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冶金工程全产业链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2016-11-16李应森沈明新李琦
李应森++沈明新++李琦
【摘要】本文将冶金工程领域中的全产业链理论应用于本科教育领域,提出人才培养全产业链的概念,并探讨其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理论与应用问题。以达到切实提高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改善本科生就业状况的目的。
【关键词】全产业链 人才培养 高校转型
【基金项目】辽宁省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资助项目:编号Z201130;辽宁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编号UPRP20140290;教育部自动化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改革项目:编号2015A18。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43-02
高等学校培养学生,与企业生产产品在很多方面是类似的,都希望生产的产品质量高、市场前景好、社会认可程度高,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求。但目前学校所做的培养工作。只是从本科生招生入学开始,经过4年的培养,到毕业离开学校结束,周而复始,这是一个开环周期。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方面与就业联系不够紧密甚至脱节、忽视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反馈意见等问题 而目前就业等方面反映出的问题,又由于培养模式与管理机制的限制,很难在培养过程中得到合理的、适当的体现与反馈。因此,从理论上讲。如果能把理论课程优化、实践课程优化、创新课程优化形成三维教学体系。并把原来没有考虑或考虑较少的就业与社会需求、社会评价以及毕业后再学习与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延伸信息涵盖进去,作为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去认识,从而形成一个本科生培养的闭环周期,对于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改善就业状况将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尝试。
近十余年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但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有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很快地跟上“研究型”教育向“应用型”教育的转变过程,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所以,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问题。就需要高校以就业与社会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在这方面,已经有许多学者给予了关注与实践。本文将冶金工程领域中的全产业链理论应用于本科教育领域,提出人才培养全产业链的概念,并探讨了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只要建立起完善的体制和机制,加大扶持力度,这项工作是有广阔前景的。
一、基于冶金工程全产业链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将全产业链理论应用于本科教育领域,研究提出人才培养全产业链的概念,建立一套较为有效的基于全产业链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教育实践进行检验、反馈与修正。
提出本科人才培养全产业链的概念及组成要素:研究人才培养全产业链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基于全产业链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形成闭环周期,建立反馈关系:建立一种新型的基于全产业链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予以固化,落实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在有关专业的本科生培养过程中进行试点并推广应用。
2.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对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创新课程有效重组和优化知识能力要素布局,构建知识能力要素衔接良好、突出实践创新、加强三维教学体系。
以电信学院自动化专业为试点,基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为一体的具有行业特色的自动控制三维教学体系,重组、优化和建成了信息导向型理论课程和国际动态课程,创建具有企业特色的综合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三维教学体系的分维优化和三维耦合优化。
并率先开展并实施综合教学改革,优化教学资源,提高实验设备共享度。建立以教授领衔,跨学科、跨专业、跨学院的创新实践教学团队,营造个性化教学环境。
二、特点和创新
本项目建立一种新型的基于全产业链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人才培养方案固化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这一研究思路可以打破以往条块分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保证本科生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切实提高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改善本科生的就业状况,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从而为破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一条可行的路径。
三、效果影响
在新一轮人才培养计划修订中,结合了我校现有专业资源,构建起了具有鲜明全产业链特性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框架。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理工与人文贯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学习、实践、创新相互促进,着力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工程应用能力。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一条可行的路径。
参考文献:
[1]“自动化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自动化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分类及其定位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 2005(3): 12-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