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竞技类节目主持人评述能力探究

2016-11-16曾曾

记者摇篮 2016年9期
关键词:主持人

曾曾

【摘 要】竞技类节目的大量涌现,对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名竞技类节目主持人,如何能全面、准确地播报赛事、赛况,向广大受众传递竞技信息,评述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竞技类节目主持人评述能力都包含哪些方面呢?大致包含理解力、思辨力、概括力、记忆力、表达力、观察力、应变力、调控力等八个方面。

【关键词】竞技类节目 主持人 评述能力

随着我国大众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电视竞技类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在荧屏应运而生。竞技类节目的大量涌现,对节目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名竞技类节目主持人,如何能全面、准确地播报赛事、赛况,向广大受众传递竞技信息,除了语言表达、专业知识、现场应变、独特个性外,评述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之一。适时、准确、客观地评述,既可增加节目可视性,同时也活跃了荧屏气氛,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那么,竞技类节目主持人评述能力都包含哪些方面呢?本文结合锦州广播电视台大型竞技类直播节目《唯我独尊争霸赛》做以阐述。

一、理解力

理解力反映的是一名竞技类节目主持对赛事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能力。主持人在评述赛事时,首先要对赛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才能做出明确的评判。锦州广播电视台《唯我独尊争霸赛》自开播以来,共举办了“三打一扑克争霸赛”、“象棋争霸赛”、“台球争霸赛”等多项赛事,参赛选手全部都来自于观众。这就要求主持人充分理解比赛的目的和意义,将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区分开来。一个主持人对赛事的评述,一定会融入主持人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态度,具体表现在说话的方式、内容、分寸上。如果主持人理解了举办《唯我独尊争霸赛》的目的和意义,就会把节目当成一个节日、一场游戏,去提倡大体育和大健康的概念,而不是过多地去渲染冠军的分量,让比赛真正回归到“增强人民体质”的轨道上来。

二、思辨力

主持人在主持一档赛事时,就赛事本身加以评述当然没错。不过,其结果往往会影响到评述的深度和内容的广度,有时还会影响到节目的新颖度。对赛事进行一下辩证的、全面的思考,这个问题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以解决。由于节目时长等原因,主持人往往会局限于一时一地,或者局限于具体赛事评述,思路打不开。如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结合竞赛项目本身,回顾一下它的历史,展望它的发展未来,甚至过渡到与之相关的领域,节目就会相对立体得多。“台球争霸赛”节目中,主持人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目前,中国有3亿人患高血压、1.6亿人患高血脂、2亿人体重超标准,城市里每5个儿童就有1个小胖墩儿;高中生中85%以上患有近视,和日本、韩国相比,我国中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多项数据落后;我国参加运动的体育人口只有33.9%,人均体育设施在世界上排百名开外,即使在亚洲,我国体育人口和体育设施排名也不靠前……这组数据看似远远超出了节目本身,但数据背后的潜台词是呼吁更多的人走出家门参加体育活动。

三、概括力

培养概括能力的目的是帮助主持人更清晰地梳理思路,把对节目理解、思考的结果固化下来,为下一步的评述做好准备。竞技类节目主持人对赛事的概括既要条理清晰又要表述准确,二者缺一不可。概括总结和过程评述不一样,思维不能过于发散,要围绕赛事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能张冠李戴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语言要追求简练。在 “三打一扑克争霸赛”总决赛结束时,主持人这样概括:“牌局如人生,它总能给人带来哲理的思考。进入总决赛的四位选手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深谙三打一的本质,有着极强的大局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们把人生哲理贯穿于牌局,心态平和地把握战机和对待失败,动静结合、进退相宜、得失转换、攻守气合,不计一日之短长,不争一局之得失,遭遇挫折不气馁,处于优势不轻敌。不为胜而喜,也不为败而忧。他们在牌桌上展现的哲理之美熠熠生辉。”这段精彩的评述让人惊叹,将一场普普通通的扑克比赛,上升到人性的思考,正如鲁宾斯坦所说:“思维是在概括中完成的。”可见概括能力的重要性。

四、记忆力

记忆力在竞技类节目评述过程中主要体现在纵向对线索的延伸和横向对内容的拓展。在主持一档竞技类节目前,主持人一定会对竞技项目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但是比赛情况纷繁复杂,像台球赛就有可能因选手反复做斯诺克防守使得比赛耗时过长,长时间的评述往往会造成思维短路,甚至出现一过性的思维空白,这对主持人记忆力是严峻的考验。记忆力是重现客观事物所反映的内容和经验的能力。在一场台球争霸赛中,主持人做了这样一大段评述:现在比赛已经用时40分钟了,可它与世界上单局最慢长的比赛相比,可谓是小巫见大巫了。2015年世界斯诺克球员巡回赛鲁尔公开赛,英格兰选手平奇斯和苏格兰选手麦克马努斯单局耗时100分零24秒,堪称斯诺克“磨王”。这段评述不仅普及了斯诺克相关知识,也有效缓解了观众焦急的心理,完全是主持人超强记忆力的结果。

