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课异构”协同教研方式对师范生GPR能力的培养
2016-11-17刘晶晶李贤智张思宇
刘晶晶, 李贤智, 张思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武汉 430205)
“同课异构”协同教研方式对师范生GPR能力的培养
刘晶晶, 李贤智, 张思宇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 武汉 430205)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重知识轻实践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已经脱离教师用人市场及师范生专业技能内涵发展的需求。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充分利用“大学—中小学合作伙伴(U-S)”研究合作办学模式,启动“同课异构”协同教研GPR学、练、研平台,融合在校师范生与中小学教师互动学习方式,有效助推师范生专业技能提升,努力实现大学与中小学的共同发展,协同创新。
U-S合作办学;GPR;师范生能力培养;实践教学
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2012》的主题是“青年,能力与工作”(Youth,Skills & Work)。开展此项全球监测的背景是世界各地的大量的年轻人,尤其是弱势群体,在他们离开学校时,并没有具备能够在社会立足,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的能力。[1]2015年,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应更加注重提升人力资本素质”。[2]其中特别强调人才培养的质量不应只看学生的理论知识,根本的是看学生是否具备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为促进国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各个中小学都在积极推进基础课程改革,与之相对应的各高校也在积极反思师范生能否够胜任新课程体系对教师的要求。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部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所提出的指导意见。[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借鉴和运用了目前国内解决这一难题的创新性举措——“大学—中小学合作伙伴(U-S,即 University-School)” 研究合作办学模式。这种探索旨在尝试满足我国当代基础教育大发展对卓越教师人才的渴求,更加注重教学、实践、科研紧密结合,注重校际之间、校企之间协同育人方式,为提升教学有效性、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构筑了伙伴协作关系及研究共同体,努力尝试并形成机制灵活、体系开放、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GPR”人才培养方式。
一、 师范生能力培养模型“GPR”的内涵
“GPR”能力是指师范生职前所需要具备的三种能力,分别为通识能力G(General abilities)、实践能力P(Practical abilities)、研究能力R(Research abilities),我们尝试从以上三个维度来构建职前师范生能力培养模型(图1)。
1. 通识能力G(General abilities)
G指的是通识能力,它是指师范生能够担任教师工作的基本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同学科领域知识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这就要求师范学院的教育模式也要具备综合化的特点,如果只是片面强调教师的专业教育,会使得师范生知识结构的缺失、不完整。通识教育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最适当的教育思想,它的实施可以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可以迎接人类发展中需要面临的挑战。[4]这里的通识能力主要分为班级管理能力和课堂教学能力。其中,班级管理能力又可以分为班级文化的构建能力、班规的制定能力、班级活动的策划能力、班干部的选拔及任用能力、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等等。而课堂教学能力又可以分为课程标准与教材的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堂组织与协调能力、提问及反馈问题能力、学业质量的评价能力等等。
可以说,通识能力是师范生能够胜任教师岗位的基本素质,作为一名新世纪的预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科学素养和文化素养,了解和把握人类文化发展历史,学会探索问题的方法并具有较强的学习迁移能力。通识能力强的师范生可以顺利地完成由职前教育到职后岗位的过渡。这也是中小学校长在选拔师资时最为关注的能力要素。
2. 学科实践能力P(Practical abilities)
P是指实践能力,它是指师范生能够充分利用课程的实践思维进行课程设计的基本能力,主要分为学科实践的设计能力与反馈能力。其中,学科实践的设计能力是指能够通晓该学科的核心能力结构,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授课对象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活动的设计能力。学科实践的反馈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授课对象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实践活动的评价能力。
可以说,学科实践能力是课程改革中以实践方式促进学科内涵化发展的迫切需要。必须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引,改变课程强调学科本位、结构单一、缺乏整合的现状;打破“老三门”格局,实现课程结构多元化。[5]作为面向未来的师范生,应该以新课程改革趋势为使命,努力践行课程改革的需求,以学科教学的内涵为突破口,改进教学方式,走专业发展之路。
3. 研究能力R(Research abilities)
R是指研究能力,它是指师范生能够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实践过程中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教学问题,在更深层次上去理解和运用教学理论,并进行自我导向的研究性学习能力。主要分为研究主题的选择能力、研究方法的运用能力、研究成果的总结能力等等。
