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金牌民宿造梦师,打造厦门西郊情怀” 2016年首届海峡两岸(厦门)民宿设计大赛高峰论坛

2016-11-17

海峡旅游 2016年11期
关键词:海沧区海沧海峡两岸

如何让更多游客来到海沧,留在海沧,并爱上海沧呢?建设更多有情怀、高水准的海沧民宿是方法之一。上周,2016海峡两岸(厦门)乐活节的重头戏之一“2016海峡两岸(厦门)民宿设计大赛高峰论坛”在厦门市海沧区举行。

自2015年以来,厦门海沧区以“创造一流国际营商好环境,构筑区域转型升级新高地”为目标,按照“高品质、聚人气”的基本原则,打造重点文创企业,重视民宿旅游行业发展。2016年7月,厦门市海沧区民宿旅游协会正式成立,致力于规范和管理海沧的民宿旅游业态和制度。为了挖掘海沧区本土优质民宿旅游开发的潜能,海沧区举办2016年“首届海峡两岸(厦门)民宿设计策划大赛”系列活动,旨在打造有情怀的民宿,给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撑。

借助本次大赛的关注焦点,在开展大赛颁奖仪式的同时举办了“高峰论坛”,业界大咖云集,围绕民宿行业动态、民宿创立思路、民宿经营发展思路、厦门海沧民宿发展之路四个议题展开讨论。

中国的民宿悖论和国际的民宿动态

魏翔|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教授

在民宿发展的借鉴上,台湾和韩国经验影响是比较大的,称为“台韩指针”。“台韩指针”有“四重视”:重视体验设计;重视解说技术;重视员工教育;重视农品行销。本质上对农业和民宿进行“经营”,基于设计实现“行销”。提供第一启动力,不提供“永续动力”。

乡村的新生就是乡建的心声

朱胜萱|国际休闲产业休闲乡村专委会秘书长

乡村不应该只有旅游,而应该有别的产业。这些业态跟当地的物产、文化、村民产生各种连接以后变成综合体,这需要一个创新的过程。乡村综合体并不是把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模式直接植入乡村,而是去探索如何用更丰富的业态来复兴面临凋敝的乡村。而民宿,则是一个锚,是那艘回归乡村、实现乡村产业升级巨轮的锚。

民宿与乡村旅游度假的可持续

王旅长|莫干山后坞生活度假村创始人

后坞生活度假村,从现代都市的繁重压力中解脱出来返回到自然的怀抱,得以重拾自然生活步调,回归生活本质,融入并享受简单纯粹的自然,实现一个在繁华大都市里极不可能实现的梦想。

以民宿为入口·乡村旅游发展生态实验思考

姚瑛| SMART乡创产业基金联合发起人

消费升级下的中国乡村旅游呈现出了:大众化、高频次、散客化、自主化和自驾游等特征。标准酒店形态无法瞒住消费者住宿以外的更多需求。适合更长时间居住的公寓、能更直接全面承载在地文化的民宿和客栈越来越受到不同消费者的喜爱。它们的市场体量也在不断试错及摸索中逐渐壮大。

民宿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之成功案例·清境农场的民宿发展

施武忠|台湾民宿协会理事长

见晴花园渡假山庄是在清境农场开出的第三家民宿,到现在发展了20多年。见晴开业不久就遭遇九二一大地震,震后,团队在清境“串联”、奔走,推动社区营造、邀请同业推动高山咖啡街的建设、在相关的观光会议上发声、带记者来清境做报道推广,推动了整个清境乡村旅游的发展。

虚拟现实对民宿行业的影响

杨茗杰|数联中国联合创始人

科技会给我们所在的行业带来哪些变化?首先是思维的变化。从二维到三维,制造到创造,平面到立体,实体到虚拟,这么多维的进化,如果维度不对,那你想了千变万化还是不知道它是什么。“升维”是行业跳出这个圈外的思路。

猜你喜欢

海沧区海沧海峡两岸
难忘的运动会
“精致城市”涌起“雷锋潮”
海峡两岸
八闽排舞 因你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