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电视新闻后期编辑角度谈前期摄像

2016-11-16于强

记者摇篮 2016年9期
关键词:画框全景摄像机

于强

【摘 要】作为电视新闻后期编辑,最头痛的莫过于前期摄像拍回来的片子用着不理想,或者根本就不能用。如果电视摄像记者拍摄的画面违背了电视摄像的一般原则,会直接影响后期编辑工作,要想达到相对专业的摄像要求,起码要避免犯一些常见错误。

【关键词】电视新闻 前期摄像 后期编辑 摄像原则 避免 斜歪歪 一线盖顶 颤颤巍巍 阴阳脸 下闲上挤 画面稳定 把握好“分寸”

作为电视新闻后期编辑,最头痛的莫过于前期摄像拍回来的片子用着不理想,或者根本就不能用。如果电视摄像记者拍摄的画面违背了电视摄像的一般原则,会直接影响后期编辑工作,要想达到相对专业的摄像要求,起码要避免犯一些常见错误。下面就谈一谈前期摄像常见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画面“斜歪歪”

“亭亭玉立”的西安大雁塔变成了斜塔,一个站立的人物变成了“斜歪歪”要倒的样子,看到这样的画面,观众会是什么感觉?显然是拍摄时没有处理好“水平”与“垂直”的问题。采用正面构图时,大部分物体的水平线可以和寻像器的横框平行;但采用斜侧面构图时,物体水平线往往与寻像器的边框形成“夹角”,这时,就不能依靠物体自身的水平线,而要借助于物体的垂直线来与寻像器的竖边框平行,从而获得水平的效果。

画面中人物的视线“撞墙”

当对画面中的人物采用侧面构图或斜侧面构图时,假设一个向远处眺望的人,如果他前面没有空间,紧贴画框,而其脑后却留有较大空白,这样的画面会给人压抑的感觉。把画面中较大的空白安排在人物目光的前面,观众看着就比较舒服,也符合视觉习惯。

画面出现“一线盖顶”

人物的头部之上“顶”着一条横线,如水平线、物体横向的轮廓线或地平线等,这样的画面给人还是压抑的感觉。横线在人物的颈部或头部看起来也不太舒服。改变机位的高度就可以避免“一线盖顶”的出现,一般情况下,是把横线安排在人物肩部以下。

高大“全”

人物全景“头贴着画框上沿,脚粘着画框下沿”,或物体上下边缘紧挨着画框上下沿,占满整个画框,有要撑出来的感觉,这种高大“全”不适应观众的欣赏习惯,在拍摄全景时一定要考虑在主体的四周留有适当的空白,这样的布局更和谐。

画面主体不完整 “缺胳膊少腿”

拍摄全景时,画面边缘的人物不是少一只胳膊,就是缺一条腿,或拍摄的条幅不是上下缺字,就是左右两边半个字,全景不“全”。 全景“缺胳膊少腿” 与近景、特写只反映人物或景物的局部有着实质的区别,全景 “缺边少沿”就不能称其为全景,因此,构图应充分注意主体画面中的外轮廓线。摄像的取景分为特写、近景、中景、远景等几种。我们要根据拍摄所要表达的主题来选取景别,如果要突显主要人物,多采用近景乃至特写镜头,这样比较容易清晰地表现人物表情。在进行人物构图时特别要注意人物的裁身点,以远景拍摄,人的全身都会出现在画面上。但在以中景、近景、特写手法去拍摄时,千万不要把人的膝盖、腰部和颈部作为裁身点,最好的裁身点应是腋下、腰部下面一点,膝盖上去一点。

画面“颤颤巍巍”

用手动变焦杆,在推镜头或拉镜头时,如果不能均匀用力,推拉过程时快时慢、忽走忽停,画面就会“颤颤巍巍”。在拍摄时应首选自动变焦方式,若需手动变焦时,就应特别掌控好手推拉变焦杆,使其一直保持匀速运动。

摇移过程画面内容“开天窗”

虽然起幅和落幅画面内容丰富饱满,但摇移运动过程中的画面却空空如也,缺乏充实的内容,甚至是“开天窗”,根本没有表现主题的画面内容。把两个相互之间缺乏必然联系、本来应该分别拍摄的画面,硬要用摇、移手法连在一起,违背了摇摄、移摄的基本规律。

拍摄运动镜头 “没有起幅落幅”

剪辑理论上要求“动接动”“静接静”,绝大多数是固定画面与固定画面剪接,在实际中一般都是这样操作的,运动镜头的剪接也大都是在运动镜头首尾固定一两秒长度以起幅、落幅相剪接。

胡乱使用“推、拉、摇、移”

“推、拉、摇、移”一般耗时较长,乱用会影响电视新闻片有限时间内的信息量,拍摄新闻片倡导多用固定画面。选择固定摄像还是运动摄像,要因应主题表达的需要,不能乱用。

画面人物“阴阳脸”

