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视域下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2016-11-16尹文涛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培养路径实践能力

【摘 要】 创新创业视域下,有效提升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经验,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能力培养平台,培养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是提升青年教师能力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创新创业;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路径

2014年,陕西省全面正式启动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试点工作,民办本科院校迎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人才成为我国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培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前提,首先是身为教育者的教师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作为民办本科院校主力军的青年教师在民办本科院校的转型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师如何积极自觉的为学校转型发展提供教学学术支撑,是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必须要克服的困难。在创新创业视域下,如何有效的提升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尽管高校教师的专业实践本质上有别于医生等实践,也就是说高校教师永远达不到理想型专业的标准。[1]但拥有实践能力的青年教师却可以能够运用有效、合理的运用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践问题。扎实的理论知识素养自是必不可缺,但内在的心理品质能否有效地贯彻于职业实践,或者说教师能否把自己的内在职业素养有效地表达于执业过程,对自己的执业内容和对象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则最终标示着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能否有效地履行自己的专门职业职责的水平。[2]

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首要任务是教学,核心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学生,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表现出的就是教师的质量和水平。

一、双创视阈下,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1、青年教师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民办本科院校转型的必然选择

民办本科院校向高职院校转型,全国近600所地方本科院校会逐步转型为现代职教教育,大批青年教师进入民办本科院校,在我国的民办本科院校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多数,成为教师队伍的主力。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实践教学为中心,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本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直接决定了民办本科院校未来的发展。

青年教师是履行民办本科院校职能的直接实践者,决定着民办本科院校的办学水平,青年教师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决定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

2、青年教师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教师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大多数的青年教师进入民办本科院校的时候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师专业教育,在接受了短暂的岗前培训后就走向了职业岗位。青年教师在理论学习和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等方面都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在民办本科教育中,科研成果是衡量学科、平台发展的重要指标,重科研轻教学直接导致了教师实践能力的欠缺,青年教师往往把大量的经历投入到科研工作中,重视本学科中知识领域的钻研,而对实践教学即最基本的职业行为却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就对民办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民办本科院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是民办本科院校不得不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最终还是要通过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来完成。如何引导广大青年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成为我国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队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当前,民办高校青年教师实践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能力提升通道不畅

民办本科院校常见的培训方式主要有几种,一是本科院校内部自己的培训,二是由教育主管部门进行的特定培训,三是以访问学者身份进行的国内外进修机会,四是继续教育培训。从这几种的培训效果和青年教师能力需求来看,最有利的是以访问学者身份进行的学历、能力提升培训,这种方式受到青年教师自身学历、条件、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2、培训体系对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力度有限

民办本科院校在青年教师的资格后的培训缺乏系统化和全面性。随着最近几年民办本科院校规模化发展,大量的青年教师进入民办高校。虽然民办本科高校在入职前后对青年教师进行了一定的培训,但培训内容和观念都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如培训学时不足,主要是理念培训;培训形式多为点对点的培训,只针对个别老师,培训不够全面;培训内容多为理论培训,缺乏对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培训,针对性不强。

对青年教师的能力培训是民办本科院校转型中的必然选择,民办本科院校也在积极的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培养,但培养的方向主要集中在教师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未系统的论及青年教师创新能力和创业素养,未提出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创业创新能力的平台建设。

三、国外高校在教师实践能力培训方面的先进经验

德国“二元制”的再进修通道。德国作为当今世界上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建立了体统的、完整、有效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教师能力培养体系。德国的职业教师除了具有学历和资质证书外,必须经过两年以上的工厂实践。德国教育体系重视对师资力量的培养,建立了教师准入制度,重视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同时,开通了再进修通道,定期让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进行再学习,不断提高其自身素质。这样的再进修通道有效的培养了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业的思维意识,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美国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美国的职业教育教师培训体系除了相应的制度和政策外,特别强调培训内容要与教师的实际工作相结合,突出教育的实践知识,突出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这种突出实用性的教师培训体系有效提升了职业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能力培养平台是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能力提升的必然选择

