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进程浪潮中的中国律师——访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
2016-11-16熊超群向燕妮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文/本刊记者 熊超群 图/本刊记者 向燕妮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法治进程浪潮中的中国律师——访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韩德云
文/本刊记者 熊超群 图/本刊记者 向燕妮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人物简介:
韩德云,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索通律师事务所执行合伙人;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 LAW SCHOOL)法学硕士、西南政法大学哲学学士;
中国执业律师资格(1994)一级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顾问、重庆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重庆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商业评论》编委。
孟子曰:“义者,宜也”。《说文》段注:“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题记。
在影响国家决策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作为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他慷慨陈词,已提出议案和建议数百件。他用专业和智慧推动法治社会前行的车轮,更肩负起将解决诉求的方式落实到立法和政策完善之中的重任。
在最贴近群众法律需求的庄严法庭上,作为一名执业律师的他心系百姓,为伸张公平和正义毫不退缩,依法据理雄辩公堂。他以法律普照民心的光辉,勇当护佑法之国器前行的猛士。
在深夜里最静谧的办公室内,作为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的他仍在挑灯夜战,将推动行业发展的历史使命扛在肩上。围绕着中国司法改革大潮中的一次次机遇,他不断思索着如何建设律师队伍,以及建设怎样的律师队伍的重大命题。
他就是韩德云。他总说,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能为社会民众服务,能为中国的法治进程贡献一份心力,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律师不应该仅仅只是精通法律而不关心社会进步的匠人,更不应该是只知道挣钱而不关心政治的商人。律师应当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现代文明精神的专业精英。这一点对实现中国的法治目标尤为重要。”韩德云不仅这样要求着自己,更以此影响着和他一样有着中国梦的同行者。
律者道义 责任执掌行业
重庆市律师协会成立近三十年,韩德云在重庆律协的工作角色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从第一届担任常务理事,到连续三届担任副会长,再到现今连续两届担任会长,韩德云对他所在的重庆律师行业各方面的情况不可谓不了解。
即使如此,作为重庆律协的会长,韩德云却坦言他从未像今天这样感到责任如此重大——作为会长,需要从行业全局来思考和谋划,除了肩负的使命和承载的期望,还有随着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变化带来的行业自身的发展状况的新常态和要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意味着这位重庆律师的掌舵者要接受的考验更大,“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看,整个中国律师业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发展关键时期,重庆也不例外。因此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这一届的会长班子和理事会班子如何才能为重庆律师行业的大发展做一些既实在又比较有深远影响的工作。”
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围绕发展谋篇布局,就要弄清家底,厘清发展线路图。为此,韩德云当上律协会长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进行行业大调研。由协会会长班子带队,以问卷调查、座谈、培训交流、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组织近1500名律师填写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347份,召开24场调研座谈会,历时半年形成十万字的《重庆律师行业行业发展调研报告》。结合调研报告中的数据及反映出的问题,制定的《重庆律师行业第二个发展规划纲要(2015—2018)》,明确了重庆律师行业的工作目标、思路和主要措施,提出了“525”律所发展目标,为统筹谋划推动行业发展指引了方向。
在韩德云看来,重庆律师行业要发展,首先要抓住当前“一带一路”战略给重庆律师行业发展带来的黄金机遇期,推动法律服务市场的拓展迈上新台阶。作为发起人,2015年6月,韩德云带领重庆市律师协会成功举办首次长江经济带律协会长年会,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黄奇帆作主旨报告,重庆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学普和长江经济带11个兄弟省市律师会长、秘书长出席,成功搭建起兄弟协会合作和重庆律师服务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区域交流协作发展新平台,将重庆律师行业的影响力在整个长江流域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韩德云认为,重庆律师行业的发展还离不开协会自身的组织建设。“这需要发挥协会各个机构的平台功能,扩大律师的参与性。一手抓表彰树典型,一手抓惩戒清队伍。”这源自韩国首尔地方律师协会组团访问重庆的一个小插曲。当原定议程快结束时,韩国律师代表团意外地请求借用一点点时间,让他们举行一个颁奖仪式。这个不在议程之内、突如其来的颁奖仪式让韩德云一时间摸不着头脑。就在他的眼前,全体韩国代表团齐刷刷起立,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律师”颁奖,表彰他在这次交流中所做的贡献。
“从致辞、祝贺到获奖者答谢,只有短短十分钟。”韩德云回忆道:“就这样简短而庄严的仪式深深触动了我。”律师行业的特征是:每个律师、律所都很个性,可谓千人千貌,百所百态,因此律师行业比其他行业更需要建立一种相互褒奖、相互提携、抱团发展的职业精神。在群体中的被认同感、荣耀感是每一名律师、每一个律所都不可或缺的精神源动力。在接受采访时,韩德云毫无保留地将其主导下的“年度大奖评选”、“年度经典案例评选”这一以专业评选开全国先河的活动的初衷道出:“这样一来,优秀的会更加优秀,更会带动大家向真正的业界标兵看齐,整个行业也会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风气。”
律者勇义 执着彰显勇敢
立法涉及到各方诉求的平衡,在于立法者、起草者、建言者的一份勇气去敢于直面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博弈,在于一份执着不畏艰苦地去将一项事业坚持下来,让它开花结果。1997年重庆直辖,一夜之间仿佛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都驶上了快车道,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也突显出来,亟需解决。一场在立法改革上尝试创新的时代风云在重庆这片土地上喷薄而出。正所谓时势造英雄,1998年韩德云被授予“重庆首届十佳律师”,同时以知名学者、律师的身份成为重庆市人大立法顾问,参与到了法规清理和立法工作中。
