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实干为上
2016-11-17梁新
梁新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的36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的兵书,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有36计之多,而被称为上计的,却是“走”。
“走”是军事战略中保存有生力量的一种智慧,也是避实就虚的一种眼光。如果说,在推进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有新版“36计”的话,那么,“干”实应为上计。战争年代“走为上计”,意指运用运动战“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今,我们身处深化改革阶段,“走”就是躲避责任、回避问题、逃避挑战,这是一种不齿的行为。
只有干,才有道理,才是硬道理;不干,你就是有再多的道理,有再多的说法,也都没有道理。不是有人这样说吗:“大道理小道理,不干就没有道理”,“大路小路,唯有实干才有出路”。只有“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你才是解放思想,你才是抢抓机遇,你才是适应新常态。
“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没有“苦干实干,稳扎稳打,挂图作战,干在一线”,就没有新变化,就没有新起色,就不是新常态。不干,再美好的蓝图都难以变成现实。如果蓝图只是一种“应景之作”,只是为了引起领导和媒体的关注,只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就会辜负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曾说过:“理想的实现只靠干,不靠空谈。”空谈不仅误事,也会误国。没有哪一件事,没有哪一项改革,是靠空谈取得的,更不是靠“走”能成功的。
习近平总书记将清代诗人郑燮的《竹石》一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改编为“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深刻地说明了“只有实干才是硬道理”。实干,就是要深深扎根于群众之中,与群众一块儿苦干、一块儿奋斗;实干,就是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心无旁骛地干,锲而不舍地干。
当“三十六计干为上”变成一种信仰、一种追求、一种习惯、一种思想、一种作风、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精神状态时,就算深化改革的道路上有再多的险阻,就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有再多的挑战,都将不在话下,都将一个个被攻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讲话中所说:“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