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思潮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应对
2016-11-16李章星
【摘 要】 后现代思潮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对当代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后现代倾向对思政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我们应科学应对、辩证看待后现代思潮对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不宜简单否定和过分恐慌,积极扬长避短、去粗取精,从而消弭后现代思潮带来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后现代思潮;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影响;应对策略
一、作为一种思潮的“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作为词语最早出自于F.奥尼斯1934年所著的《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诗选》一书,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1]而作为一种思潮的“后现代主义”则滥觞于20世纪50-60年代西方社会内部的“反文化运动”(counterculture)。自70年代开始,后现代思潮开始风靡欧美学界。80年代以来,后现代思潮走向全世界。目前该思潮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历史等各个领域均产生了冲击性的影响。
如同对待“文化”一词的内涵一样,学者们很难简单的对“后现代主义”一词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利奥塔在《后现代状态》一书的引言中提出:我们可以把对元叙述的怀疑看作是“后现代”;[2]博德里拉认为:“玩弄碎片,就是后现代”;[3]大卫·格里芬则认为后现代主义“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任何共同的教条—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4]之所以很难对后现代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主要是由于:后现代主义是现代西方学术中的各种思潮、流派、观念的混合或拼揍,它挪用、并改造和超越了结构主义、浪漫主义、现象学、平民主义、存在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等理论思想。[5]
作为一种思潮的后现代主义很难定义,德里达也认为后现代没有一个概念,但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该思潮的一些主要特征。哈桑在《何为后现代主义》一文中将其后现代主义归纳为:不确定性、零乱性、非原则化、无我性、无深度性、……种类混杂、狂欢、构成主义等诸多特征,哈桑同时承认以上特征依旧不能穷尽后现代的全部内涵。[6]伊格尔顿则认为后现代主义“以一种无深度的、无中心的、无根据的,自我反思的、游戏的、模拟的、折衷主义的、多元主义的艺术反映这个时代的变化特征”[7]我国学者一般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归结为:批判理性主义、崇尚非理性,解构现代主体性,反对同一性、整体性,以及崇尚差异性等特征。[8]
二、后现代思潮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表现及挑战
1、后现代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后现代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表现为:拒绝服从权威、不循规守旧、崇尚个性、崇尚多元、推崇创新。当代大学生不会轻易服从权威,有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虽然倾向个人主义,但尊重和欣赏多元化,不会简单将自身的意志强加于他人,在批判传统的基础上表现得富有活力,推崇创新,朝气蓬勃。这是后现代思潮下当代大学生的积极、阳光的一面。
后现代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也有许多消极的影响:过分追求符号,碎片化、解构、无厘头、漠视传统、过度娱乐化等特征,极端的甚至走向历史虚无主义。部分青年盲目追求绝对自由,甚至不知自由为何物,堕入符号化趋势。当代青年人的逻辑和思维深受碎片化影响,表现为浮躁、缺乏钻研精神,追求表面层次。深受后现代生活方式影响的青年已经很难平心静气地进行深入阅读,甚至很难沉下气来看一部文艺片,喜欢无厘头、追求喜剧、搞怪效果。
与此同时,在青年学子当中也存在过度娱乐化的倾向。部分青年过度沉迷于娱乐节目,对待事情玩世不恭,用解构的心态对待一切传统,用玩的心态看待一切,甚至会极端到产生“如果不好玩,何必要做?”、“不存在对错之分,有的只是好玩还是不好玩”等心态。[9]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于我们的青年当中,构成后现代思潮下的消极面。
2、后现代思潮对思政教育的挑战
后现代思潮是对西方自身文化和现代弊病的批判与反思,其理论观念具有很强的批判性与破坏力。它本身根植于西方文化的厚重土壤之中,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国情。当代大学生由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仍在最后定型期,出于对新鲜理论的好奇以及自身处境中的矛盾,很难区分后现代主义的精华与糟粕。如果放松了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在关键期时期三观被引向歧途,那么前期的思想教育等同于白费。
由于后现代思潮各种思想鱼龙混杂,目前该思潮对青年学子造成了许多消极影响。例如过分推崇个性,导致个人主义盛行,集体主义观念不强,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后现代思潮中的碎片化、解构特征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尤其严重,传统语言被恶搞,过去正面的形象被肢解重构,极端乃至走向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历史,否定客观事实等;过度的娱乐化导致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盛行,对信仰、道德没有起码的敬畏,最终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扭曲了。再有,后现代主义倡导非理性的思考方式,导致社会上左右对立,民粹主义盛行,这些都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
三、积极应对后现代思潮
