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春明宇广场大型城市综合体商业项目的建筑设计研究

2016-11-16崔凌

中国建筑科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塔楼办公楼办公

崔凌

摘 要:以长春明宇广场项目为例,从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布局、功能、交通流线、节能设计等方面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而预评估了该项目建成后对提高现代城市生活水平的效果。

关键词:长春明宇广场;建筑设计

【文章编号】1627-6868(2016)06-0020-04

Abstract: in order to Changchun Mingyu square project as an example, from the large city layout, function, traffic flow, energy saving design of the large commercial complex building design we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modern city life.

Key words: Changchun Mingyu square; architectural design

城市综合体是商业地产的高级形态,离不开城市,它是城市功能集聚的产物,功能、流线、分区都更加的复杂。城市综合体必须结合国情,结合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注重以人为本、和谐的可持续生态的发展。下面以长春明宇广场项目为例,通过在工作中接触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多角度地谈谈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建筑设计问题。

1.工程概况

1.1地处长春东部丘陵地带,地势略有起伏。用地呈现出两侧高、中间低的整体用地该用地位于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景观轴线上,地块北为乙一路,南为丙十路,东临彩宇大街,西临彩宇西街,C1-2(A区)、C1-5(B区)地块为项目建设地块。

1.2本工程所处位置及周围环境见图1总平面图;

本工程为大型城市综合体商业开发项目。

用地面积为5.64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45万平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3.86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10.49万平方米。由6栋100米到150米的五星级酒店、商业办公楼及四层高的商业楼群所组成,结合12万平米绿地景观,未来将形成一个城市综合广场;A区地块内四栋塔楼位于地块四角,将地块围合成一个既联系又开放的整体空间,而B区地块内的2栋塔楼呈U型面向北侧A区地块,视觉上使南北地块融为一体。整个塔楼群沿开发区景观轴线左右完全对称布局,稳重大气,可起到为整个开发区景观轴的收头的作用,同时左右完全对称,南北向视线无遮挡,且塔楼群由南向北逐栋升高,形成开发区景观轴的门户;B区双塔楼底层为商业功能,沿马路呈U形布局。商业主入口位于地块南面,办公的车流与商业人流互不干扰。而在中心主轴上的位于A,B两区之间的景观节点--花园广场在视觉上把A,B两区紧密联系在一起;地块内A区塔楼平面为矩形,横竖3:4的比例关系,使平面使用更有效率。核心筒居中偏北布置,同时北侧轮廓两端呈斜角造型。B区塔楼平面呈L形,核心筒布置在北侧,以上设计构思皆以减少北面朝向,增加南向面宽为出发点,力求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

A1酒店塔楼位于A地块最东北面,毗邻北面的休闲广场。共35层,建筑最高点150m,使用功能为酒店客房,共453套。酒店4层裙房主要功能为其配套设施,三层为餐厅,四层为KTV及足疗中心,满足酒店住客及商务人士的需求,建筑面积6.86万平方米(含裙房面积)。

A2塔楼为办公楼,共33层,建筑面积4.25万平方米;

A3塔楼为办公楼,共31层,建筑面积5.63万平方米;

A4塔楼为办公楼,共33层,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

A5为四栋四层高的商务楼,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

B1、B2塔楼为办公楼,共28层,单栋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

B区商业裙楼共2层,建筑面积0.98万平方米;

A区、B区的地下室共两层,为设备用房和机动车库及后勤用房。

1.3总平面布置

1.3.1总平面设计中,A区地块内四栋塔楼位于地块四角,将地块围合成一个既联系又开放的整体空间,而B区地块内的两栋塔楼呈U型面向北侧A区地块,视觉上使南北地块融为一体,整个塔楼沿开发区景观轴线左右完全对称,稳重大气,可起到为整个开发区景观轴的收头作用,同时左右完全对称。南边向视线无遮挡,且塔楼群由南向北逐栋升高,形成开发区景观轴的门户;

1.3.2双塔楼底层为商业功能,沿马路呈U型布置,商业主入口位于地块的南面,办公的车流与商业人流互不干扰。而在中心轴上的位于A,B两区之间的景观节点(见图2)—花园广场在视觉上把A,B两区紧密联系在一起;