仅仅两年后,恰逢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正想在此方面突破变革的重庆市人大与一心想参与地方立法工作并耐心苦苦等待机会的韩德云不谋而合。
韩德云所带领的律师团队在为客户处理的不少物业纠纷案件中,发现了很多带有共性的问题,意识到了物业管理立法势在必行。“搅动”物业纠纷领域一直无法可依的法律空白这片“死水”,为韩德云进军地方立法工作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2001年,重庆市人大法制委员会正式委托以韩德云为执行合伙人的索通律师事务所起草《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这在中国地方立法史上是第一次,韩德云和所在的索通律师事务所迈出了在中国律师发展历史上意义非凡的一步。
“在中国的法制化进程中,在从人治向法治转变的过程中,不是所有人对立法进程改变的意义都能充分认识的。”韩德云说,律师参与法律起草的本身说明,原先封闭的立法过程已经放开一角,这就是一种利益的平衡,这就是一个进步,对法律的实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律师参与立法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趋势。”
2001年,由索通律师事务所起草的《重庆市物业管理条例(草案)》获得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这件事被外界视为我国地方性立法改革的一座里程碑,被誉为“律师立法首开历史先河”。对此,韩德云只是平静地说:“起草法案是律师学习扮演政治角色,发出自己声音的一种方式。”
2015年度律师(律师事务所)大奖颁奖典礼
2015年3月28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又委托市律师协会对重庆直辖以来至2014年底市政府(含办公厅)、市建委、市财政局和市地税局制定的涉及建设领域和税收领域所有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重点抽查评估。“这是市人大第一次以委托第三方形式开展抽查评估工作,实现了律师从应用法律到评估法律的职能转变。时间紧,任务重。”
韩德云说:“我们从接收的1844件文件中整理甄别出合乎抽查评估范围的文件322件进行了审查评估,并给出了具体评估意见。当年7月初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最终评估报告,得到了委托方的积极评价和充分肯定。”
说到韩德云的执着与勇敢,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2010年,韩德云在他连任全国人大代表的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十多条建议。在这些建议中,他多年来坚持提交的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建议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为此,韩德云被媒体称为“最执着的代表”,“反腐败的先锋”。韩德云信心满满地说:“在中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中,律师将会通过各种途径发挥更大的作用。”
律者仁义 大爱谱写温暖
“立法之本,与以人为本从本质上是相通的。”韩德云始终坚持把百姓的利益诉求落实到立法完善的过程之中。他从做律师的第一天起就认为律师不是只知赚钱的“机器”,而应该更加关注民生,参与政治,融入社会,这比律师能够创造的任何经济价值都更有意义。2016年1月,韩德云第三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从200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他已提出各类建议、议案超过300件。“连续3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群众对我的信任,这更加给予了我新的责任。”韩德云说。
“应该让每一名老百姓都享受到中国法治建设的进步,法律的公平与正义之光应该照亮百姓心中的每一个角落,一个人都不应该掉队。”韩德云如是说。他总是以法律工作者的理性视角分析现实,从实践中寻找解决方法。“作为一名律师人大代表,既要为普通老百姓呼吁,把他们的利益诉求反映出来,更应该把解决诉求的方式方法落实到立法的完善、政策的完善之中,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2003年,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时,韩德云向全国人大提交的建议和议案就涉及“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全面修改《治安处罚条例》”、“防止就业歧视”、“推行居住证制度”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桩桩件件直指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领域。韩德云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法律、法规要和国际接轨,其中对民生领域的重视程度应该被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上来。2004年3月,他向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制定《公平就业法》等8件议案和十多件建议,继续提议修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修改《建筑法》推行建筑劳务公司制度,以保障建筑业民工权益;2005年3月,他向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领衔提出了近30条议案和建议,议案包括涉及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引出的对《劳动法》的修改,涉及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引出的对《食品卫生法》的修改,涉及医疗纠纷事故处理引发的制定《医疗纠纷事故法》等等,将目光更多集中到了民生问题上。
首次长江经济带律协会长年会与会会长合影
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四次会议期间,韩德云被媒体广泛关注,他提交的20多项议案和建议中涉及教育、医疗、工伤保险、环境保护、社会救助等多个民生领域。他说:“更加深入地关注民生问题在法律上的解决,这才是律师参政议政的根本意义。”
韩德云对百姓法律需求的大爱的理解,更加包含了对百姓的奉献精神。没有能力负担律师费的普通百姓的法律服务需求,就好比是一般家庭的最低生活需求。不管是何种原因,当部分百姓所急需的法律服务未能及时得以满足之时,执业律师要主动扮演维护公平正义的社会角色。“这个领域里既具有巨大的舞台,也需要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与奉献精神。”他不无感慨地说:“对任何一个律师而言,当你成长不够时,你的奉献是有限的。当你有所成长时,力所能及地去帮助需要你的法律服务的人,你会感受到自身价值中那一片闪闪发光又温暖人心之处。”
15岁考入西南政法学院(今西南政法大学),19岁留校任教;留学返校后成为该校最年轻的副教授;1994年乘着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的春风,毅然辞去公职“下海”创办律师事务所;2003年被选为重庆市第二届政协委员,并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从此走上“律师立法”、参政议政之路;连续两届担任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梳理着韩德云的履历,这位徜徉法海三十余载的律政精英的形象在我们心中逐渐立体起来。
在韩德云一手创办的索通律师事务所二十周年的庆典上,他曾回忆起自己当律师的第一个案子,为一个下海搞研发的知识分子作代理人。案子最后输了,知识分子离家出走下落不明,只把自己的眼镜放在家中的书桌上。这副眼镜成为韩德云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景象,也成为他坚持不断向前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