促进师范生研究团队行动研究个性化工作的重点是大学与合作学校形成共同体个性化目标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特别是开发出协同“第三空间”的共同体适配性合作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成因与动力。[6]同时,师范生的研究意识与研究能力是提升师范院校办学品质的重要因素。教师成为研究者,已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将促使教育科学和教育实践密切结合并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从而在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发挥先导作用。[7]特别是我国的师范教育在由师专向师范类大学转型的过程中,要求我们培养的是具有探究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师资。所以,做一名具有基本研究素养的师范生是促使自身长足、稳步专业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科研型教师、科研型校长的后备军。
图1 “GPR”师范生能力培养模型
二、师范生GPR能力培养的路径——“同课异构·教研协同”
教学实践是师范生从学生身份向教师身份进行角色转换的重要过程,为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一些国家特别重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环节。调查研究显示,美国的教育实习占职前培养内容的12%;英国的教育实习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0周。相比而言我国师范生实践时间过于短暂,只限于课堂上灌输式的理论知识教学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U-S模式的借鉴使师范生走出大学课堂,走进中小学课堂,从真正的实践中检验并锻炼各方面能力。
基于以上分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本学期在U-S合作办学模式的基础上与武汉市光谷第九小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联合举办“同课异构·协同教研”活动。基于平等共生的U-S合作关系建构的“教研协同·同课异构”模式有效推动师范生职前教育,是传统师范教育形式的有力补充。“同课异构”的模式是改变原有理论学习与教育实习断节的状况,将教育见习、实习真正贯穿到师范生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使师范生在没有正式步入教师岗位之前,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第一线,结合实践理解应用教育理论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使师范生从观察性实践循序渐进到操作性实践。
1. 教研协同,求同存异
所谓求同,是指大学与小学(职前师范生与职后教师)选取同一课教学内容,在同一个时间段的同一个年级执教。其过程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以学科教学论课程为依托,学生在大学老师的指导下解读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备课、研课、修改教案、试讲、反思等。武汉光谷第九小学以学科中心研究团队为依托,在学科主任的带领下解读课程标准、解读教材、备课、研课、修改教案、试讲、反思等。最后,职前师范生与职后教师对两节课进行观摩。
所谓存异,是指对大学与小学通过课堂观察比较,分析教学设计的合理性,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针对性,学生学业反馈的科学性以及在GPR能力标准中表现差异进行分析、推论、评价,以改进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教学反思摘录】①: 2016年3月17日,光谷九小陶红梅老师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段曼玉同学同台执教了古诗《大林寺桃花》。这两节风格迥异的古诗阅读教学课,为我们作为同课异构的学习思考提供了研究的真实场景,两节不同的课堂,两种不同背景的教学解读,两位不同身份的执教者,为我们上演了一场以读促学和以悟促学的精彩语文教学展示。
光谷九小教师陶红梅秉承课改新理念、新思想,依据课标年段要求,个性地解读文本,把入情入境的体验与大胆想象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知诗意,品诗言,悟诗情,入诗境,课堂严谨有序,步步深入,将学生的学习逐步引向深入,带着学向学习的高峰攀登,言语与表达同行,思维与情感并举,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获,追求课堂高效。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段曼玉同学执教的第二节《大林寺桃花》,以读促学,将古诗诵读演绎得异常精彩,整节课教师读为根本,读为线索,读为主导,让学生在读中明意,读中知情,读中入境,读中生趣,读中习得,淋漓尽致地挥洒了语文阅读教学之根本。“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多读之妙不言而喻,因而,这节课同样高效、生动,紧紧牵住了学生的心,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朗读,教师用自己的激情、热情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2. 教研协同,互惠共生
进行协同教研模式有助于两校之间相互融合,互惠学习,打开教师之间的教学思路。该活动加深了师范生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提供了实践育人的机会,同时也为武汉市光谷第九小学的学科教学注入了科研活力。与单一的学科内容相比,教研协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就一个课题展开讨论形成共同认识,使职前师范生与职后教师得到多方位的发展,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有效迁移,使得课堂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有效解决了教学上的“思维定式”。
例如,在2016年3月的活动中,两校以古诗教学为例,共同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古诗教学”的范式。在2016年4月活动中,两校以阅读教学为例,共同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范式。系列活动为一线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也为集结科研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同课异构·教研协同”对师范生GPR能力培养的启示
随着教师教育改革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学与中小学对对方的依赖性不断凸显,强化了双方合作的必要性。[8]协同教研课程的开发对师范生能力的培养是直观的、具有挑战性的,也是不断通过实践检验教学的过程。
图2 协同教研对师范生GPR能力培养机制模型
1. 积极拓宽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的张力