1.3.3地块内A区塔楼平面为矩形,横竖3:4的比例关系,使平面使用更有效率。核心筒居中偏北布置,同时北侧轮廓两端呈斜角造型。以上设计构思皆以减少北面朝向,增加南向面宽为出发点,力求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

1.3.4 环境景观和绿地布置以生态景观为布局基调,考虑“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在空间上以“点、线、面”的设计手法,并与水景、水系相结合;

“点”状绿化——节点绿化,分散布置,提供人们休闲、交流空间

“线”状绿化——道路行道树绿化,以及道路沿线灌木绿化所形成的带状绿化,将点状绿化串联,形成绿化网络,起了划分空间的作用

“面”状绿化——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形成的片状绿化,将景观分成块状,并形成联系绿化空间的纽带,是整个绿化形成系统,穿越地块的明渠水系营造更丰富景观系统,达到了多样化的绿化效果。

2.整体设计

2.1 平面设计

2.1.1酒店平面设计

酒店塔楼位于A地块最东北面,毗邻北面的休闲广场,往北可俯瞰整个休闲广场,南向与其他办公楼形成门户的意向。酒店楼高150米,标准层高3.6米,酒店4层裙房主要功能为其配套设施,酒店大堂主入口设在2楼,车辆通过坡道到达2层,增强酒店入口的气势,酒店宴会入口设在一楼,宴会人流与酒店客流分开,保证酒店的品质。各具特色的餐厅,轻松休闲的酒吧,设备齐全的小型会议中心,近1200平米的无柱网两层挑高的宴会厅及裙房设游泳池等,满足酒店住客及商务人士的需求。酒店客房共有18层,客房374套,酒店标准开间为4.5米,深度10米,套内面积达到45平方米,尽显豪华和舒适。酒店另设有7层长住型酒店套间共计140套,满足长期住客的需要。酒店130米高楼上设两层“云顶酒廊”四周的城市景象一览无余。

总体的建筑布局形成了从入口大坡道、入口水景、大挑檐雨篷、大开间大堂、大堂吧的系列空间变化,景观序列与主楼形态互相呼应、相辅相成。

2.1.2商业办公楼平面设计

二栋分别为150米及135米商业办公楼分别位于酒店西侧及南侧。标准层高4米,两层挑高的办公大堂,光线充足,体现气派的办公大楼入口形象。进入大堂后,低区办公和高区办公的候梯厅完全独立,分区电梯分别到达各自服务的楼层,同时利用群控系统,使电梯运行智能化,使乘客等待时间缩短,运行效率大幅提升。外幕墙到核心筒间近11米深无柱的出租空间,满足商业办公的标准,亦方便分割成单一或者多个租户使用。4米的办公层高亦保证了商业办公楼的舒适性。1.0米的吊顶深度及10公分高的架高地板满足通讯及网络的系统分布,同时也保证了高效的中央空调系统合理地布置到各个位置。

2.1.3 办公楼平面设计

一栋高135米布置在A地块西南角,靠近彩宇西街一侧,标准层高3.6米,与东侧商业办公楼对称布局。二栋100米办公楼对称布局在B地块,标准层层高3.4米, B地块办公,单栋房间数665间。A地块办公分高低区分布,设有8部客梯,2部货梯,候梯厅完全独立,分区电梯分别到达各自服务的楼层。

2.1.4地下室平面设计

A地块负一层主要为停车,局部设计有人防,平时为停车,酒店裙楼下方主要配以卸货区,机房设备及酒店后勤,负二层主要为机动车停车。酒店塔楼下方为酒店独立的后勤及设备区域,其他塔楼的设备用房皆有效利用各侧角落布置,以达到停车空间的完整性。整体停车位已超过1800辆,符合实际需要及规划要求。B地块地下层主要为停车。

