,让读者深切感受虚荣不可取。整篇文章犹如先生讲学,例子信手拈来,既形象生动,又刻骨铭心。
此外,作者对人物别致的刻画带给我们的是立体的人物效果。首先是“射手”先生,在家庭出身和职业的勾勒上凸显射手的的社会地位,然而“妻管严”又让朋友有了揶揄他的话题,两者的结合让一位朋友的形象丰满起来。特别是他虚荣心的呈现,展示了人性的弱点,易被读者所接受。其次,“射手”夫人虽未直接面对读者,但通过作者寥寥几笔的交代——严厉管束,不许在外过夜等——使一位雷厉风行的女主人形象跃然纸上。最后是作者本人,虽无刻意的描述,但他描写本篇文章时所持的态度:宽容、劝诫,将一位好朋友的形象深入到读者的心里。
虽然《射手》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秀散文,但目前国内外还未曾有学者对其研究及评论,这无疑是一大缺憾。特别是科贝特笔下的“射手”这一重要人物的心理剖析,至今无人触及。汪曾祺的《塔上随笔》中的《要面子——读威廉科贝特〈射手〉》(1993年)②也仅仅是对“射手”的诟病而已,未能指出其产生的根源所在。笔者认为《射手》一文既让读者领略了散文艺术魅力,也领会了人类在追求完美人格的征途中应恪守的伦理意识。本文笔者拟运用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需要层次论,在对《射手》进行解读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射手举动的深层心理机制,挖掘射手心理的需要,来具体了解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男性的心理状态,并力求探寻“射手”虚荣心的病态反应的根源。
二
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了关于人的需求层次论的理论(如下图)。
他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级到高级。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不同的需求层次上,个体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马斯洛认为,人最基本、最强烈、最明显的需求就是生存需求。个体的生理需要相对充分地获得了满足后就会出现新的需要,即安全需要。其直接涵义是避免危险和生活有保险,引申的涵义则包括职业的稳定、一定的积蓄、社会的安定和国际的和平等。[4]54《射手》描述的是1825年美国费城的一位律师在狩猎时的心理历程。文中的“射手”是将军之后,这可以从作者提示的“射手”居住的住所看出:那间住所是约翰·勃朗老人在布克斯郡的房子,老人系勃朗将军的祖父,将军曾在上次旨在“逼迫詹姆斯·麦迪逊退位”的战争中给予我们的大胡子英雄以迎头痛击。[2]55“射手”本身是美国费城的一位大律师,社会地位显赫。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托克维尔发现美国的律师和法官已经有某种程度的贵族化。这说明当时的律师处于上层社会。美国人对法律的迷恋和喜好成就了这一阶层的鼎盛。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文中射手的出身及职业说明射手完全有能力并且确实过着优越的生活,而且职业相对稳定。按照马斯洛的理论可以看出射手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要方面的相对满足。
当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都很好地得到了满足后,爱、感情和归属的需要就会产生。马斯洛说,有这种需求的人会开始追求与他人建立友情,即在自己的团体里求得一席之地。他会为达到这个目标不遗余力。[4]55文中,射手对这一层次的追求体现在:科贝特与之的友情,此外他也通过狩猎这一运动来维系活动团体。射手与科贝特有共同的爱好——狩猎。这从他们对猎场的选择,狩猎工具的配备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来。同时,射手也归属一个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圈。他在“射”中第一百只鹧鸪后,反复在他的“朋友们”面前炫耀自己的光辉战绩,想赢得“射手”的美名。而射手其实也确实名不虚传,他射中了九十九只鹧鸪,而且每一只都打在翅膀上。为了保证在团体中的一席之地,射手对打猎完美的追求近乎到了旁人难以想象的地步,精益求精,力求完美。
当上述三方面的需要获得满足之后,尊重的需要就会产生并支配人的生活。它包括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敬重。马斯洛指出,自尊包括对获得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等的愿望。来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认、接受、关心、地位、名誉和赏识。[4]57作者在故事开始直接交代,主人公重射手的美名胜过于律师的声誉。这是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作为射手,枪是首要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拥有一把合手的枪,才能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射手”。与此同时,在世界共同的文化中,枪有一层意义是,传统上是在战场上使用的,由英勇的战士为保卫国家而战所持的武器,在一定意义上象征着男性的骁勇善战和刚毅的性格。