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红领巾科技教育,探索少先队工作创新——江苏省少年科学院23年活动纪实
2016-11-16江苏省少工委
江苏省少工委
坚守红领巾科技教育,探索少先队工作创新——江苏省少年科学院23年活动纪实
江苏省少工委
江苏省“少年科学院”活动开始于1993年的春天。在团江苏省委和江苏省少工委的持续重视和积极探索下,全省成立了地市级“少年科学院”7个、学校“少年科学院”382个,“少年科学院”活动已在全省推广。江苏省还先后承办了全国少工委主办的“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经验交流会”、“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课题研究成果答辩活动”等4次全国性“少年科学院”活动。是什么使江苏“少年科学院”活动持续发展23年,且硕果累累?
1993年春,南京市首批学校『少年科学院』成立。图为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娃娃科学院﹄成立大会。
2007年4月20日,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为第一届江苏省少年科学院『小院士』颁奖并与小院士们合影。
2016年7月21日上午10时,“第四届江苏省少年科学院院士评聘表彰”活动在南京隆重举行。全场齐声高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69名身穿深蓝色“院士服”、佩戴鲜艳红领巾的“小院士”们,笑容灿烂、激动不已。他们用自己独特的创意和认真的研究,经过层层选拔,获得盼望已久的“第四届江苏省少年科学院院士”证书。江苏团省委党组成员、省少工委主任姜东和江苏省科协副主席冯少东出席表彰会,并为“十佳小院士”颁奖。
颁奖会上,来自淮安市金湖县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十佳小院士”刘馨怡格外开心。她获奖的“科研项目”是《放学楼道红绿灯》,其主要功能为利用电脑程序设计的红绿灯有效控制放学时教学楼的人流秩序,以达到安全、有序放学的目的。这个项目的最初设想在她脑海里“埋藏”了两年。后来,在科技辅导员冀老师的鼓励下,她才开始动手设计、制作,并且反复实验、改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放学楼道红绿灯》终于呈现在人们眼前。这个项目在成人眼里也许“太简单”,但它却是孩子自己的观察发现,自己的设计制作。研究的过程让刘馨怡获得了创新技能的提升,更折射出她关心社会、乐于运用科技创新为他人服务的高尚品格。而后者正是江苏“少年科学院”活动的主旨,也是“少年科学院”活动区别于其他科技活动的独特之处。
其实,在江苏,像刘馨怡这样品学兼优、科技创新能力突出的“小院士”还有很多。截至2016年初,仅被评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的队员已有484人,还有14人先后被表彰为“中国少年科学院十佳小院士”。
“少年科学院”是各级共青团、少先队组织为落实少先队根本任务而牵头创建的少年儿童科普教育平台,是中小学少先队组织成立的、以科技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红领巾社团之一。在江苏,“少年科学院”活动不仅注重少年儿童科技教育的一般特性,还一直强调“队性”,逐步形成了可供参考的一些经验。
经验一:紧扣时代要求
江苏少先队的发展历史中不乏科技教育的光荣传统。1979年2月,全国科学大会后,江苏省常州市的少先队组织向全国少年儿童发出开展“我们爱科学”活动的倡议,成为少先队恢复以后第一个影响全国的少先队活动。1993年初,在“科教兴省”“科教兴市”的大背景下,在时任南京市少先队总辅导员华耀国老师的指导下,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等几所知名小学率先发起了“少年科学院”活动;1994年,全国少工委倡导“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年科学院”活动成为其中“科技启明星”活动的重要内容,也因此得到了空前发展;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让江苏的“少年科学院”活动又一次获得了发展的机遇;2004年,“少年科学院”成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有效载体;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少年科学院”作为共青团组织的品牌活动,积极加入到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提升的热潮中;2012年后,“少年科学院”又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载体。江苏的“少年科学院”活动在“科教兴国”战略的影响下产生,之后紧扣各个时期国家政治、教育等历史机遇,积极发挥出了少年儿童科普教育的优势,协助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做好全省少年儿童的思想引领工作,充分体现出了“队性”。
2011年12月2日,“扬州市少年科学院”正式成立。
2014年3月,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同志观摩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娃娃科学院”机器人活动。
经验二:辅导队伍敬业
科技辅导员是“少年科学院”开展活动、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江苏的“少年科学院”活动之所以能开展得好,与拥有一批既热爱科普教育事业又有科技活动特长的辅导员分不开。目前,在江苏长期开展“少年科学院”活动辅导的骨干科技辅导员约有200人。在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少年科学院建设与发展专业委员会的专家、理事中,有省级特级教师4人、市级劳模2人、全国十佳科技辅导员2人。其中,有一位堪称“小院士之父”的老科技辅导员在“圈内”德高望重,他就是江苏省首位科技特级教师陈长明。虽然他现已76岁,但仍然坚持为南京的十几所学校“少年科学院”活动做辅导,有时还应邀到外地做“少年科学院”活动辅导讲座。他每年都能辅导出许多优秀的孩子带着科技创新作品参加全国和省、市的“少年科学院”评比活动。老伴儿经常劝他“不要再搞了,身体要紧”,可他总是乐呵呵地说:“和孩子们一起搞‘科学研究’是我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在以陈长明老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辅导员的感召下,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正加入“少年科学院”科技辅导员的队伍中来。
经验三:不断创新管理