努力实现大学与中小学的共同发展,协同创新是新时代师范课程改革的时代需求。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的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拓宽高校教师教育课程的空间张力。通过与师范生提前备课,指导老师给予相应的指导,从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语言的组织等各方面全面培养师范生的技能。再加之与中小学在校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授课相对比,通过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引导师范生和观课的老师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师范生与在校教师之间的能力差异,能迅速找出各自通识能力、学科专业能力、研究能力的差异,由此打开教师之间的教学思路,彰显师范生与在校教师的教学个性,更加促进师范生后续专业学习的进步与能力的发展。可以说,从师范生的通识技能到学科实践技能,再到课后反思的研究技能的指导是有步骤、有计划和有效果的。
表1 协同教研GPR能力培养测量总体框架设计
2. 全面培养师范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
协同教研课程对于师范生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首先,它是对师范生通识能力的挑战。师范生一旦走进真正的课堂,声音必须有穿透力,如语文课语气要抑扬顿挫、富有感情;良好的心理素质,突发状况的机敏反应,课程设计的合理把握,课堂组织要协调有序、富于变化;课堂评价要灵活机智、妙趣横生等等。这毫无疑问需要师范生全方面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其次,它是对师范生学科专业能力的挑战。师范生必须熟悉专业知识,并能根据专业知识为中心开展课程设计。最后,它是对师范生研究能力的挑战。
以往让师范生常常感到困惑的是自己的毕业论文是在纸上谈兵,对研究问题不聚焦,价值判断不明确等问题导致论文写作是闭门造车。但是,通过协同学习的方式,端正了师范生研究“真问题”的学术态度,以问题研究带动实践学习,再以实践学习反馈问题研究,以形成良性循环。
注释:
①该反思片段摘自武汉市光谷第九小学李明菊副校长在协同教研活动中的发言材料——《以读促学与以悟促学的和谐之美—对同课异构的思考》。
[1]UNESCO. EFA Global monitoring report 2012:Youth and skills:Putting education to work[R].2012.
[2]中共中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 https://www.scio.gov.cn.2015-11-03.
[3]刘中黎.卓越教师培养与US教育协同机制的建构[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4]吴雪萍,连明伟.论高等师范学院的通识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6).
[5]兰英,郗海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
[6]Arhar, Joanne; Niesz, Tricia; Brossmann, Jeanette; Koebley, Sarah; O’Brien, Katherine; Loe, David; Black, Felicia.Creating a “Third Space” in the Context of a University-School Partnership: Supporting Teacher Action Research and the Research Preparation of Doctoral Students[J].Educational Action Research,2013,21(2).
[7]张翔,张学敏.教师教育U-S共生合作的发生机制探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2,(6).
[8]张赞.师范生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改革与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熊 亚Cooperative Teaching-Research o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GPR Ability
LIU Jing-jing, LI Xian-zhi, ZHANG Si-yu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han 430205, China)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traditional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training mode that emphasizes more on knowledge than practice has been away from the demand of talents marke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connota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is realistic problem,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makes full use of the “University and learn partners (U-S)” research cooperative education mode, starting with the heterogeneous class-Collaborative Research GPR study, practice, and research platform and integrate it into the interactive learning method between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This mode effectively boosts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and contribute to achieve the common development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of both university and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s.
U-S cooperation schooling; GPR; ability training of normal university school students; practice teaching
2016-05-04
湖北省教育厅2016年度人文社会科学(16Q275);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16年申硕工作专项课题(XK2016SS17)
刘晶晶(1981-),女,湖北武汉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课程教学论。
李贤智(1972-),男,,湖北潜江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西方教育史与教师教育。
G51
A
1674-344X(2016)09-007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