1、积极应对后现代思潮的挑战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后现代主义的消极因素也不是不可战胜的。应对后现代思潮的挑战,首先要知己知彼。当代大学生虽然多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然而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不知后现代为何物,遑论如何引导学生抵制后现代思潮的消极影响。大学课堂上应该开设相关当代西方思潮的课程或讲座,指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后现代主义。引导学生们认知什么是后现代,它的优缺点是什么,我们应当如何扬长避短,对后现代思潮深入学习和了解,比起简单的说教与强制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效果要好很多。
其次,后现代思潮很多时候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影响大学生的,目前存在过度娱乐化的倾向,社会上要形成共识。青年不能一味娱乐,除了青年学子自觉之外,文化产业也要自律,影视、文艺创作要自觉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作品。要通过寓教于乐的方法一点一滴按到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正能量,让青年学子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抵消后现代思潮的消极影响。
再次,对于后现代思潮中的极端思想,例如历史虚无主义、绝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过度解构思想,我们要积极批判斗争。针对目前新媒体、以及网络上对英雄的抹黑和历史翻案风,我们更要旗帜鲜明的斗争,要运用唯物史观、以及详实的史料进行科学论证,做到以理服人,从而打退历史虚无主义的进攻。针对青年学子的绝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我们要批评教育,要积极引导。更要反思后现代主义中盛行的解构主义,对于过度解构的行为要从学理上辩驳,从而有效的夺回舆论宣传的话语权。
最后,要将学生引向后现代思潮的积极面。既然反对权威,就不能为反对而反对,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研究探索与权威对话。在坚持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之下,鼓励多元化和创新性,这不仅有利于当代青年学子的成长,而且也为社会增添了色彩。适度的娱乐精神有利于积极健康人格的养成。对文本合理的重新解读、对一些事物的合理解构利于推陈出新,这也是训练青年学子思想、学理的一种有效方式。
2、辩证看待后现代思潮
后现代是对现代性盲目崇拜的一种反动,是在对现代性的继承与批判中产生的。它本身就蕴含着许多合理的思想成分,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后现代思潮带来的冲击。首先,后现代推倒传统,玩世不恭,但又不是不顾一切地破坏。其倡导的多元化特征目前已逐步形成一种变革中的传统,故而不能简单的将后现代思潮视为洪水猛兽。
其次,后现代的本质是人们反抗情绪的符号化表现。如同青春期的逆反心理,当过度批判理性、科学思维时,人们也会自然产生审美疲劳。目前,针对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消解,许多学者已经开始呼吁重新“回到康德”、“回归理性”。
最后,应当看到后现代思潮本身就是多元发展的。它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和目标,思潮内各个派别互相批判,互相推动,形成了多元的文化繁荣。我们在对待后现代思潮问题时不能简单的否定或过度恐慌,要批判其中落后、消极的思想,汲取和引导其中合理、优秀的成分,达到扬长避短,去粗取精的效果。
3、对未来思政教育的展望
应当清醒的认识到,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青年学子的创新精神正在构建、书写我们时代的新传统。我们还应该看到,后现代作为一种反叛情绪最终也会重归现代理性与科学精神,这本身也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综上所述,后现代本身不是洪水猛兽,“它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与我们人类的存在和命运息息相关的,它看到了现代性的局限并试图用一种新的思想超越它”。后现代思潮内部本身就派别林立,良莠不齐,它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当代青年学子由于受后现代思潮影响较深。目前,青年学子从行为以及生活方式上已经呈现出一定的后现代倾向,这给目前的思政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危机。然而,危机本身就蕴含着挑战与机遇,除了通过学习、引导、斗争等方式积极应对后现代思潮冲击之外,思政教育还要积极发掘后现代思潮对学生们的积极作用,即大卫·格里芬倡导的“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从而化解当前后现代思潮对青年学子的冲击,以便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
【注 释】
[1] 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
[2] (法)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M].车槿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2.
[3] 王治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后现代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17.
[4] (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0.
[5] 張雄,王晶雄.新编现代两方社会思潮[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361.
[6] (美)伊哈布·哈桑.何为后现代主义[J].王岳川译.文艺研究,1990,02.157-159.
[7] (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M].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
[8] 陈利民.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审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2.5-6.
[9] 王治河.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后现代主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3.17.
【作者简介】
李章星(1990-)男,广西桂林人,历史学硕士,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