五、表达力

评述语言的表达力通俗点就是说什么、什么时候说、对谁说、怎么说,这里的重点是“怎么说”。从专业角度出发,“怎么说”体现在规范化、个性化、专业化三个方面。规范化不必多谈,这是对主持人最基本的要求。个性化则是指主持人评述时,语言要融入自身的个性特点,最终形成自己的评述风格。这种个性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以受众接受为结果。现在一些节目主持人一味地追求语速,好像语速越快越有个性,殊不知超过300字/分钟的语速听起来会很费劲。其实像棋牌等竞技项目本身就很安静,“满嘴跑火车”似的评述和项目本身的意境不搭,无论是扑克,还是象棋,抑或是台球,主持人的评述应该像午夜音乐,轻轻地、缓缓地……只是到了某个该爆发的节点,突然释放自己的全部激情,玩个快乐!玩个心跳!专业化是竞技类节目主持人的特质,评述时专业术语一定要准确。

六、观察力

观察力的敏锐程度决定了从人物上或事件中得到信息的多寡,敏锐的观察力是当好一名竞技类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条件。细致地观察赛场,还可以发现不被人们关注的事情,评述时才能语出惊人,从而引起观众的兴趣。《唯我独尊争霸赛》的选手来自各行各业,年龄性格各不相同。在“象棋争霸赛”中,一位老者作风顽强、攻杀犀利、防守坚实,排兵布阵尽显大将风范。主持人透过棋盘断定他是行伍出身,于是大胆地评述:“老人深得兵法之道,典型的野战军军人作风,车、马、炮横冲直撞,没有一点顾忌,太强硬了!即使是过河卒也如同一只只猛虎,张牙舞爪、咄咄逼人、霸气十足!”事后证实老人确实当过兵。主持人还可以通过对现场的观察,对赛事走向、发展趋势做进一步推断,适时调整转换解说词,增加节目的观赏性。作为一名竞技类节目主持人,应多观察赛场环境、比分变化、选手特点,做到认真、仔细、全面,切忌漫无边际、走马观花、管窥蠡测……

七、应变力

现场应变能力是考察竞技类节目主持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比赛现场,任何事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具有应对突发事件和控制现场的能力。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后,要能冷静地进行处理,并且用最好的状态和恰当的语言使节目能顺利地进行下去。“三打一扑克争霸赛”直播中,安排了与观众互动环节,就有观众在此环节中直言不讳地提出“三打一是不是在宣扬赌博”。面对如此尖锐的问题,主持人冷静评述道:扑克是一种益智类游戏,它本身不带有赌博性质。三打一作为一种民间广为流传的牌类游戏,它真正的“彩头”是智慧和文化。我们这次将这种平民化的牌类游戏搬上屏幕,定位为休闲性质的竞技类节目,目的就是丰富广大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我们的参赛选手有工人、职员、教师、离退休干部,和博彩没有任何关系。这段评述不仅没有逃避问题,而且给予了节目恰当的定位,有效地消除了一些观众对棋牌的偏见。

八、调控力

保证节目顺利、完整播出,是主持人第一要务。竞技类节目与综艺类节目、访谈类节目相比,虽然不容易出现冷场、跑题等逃离主持人掌控的情况,但容易出现选手情绪波动等其他不可控情况。这就要求竞技类节目主持人要有更加强大的调控能力。一般来说,主持人要主动调控赛场气氛,以便为选手营造一个良好的竞赛氛围。但竞赛终归是竞赛,赛场气氛注定不会很轻松,主持人自己首先要适应赛场气氛,并力求通过得体的对话舒缓选手的紧张情绪。“台球争霸赛”赛前有一个选手介绍环节,节目中主持人每次都会利用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和选手面对面,评述他们各自的风格特点,平和的语气加之 “杆法娴熟、击球精准、防守严密”等溢美之词,选手们大都会自信地走向球台。主持人的调控力不仅体现在对节目的掌控上,对自身的调控也很重要。有的主持人心里存不住事,什么事都写在脸上,赛事走向稍有不如意就显露出来。个别主持人凭个人好恶带有倾向性地主持竞技节目,对裁判结果公开表示不满,这都是调控力不强的表现。

(作者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持人
主持人的话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小小主持人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