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着急,是一种担当

2016-11-17

海峡旅游 2016年11期
关键词:黎平侗寨村寨

贵州总被赋予一层神秘色彩。无论是它奇特的喀斯特、丹霞地貌,还是众多的民族村寨,在当下的乡村旅游语境中,这都是无与伦比的旅游资源。

贵州目前拥有426个中国传统村落,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越来越多的村寨被关注,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村寨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难题。在鼓励“绿水青山”走向“金山银山”的时代中,这是一笔握在手中沉甸甸的价值。在多数政府主导发展旅游的当下,如何保护、梳理,乃至兑现这些价值,都会在一念之间产生巨大的不可逆转的反差。

贵州也许是值得庆幸的,在地理和交通的制约下,成就了它至今藏在深山中的无数民族村寨;在交通改善后,迎来了大众旅游的反思潮。相比中国其他省份,它较早接触了文化保护和生态博物馆的理念,保护和发展的矛盾一直是官方主流持续关注的议题。国际学术视野和文化保护的前沿理念,制造了某种无形的压力,这种舆论一定程度上约束着区域内的当事人。

黔东南的黎平,侗族的聚居地,在贵州的旅游发展史上,一直扮演探路者的角色。它拥有最早向外界开放的侗寨肇兴,拥有90个中国传统村落,贵州旅游的很多荣誉都起源于此。 “全域旅游”的趋势,“百里侗寨”的提出,让这个探路者继续尝试寻找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一种更加耐心、谨慎、不冒进的发展路径。

黎平境内侗族生态博物馆群的营造,让我们看到了当地令人赞赏的冷静。这种源自上世纪70年代法国的生态博物馆理念,不同于传统的博物馆建筑。它将整个社区作为活态的博物馆空间,梳理区域的自然和人文,传承区域文化,日复一日地记录乡村的日常,并且拥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区域民众发现自身文化的价值,从被动到主动。

基于旅游对村落蚕食的顾虑,“乡镇建设”理念被提出,试图在还未找到村落保护和发展平衡点时,让旅游来的更慢一些,为众多村落先挡一挡,把资本和人流稳在小镇上,在这里先积聚,发力。

一切努力,都是理想,还在探索,没有成功的模式,然而这份谨慎和耐心,这种不着急,在当下,是一种可贵的担当。

猜你喜欢

黎平侗寨村寨
无蚊村寨丁屋岭
肇兴侗寨
黎平美食
百节之旅 跟着节日游黎平
音画之旅 百里侗寨踏歌行
侗都黎平 颐养胜地
黎平春色
村寨——海坪彝寨
特色村寨
苗乡侗寨乒乓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