2.2 立面设计

建筑立面以竖线条为主,外形硬朗挺拔。依据本地的气候条件及生态环保要求,外墙主要的立面采用金属板,玻璃与石材为辅,颜色为暖色调为主柔和的色调配合造型使得立面更显刚毅,同时减少环境光害。外墙立面分割简洁,凸显建筑体量轮廓,立面的进退关系丰富了立面的层次感。建筑外围将设有泛光照明系统,在夜间强化地标性建筑的特性。外墙构造以单元式幕墙系统来保证安装的品质,低辐射镀膜中空玻璃的使用,使此外墙具有极为优良的节能性,节能性体现在其对阳光热辐射的遮蔽性—即隔热性,对暖气外泄的阻挡性—即保温性两方面。北面酒店及办公塔楼核心筒外立面考虑LED光墙,在节庆及不同时段,呈现多彩多姿的光影变化,丰富了外立面的夜景效果,亦强化了其地标建筑的特色。如图3。

3.空间设计

3.1 酒店入口形象设计

为满足酒店使用功能的要求,建筑采用了9米X10米的大柱网设计,通过结构设计的精心考虑,为酒店功能所需的大面宽、大空间创造了条件。酒店主要入口大堂设在二层,车辆通过大坡道到达二层,增强酒店入口的气势。入口大堂更是充分考虑入口形象,采取了大开间,有力地营造了豪华、气派的大堂氛围,体现了开阔、畅通的景观视野。

3.2 宽敞舒适的客房设计

酒店拥有客房数374套,拥有各类客房及套房,客房拥有4.5米的大面宽,套内平均面积达到45平方米,尽显豪华和舒适。

3.3 高贵典雅的行政酒廊

在34层设计了两层通高的云顶酒廊,尽览城市全景。并设计了独立的弧形楼梯,更增添了酒廊的气氛。

3.4 无柱宴会厅

酒店裙房一层平面设计了一个1180平方米无柱的宴会厅,面宽27米,进深44米的大空间内不设柱子,满足大型宴会厅举办高档酒会、宴会的需要。

3.5 完善的酒店功能

酒店拥有装饰典雅的客房,第一流的餐厅,酒吧,会议空间,酒店完备的设施和服务还包括25米长的室内游泳池,健身中心,SPA足疗中心。

4.建筑节能设计

4.1 建筑节能设计

体型系数、窗墙比、屋面、外墙(非透明幕墙)、外窗等围护结构的节能构造措施,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加100厚泡沫玻璃保温板的外保温材料,屋面采用110厚岩棉玻璃棉板。

4.2 水系统节能设计

4.2.1消防给水设计

本工程A、B区各设一套消火栓给水系统,采用临时高压系统。于A区地下室设一座1010m3的消防水池,于B区地下室设一座918m3的消防水池

A1酒店: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水平竖向均成环状,竖向分为两个区。

A2 办公: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水平竖向均成环状,竖向分为两个区。

A3,A4: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水平竖向均成环状,竖向分为两个区。

A5: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水平竖向均成环状,竖向为一个区。由地下室消防水泵房的2台低区消火栓给水泵组1#经减压阀减压后供水,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B1,B2: 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水平竖向均成环状,竖向采用减压阀减压分区给水系统。

4.2.2 热水系统设计

本工程酒店部分采用全日制集中生活热水供应系统。

热源由地下室热水锅炉供给,经换热后提供热水。由安装在换热器热媒管道上的温度控制阀自动调节控制。

热水出水温度为60℃,回水温度50℃,由安装在回水管道上的电接点温度计控制,热水循环回水泵的启、停,温度低于50℃循环泵开启,温度达到55℃循环泵停止运行。

热水分区同给水系统,各分区分别设半容积式换热器及热水循环泵。

4.2.3空调给水设计

空调水系统形式为两管制: 冬季送热水,夏季送冷水,同用一套管路系统,分高低两个区,在避难层做中间换热装置。

空调机组的水系统与风机盘管水系统分开设置,满足独立运行控制及计量要求。空调机组的水系统采用异程式,风机盘管的水系统采用同程式。

空调水系统管材:均采用无缝钢管,空调冷热水管道、凝结水管等均采用橡塑保温材料。

4.3 暖通节能设计

大堂,多功能厅,大餐厅等大空间房间拟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设计专用的空调机房;客房,办公室等普通层高且面积较小的房间拟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方式,酒店及办公部分的新风系统尽量竖向布置,减少水平风管,同时排风系统竖向布置,集中排风与新风机热交换,采用热回收新风机,解决新风机防冻问题同时降低运行成本。地下室的办公区设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在游泳区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的要求设置热回收装置。