射手的出身及显赫的社会地位是外面世界华丽的光环,但是他的真实处境是什么样的呢?文中作为射手朋友的作者用了这样几句话来描写射手在家里的地位:在家妻子管束颇紧;(在那样的管束下,)他有幸还活着;甚至他都没有权利让自己的朋友在家中留宿。[2]55字里行间透出射手在家中失去了那个男性作为统治地位的话语权。十九世纪初,随着宗教改革的不断开展,美国妇女逐渐走出封闭的家庭,参与到各种社会活动中去,进而开始争取妇女应有的权利,但事实上中产阶级的妇女并没有真正享有和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权利。[5]127女性在男性的世界观中还只是他们的附属品和私有财产。男性对女性的统治渗透到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等各个方面。美国女评论家巴巴拉·韦尔特(Barbara Welter)曾把十九世纪美国社会所提倡的“真正女性”模式归纳为四种基本品质:虔诚,贞洁,顺从,持家。[6]111文中“射手”妻子的“统治”,即不“顺从”,不仅对射手本人的人身活动自由进行限制,对其待友之道也横加干涉。这样的不顺从及控制超越了一般男性所能承受的心理域限。而对于“射手”这样地位较高,有公众交际的男性而言,是何等没有颜面的一件事情?这样的“屈辱”使射手内心里感受不到来自他人(他人包括妻子和朋友们)的尊重,自己也就失去了所谓的自尊。虽然这是一种畸形的“病态”反应,是社会对女权的忽视,但作为射手本人而言,认为作为他这样一位血统高贵、社会地位显赫的正常男性渴求并要求这样的尊重。因此,他只好转向其他能够体现男性魅力的领域——狩猎,并期望做得最好,以此来挽回自己的尊严,赢得朋友的尊重。
尊重的需要是射手虚荣心的根源。原本作为一位生活在社会上层的男士而言,他的成功应该体现在事业的成功。但是由于在家庭关系中处于被管束地位,而人性的本能又使他希望有“真正”的成功——事业和家庭双重的统治。由于一方面的挫折,追求完美人格的人类的一份子——他——会更加渴求从另一方面去证明,从这里也许我们可以体会射手在他打下了99只鹧鸪后非要打中第100只不可的真实驱动力,或者说来自人性完美追求的渴求。
自我实现需要,这是一种追求个人能力极限的内驱力。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4]57射手希望成为一位出色的、享有声誉的射手来完善自我,提升个人价值。他在自己失手后,装模作样地在一片空地上搜寻实际并不存在的猎物;一时难以自圆其说,所以从猎物袋里取出一只鹧鸪,丢在地上,谎称自己已找到了第100只鹧鸪,并反过来指责朋友“固执”;随后虚荣心又使他滑得更远,大言不惭地当着朋友的面,吹嘘自己“非凡的成就”。人性的弱点遏制了射手的自我完善。
三
马斯洛认为:人只要任何一个需要受到挫折就可以把他想象为病人。[4]78从上述层次需求论和射手的虚荣心分析中,也许我们也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结论:“射手”自身尊重需要的满足在家庭中受到挫折,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他是“病态”的。马斯洛同时又指出:人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成功(指人在生理方面的完整)绝不意味着他的生物本性就没有缺陷或瑕疵。那些相当有教养的和过着优裕生活的人们仍可能以一种丑陋的方式在行事(指人在道德方面的缺失)。[4]81威廉·科贝特在叙述这样一种现象时,只是把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病态”反应,目的在于给青年人一个忠告。从发现到最后,作者始终保持一种同情和包容的心态,即使“射手”当面给他“难堪”,他也不会揭穿这样一个令人悲哀的人性弱点,以保持“射手”他所珍视的自尊。
《射手》一文不足一千个词汇,却将人类一个病态的现象呈现在读者眼前,激起了人类对人性完美追求的思考。马斯洛认为:既然一个基本需要受挫折的人应该被看作病人,而且这种基本需要的挫折完全由这个人之外的力量造成,那么,这个人的疾病完全源于这个社会的某种疾病。[4]78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科贝特在文章中有给定写作日期:1825年10月26日。美国那段历史是否存在这样的“社会疾病”造成了射手的“个人疾病”?再次追溯历史,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工业化进程加快,社会经济发展,家庭内部日益分工,男性外出工作支撑家庭经济,女性留在家里负责家内操作,被禁锢在家中。男性在各方面控制家庭生活,拥有最终话语权。同时另一方面,同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改变,及教育的限制解禁,女性特别是中产阶级妇女逐步意识到并追求女性权利。这就产生了一种冲突:男性统治和女权觉醒的冲突。显而易见,“射手”家中权利的天平向女主人倾斜。但毕竟当时女性在社会中还是受到严格的限制,整体的意识还未完全觉醒,女权的突起给男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疾病”成为“射手”的“个人疾病”滋生的土壤。