探索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青年教师培养平台依据。民办本科院校面临转型的机遇,构建为青年教师提供综合的、时效的培训体系有利于其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也是民办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努力的方向。基于此,构建多维立体化的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平台,就是一种的有益的尝试。

学校创新创业能力培训。一是完善培训体系,鼓励教师到企业中参加实验实训,取得相关的“双师”证书。二是探索多样化的培训机制。通过进修、岗位培训、定岗实习、访问学者、产学研等相关途径,建立起层次分明、计划完善的实践技能体制。

探索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青年教师培养平台依据。民办本科院校面临转型的机遇,构建为青年教师提供综合的、时效的培训体系有利于其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也是民办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努力的方向。基于此,构建多维立体化的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平台,就是一种的有益的尝试。

1、教师能力培养平台建设坚持的原则

(1)调动高校的积极性。民办本科院校要从质量提升的高度重新认识教师能力培养平台建设的重要性,自觉的讲教师实践能力培养纳入到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体系中,根据学校的实际特点和情况,因时制宜,有针对性的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2)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能力培养平台的搭建最终的目的是激发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自我积极性,激发内在的自觉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强化自身的角色定位。

(3)能力提升的持续性。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能力培养平台要根据教师的实际特点,提供特色性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为教师能力提升提供可持续性的平台支持。

2、确立符合民本本科院校实际的实践能力培养目标

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要具有高校教师培养的基本目标分类,既要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学术科研能力、课堂德育能力、自身职业发展能力等。同时民办本科院校教师还具有自身特点,民办本科院校要向应用型大学转变,这就对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教师群体间还存在一定的个体的差异,如青年教师的入职年限、学历层次、年龄、学缘结构等。因此,能力培养平台在设计时一是根据民办本科院校的不同发展阶段来确定青年教师培养的目标、形式和层次。二是根据不同的个体差异,确立测评的指标体系,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师发展需求。从现实的角度看,能力培养平台需要搭建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准对所有教师的能力发展的培养需求,另外一个层次则是针对不同的本科单位和不同的教师群体的培养需求。增强能力培养平台的针对性。

3、探索复合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平台建设模式

青年教师培养平台要符合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实际状况,体现青年教师朝气活力的基本精神风貌。整合资源,多元协作,搭建网络化的教师培养平台。

平台搭建中要突破各民办高校各自为战的格局,依托现有高校培训平台,以代表性的民办高校为框架,建立教师能力测评标准,解决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在能力提升上面临的共性的问题,设计符合民办高校教师实际的培训体系、内容等。

针对教师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民办院校在平台的大框架下,搭建由学校职能部门相协调的校内教师培训体系。把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任务分解开来,落实到部门,搭建子系统。各个子系统在平台的大框架下有针对性的开展课程培训、确立培训模式和手段。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平台的网络化。学校的人事部门、科研部门和财务部门要探索立体化的可行性方案,对青年教师进行信息收集、研究论证

总结多年来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经验,平台建设要能充分调动民办本科院校青年的积极性,同时要保证青年教师创新创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平台建设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要能够有效的识别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创新创业能力的缺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能否提升民办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综合实践能力,日渐成为民办本科院校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试点中能否突围的重要条件。研究和探索民办本科院校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平台,既是提升青年教师的综合能力的重要要求,也是各民办本科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民办高校在财力、教师结构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何探索行之有效的能力提升平台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戚万学,王夫艳.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内涵与特征[J].教育研究,2012(2).

[2] 刘丙元,刘先义.论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高校教师综合培养平台构建,当代教育科学[J].2014(3).

【作者简介】

尹文涛(1984-)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翻译学院基础课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民办本科院校培养路径实践能力
民办本科院校创建特色大学的思考
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路径探究
应用型民办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讨
高职院校营销专业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如何与时俱进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