人物临近门窗,门窗框产生暗影,阳光照到人物脸上,使人物的脸部亮一块、暗一块。人们对于“阴阳脸”与“树荫脸”,接受度是不一样的,“树荫脸”是树影所致,在生活中较常见,也较自然,观众往往是接受的,而“阴阳脸”观众接受度较低,拍摄时要想办法避免。

摄像机的运动速度“不符合人的视觉习惯”

拍摄运动物体时,或运动速度太快,使人眼睛反应不过来,根本看不清楚运动过程中的画面内容;或太慢,看起来慢吞吞、拖沓,使人很不舒服。拍摄运动画面时,看起来和人的视线移动速度相近,这样的运动速度就比较合适。

画面主体“飘”

画面主体“飘”,时上时下,时左时右,或出画面。原因是对处于运动中的拍摄主体取景范围过小,致使运动主体的局部出画框,如人物由静止而迈步时,一条腿出了画面。因此,运动中拍摄主体取景宜大不宜小。另外,如果用跟摇、跟移手法跟摄运动主体,一定要注意摄像机运动速度与拍摄主体的运动速度要基本一致,否则画面主体也会“飘”。

违背“轴线规律”

遇到有明显方向性的物体,特别是运动物体,视觉规律要求摄像机机位不能越过假想轴线180°范围,违反这一规律就是“越轴”,会给观众造成视觉上的混乱。例如,第一个画面是一个人往右走,紧接着的第二个画面是这个人又往左走,使观众弄不明白这个人究竟是往哪边走,这就是越轴拍摄和越轴剪辑造成的结果。拍摄一个人正面走来或背面离去的镜头(景别最好是特写),后期剪辑时,把这种专用镜头插在两个越轴的画面中间,就可缓解越轴给观众造成的视觉上主体方向不明的混乱。endprint

构图“下闲上挤,布局失调”

把拍摄的主体都“挤”在画面的上半部,而下半部都“闲”着。这样的构图让人看着不会舒服。一般来说,主体上方留空白应比主体下方留的空白要大一些,这样的布局更合理,更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一幅完美的构图,一定要做到下面两点:1.画面干净、通畅、柔和,要避免繁杂凌乱的背景,因为杂乱的背景会使观看者的注意力转移,降低可视度,且或致主次并列、主次易位。2.要保持良好的色彩平衡性,层次感在画面中的体现非常重要,我们要保证拍摄的主题能够明显地从背景中凸显出来。

最后,再强调两点:1.画面稳定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也是摄像最基本的要求。如果镜头晃来晃去、无规律地摆动,谁还能看下去呢?专业摄像机三脚架、液压云台、摄像机摇臂等都是在拍摄中经常使用的专业承托设备,三脚架能充分保障摄像机在拍摄过程中的稳定。始终保持画面基本线条“横平竖直”是在拍摄条件不允许使用三脚架时的基本要素,这一点最重要。当拍摄摇镜头时,要保持水平移动且移动要尽量缓慢。为保持画面平稳,推、拉移动也都要尽量缓慢,不然会使镜头出现跳跃。一般情况下,拍摄多角度镜头画面时会使用摇臂,如跟踪拍摄、连续镜头、人物特写、全景等等,这不仅仅是让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多元化,而且也起到保障设备稳定的作用。2.拍摄镜头的长短要得当。拍摄时每个镜头不能过短或过长。太短了,人们来不及看清画面的内容,画面跳跃;太长了,让人觉得枯燥无味,容易引起视觉疲劳。一般镜头长短就在3—6秒之间。当然,如果是内容较为丰富,用长镜头来表现也是合适的。

总的来说在拍摄中都会遇上以上问题,把握好“分寸”非常重要,这涉及到镜头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何掌控好这些,一方面就是要吸取他人经验,点亮自己的技能,另一方面仍然是要走自己的路,通过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来提高摄像技术水准。当然,要想成为一名成熟的新闻摄像记者,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的,需要长久的训练和积累,要有耐心。而作为一名专业的新闻摄像记者,应该懂得如何应用线条、形状、光线、影调等元素为节目主题内容服务,利用多景别、多角度拍摄,给后期编辑制作留下足够的编辑空间。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孔大鹏 . 论电视摄像的技巧与原则 [J]. 《现代视听》,2010(S2):76-76;[2]杨恒 . 浅谈电视摄像的技法 [J] .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 6(6):41-43;[3]刘惠安 .浅谈电视摄像拍摄的基本技法 [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1,17(6):72-73.endprint

猜你喜欢

画框全景摄像机
出界
做画框
戴上耳机,享受全景声 JVC EXOFIELD XP-EXT1
会唱歌的艺术画框 英嘉尼V5
全景敞视主义与侦探小说中的“看”
让色彩细节充分呈现 Grandview(美视)WB5画框幕
摄像机低照成像的前世今生
从5.1到全景声就这么简单 FOCAL SIB EVO DOLBY ATMOS
新安讯士Q6155-E PTZ摄像机
高清新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