社会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使命,但同时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往往又是不同步的。社会疾病几乎存在于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马斯洛这样定义良好或健康的社会:它通过满足人的所有基本需要来允许人的最高意图出现。[4]78但综观世界历史,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未曾有一个社会完全满足人的所有基本需要。马克思认为,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人类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但那是未来。而目前的现实恰恰就是社会无法满足人的所有基本需要。在人类所经历的不同社会背景下,人的病态只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呈现出来而已。因此,人类在追求完美的时候应注重个人完美性格的形成,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尽量削弱社会疾病对个人的影响,努力成为你自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也会表现出人类的许多小缺点:他们也有愚蠢的、挥霍的、或粗心的表现;有时他们也会显得顽固、令人厌烦或恼怒;他们并没有摆脱浅薄的虚荣心和骄傲感。[4]345“射手”虚荣心的表现只是人类性格上“病态”的一种表现。正如马斯洛所提醒的“为避免产生对人性的失望,我们必须首先放弃对人性的幻想”。[4]347同时,一篇耐人寻味的散文除了折射出的人生哲理,如何让读者在阅读中感悟文中折射出的人生哲理,需要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方式。《射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心灵的洗礼,更是美文的艺术撞击。
注释:
① 《射手》一文在程国政的《外国著名散文背诵100篇》(1996年)和黄源深的《英国散文选读》(2007年)都有收录;由王佐良译的《射手》也被收入到中学语文自读课本《在希望的田野上》。
② 汪曾祺的《塔上随笔》为当代名家随笔丛书之一,于1993年由群众出版社出版。其中的《要面子——读威廉科贝特〈射手〉》一文作者通过对比简明扼要地评述了射手的诟病,并期望读者能以善意的幽默对待射手的行为。
[1]姚春树.英国散文概观[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41-49.
[2]黄源深.英国散文选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53-58.
[3]Benchimol, Alex. William Cobbett’s Geography of Cultural Resistance in Rural Rides [J].Nineteenth-Century Contexts, 2004, 26(3):257-272.
[4][美]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52-57,78-83.
[5]黄亚红.试析美国女权运动的起源[J].美国研究,1995,(3):127-132.
[6]转引金莉. 玛利亚的传统价值和夏娃的独立意识[J].美国研究,1996,(1):105-119.
责任编辑:陈君丹
Sickness and Perfection: Mystery ofAShooter
WU Yan-honga, WU Qiu-pingb
(a.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b.Straits Institude, Sanming University, Sanming 365004, China)
American psychologist, A·H·Maslow, put forward that the human being pursues for a perfect personality. However, he would turn to be “stiff response” when he encounters any setback. In a sense, such kind of response has a relation to “some sort of social disease”. William Cobbett’sAShooteris a description of the exposure of an American barrister’s conceit through shooting. The paper emphasizes on exploring the root of the shooter’s conceit by Hierarchy of Need Theory, and shows the evidenc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ne’s own sickness and the certain social sickness, and enjoys the perfection of Cobbett’s writing technique.
AShooter; hierarchy of need theory; vanity
2016-08-08
吴艳红(1981-),女,福建仙游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
I561.076
A
1674-344X(2016)09-0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