4.3.1 空调设计

(1)冷源:酒店部分:拟采用单独的冷热源,冷源设计电水冷机组,布置于地下室一层设备用房,冷却塔布置于裙房屋面,夏季空调冷媒为7/12℃的冷水;热源结合生活热水供热采用燃气/燃油两用锅炉加板换机组的形式;锅炉房的位置设置于负一层。商业办公部分:A2办公楼冷源拟设计电水冷机组,布置于负一层设备用房,冷却塔布置于裙房屋面,夏季空调冷媒为7/12℃的冷水; A3办公楼设置VRF系统,室外机布置于每层设备平台处,夏季制冷,过渡季节制热;A5办公部分独栋设置VRF多联机,室外机置于屋顶,夏季制冷,过渡季节制热。办公部分:冷源拟设计分体空调建筑配合预留空调室外机平台。循环水泵设置在地下室的设备用房内。

(2)热源:空调热媒为60/50℃热水, 热源由设在地下室的燃气/燃油常压锅炉供给95/70℃热水,通过板式换热器进行换热后供给热媒为60/50℃低温热水。

4.3.2地板采暖节能设计

酒店部分(A1)大堂,泳池等大空间区域拟设计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商业办公部分(A2,A3,A5)拟设计散热器采暖系统,采暖水系统竖向分为4个区域;办公部分(A4,B1,B2)拟设计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分户计量,分室控温,采暖水系统竖向分高中低3个区域。地下车库拟设计热风采暖系统,车库入口处设置热风幕。地下设备用房可根据设备发热情况及通风空调设计综合考虑。

4.3.3防排烟设计

酒店设计了全面完善的防排烟设施,不仅满足了国家消防规范的设计要求,还满足了酒店管理公司严格的要求,酒店人员停留区及重要部位当房间面积大于35平米时就设机械排烟系统,更好地保证了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人员救援工作安全、顺利的开展。

4.4 电气设计

4.4.1 供配电设计

本项目为超高层及特大型公共建筑,属于特别重要用户类,

其中,特别重要负荷设备是:

消防用电设备(消防控制中心电源、火灾自动报警与联动装置、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标志、防烟及排烟、自动灭火系统、消防水泵、消防电梯及其排水泵、电动防火卷帘及门窗以及阀门等),航空障碍标志灯;总弱电机房;经营及设备管理用计算机系统电源管理用计算机系统电源;保安监视系统等;

一级负荷是:

地下车库负荷,消防水泵、主要客梯用电等。办公楼的走道照明、值班照明、警卫照明、障碍照明用电,主要业务和计算机系统用电,电子信息设备机房用电等。

其余为二级和三级用电设备。

4.4.2弱电智能化设计

酒店弱电系统设有语音,网络及酒店管理系统,安防系统,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多媒体信息系统,公共广播系统,电缆电视及卫星接收系统,其中语音系统采用了IP交换机,以适应未来的发展,并设置了覆盖整个酒店的WIFI无线接入系统。

5.结束语

城市综合体通过综合性的开发,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城市综合体规划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和建筑设计,力求设计出具有人情味,有亲和力的商业场所,展示商业空间的魅力。在城市综合体的商业空间中,各种活动和空间完美交融,在互动中演出一场精彩的人间戏剧。

猜你喜欢

塔楼办公楼办公
深圳移卡C4办公楼室内设计
SYNEGIC公司办公楼
Sharecuse共享办公空间
X-workingspace办公空间
厄瓜多尔“向日葵”住宅塔楼
鹿特丹The Sax塔楼
U-CUBE共享办公空间
荷兰Looping住宅塔楼
万象和项目超高层塔楼结构设计
广场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