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才能促进“少年科学院”的健康成长,爱科学、学科学活动的影响力也才能越来越大。2014年11月,江苏省少工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少年科学院工作的意见》,从组织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建设、制度健全、辅导员培训、表彰奖励等方面,对市、县级区域“少年科学院”和学校“少年科学院”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为全省“少年科学院”的普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活动创新方面,江苏省“少年科学院”从2015年开始增设了“红领巾科学建议评选展示活动”,其宗旨是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和实践体验的教育功能,鼓励少先队员在老师、家长和社会热心人士的辅导下,走向自然、深入社会,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建议,培养少先队员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受到了少先队员和辅导员们的欢迎。2015年6月,为了拓展活动空间,团江苏省委、省少工委拿出一部分资金,与其他单位合作共建了一个“江苏省少年科学院活动基地”,用于宣传“小院士”事迹、陈列优秀科技创新作品、开展全省“小院士”表彰暨夏令营活动、举办全省“少年科学院”辅导员培训以及开展其他省级“少年科学院”集会活动。这为江苏省“少年科学院”搭建了一个温暖的“家”。在组织管理方面,少年科学院建设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从今年开始,探索试行了“团体会员年审制度”,用年度考核的办法有效杜绝了有些“少年科学院”“只挂牌子不搞活动”的现象。在普及推广、组织管理、活动建设等方面善于动脑、不断创新,使江苏的“少年科学院”充满了持续发展的活力。
2016年7月21日,第四届江苏省“少年科学院”院士评聘表彰活动举行。
经验四:依托学术研究
专业学术研究是“少年科学院”活动不断发展的有力保障。2000年12月,在江苏省少工委和省少年儿童研究会的关心、支持下,“江苏省少儿研究会少年科学院建设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成立,并在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召开第一次年会。这是全国唯一一个专门从事“少年科学院”学术研究的群众团体。目前,申请加入该专业委员会团体会员的学校“少年科学院”已达138个,召开学术年会15次。学术年会内容以“少年科学院”建设经验交流和学术研讨为主,对全省“少年科学院”活动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每次学术年会专委会都要征集和评比一批“少年科学院”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并从中选择优秀论文编印成集,为“少年科学院”的研究留下丰富成果。2004年2月,由专委会原主任黎鹤龄老师带领骨干成员编写的《少年科学院的建设》一书正式出版,书中汇集了大量的“少年科学院”建设与管理经验,是全国第一本“少年科学院”研究专著;专委会秘书处还编印了《学校少年科学院创建指南》手册,用以指导基层学校开展“少年科学院”活动,不仅在省内使用,还被多省借鉴;2012年5月,方松飞等4位少年科学院资深辅导员,应邀参与了由中国少年科学院主编的《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成长指导》一书的编写工作,大量江苏经验被收录书中。不仅有实践活动,还有相关理论研究,这是江苏“少年科学院”不断发展的独特之处。
经验五:重视新媒体建设
为了更好地记载、宣传江苏省“少年科学院”工作,专委会秘书处在“新浪博客”上开设制作了一个“江苏省少年科学院”专题网页,不仅把与江苏“少年科学院”相关的文章、图片都分类上传,还收录了大量与“少年科学院”有关的各类文件、文章,为记录和研究“少年科学院”的发展建立了一个“资料库”,也为“少年科学院”活动的推广创建立了一个免费的、公共的网络信息平台。除此之外,专业委员会还开通了“少年科学院”辅导员QQ群和微信订阅号,为宣传、推广、扩大“少年科学院”活动影响力构筑了多条信息通道。
新时期,江苏“少年科学院”活动如何进一步发展?江苏省少工委已经有如下的初步考虑。
1.融入“全民科普”大局
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是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的参与部门,“少年科学院”活动是未成年人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少年科学院”融入“全民科普”的大局,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2007年3月,“开展少年科学院”活动被写入由江苏省教育厅和团江苏省委牵头制定的《江苏省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2008年11月,由江苏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科协联合下发的《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中,再次强调“有条件的中小学要建立少年科学院”;2016年,“少年科学院”活动又被列为《江苏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中的重点活动项目。以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水平跨越提升,是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目标之一。“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少年科学院”将为全省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提升做出更大贡献。
2.纳入少先队工作总体格局
2014年6月,在江苏省少工委的积极努力下,“深化‘少年科学院’活动”被写入《中共江苏省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文件中。这是江苏省第一次以最高规格的党委文件形式对“少年科学院”工作作出指示,明确要把“少年科学院”作为少先队的品牌活动在全省推广开展。在江苏省委文件的推动下,全省各地市均把“发展少年科学院”工作相应写进了市委下发的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中,从而形成自省到市把“少年科学院”纳入少先队工作总体格局的大好形势。这为“少年科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3.列入少先队活动课程布局
全国少工委2013年3月颁布的《少先队活动课指导纲要(试行,征求意见稿)》,已把“少年科学院活动”作为各年级活动内容之一规定下来,对于整体普及“少年科学院”活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5年9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国少工委重新印发了《少先队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再次把“少年科学院”作为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从小学习创造”的“队品牌活动”列入其中。在这样的历史机遇下,“少年科学院”活动不仅在江苏、而且在全国都将得到了空前发展。
23年过去了,江苏的少先队工作者始终不忘“红领巾科技教育”的初心,坚守少先队科技教育阵地;坚持以“少年科学院”这一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效开展少年儿童思想引领工作。这种坚守,不仅形成了江苏少先队工作的特色品牌,更为创新全国少先队工作探索出一条科技教育特色之路。
(执笔聂德勇责任编辑李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