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灾害救援医学的国际化大发展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2016主编寄语

2016-11-16郑静晨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救援队博拉灾害

坚持灾害救援医学的国际化大发展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2016主编寄语

时光如梭,新年又至。在《中华灾害救援医学》杂志创刊的第三个编辑出版年度,本刊与辛苦付出的热心投稿作者和审稿专家、学者站在学术的平台上,回首2015年,展望2016年。

2015是挑战与希望并存的一年,国内、国际重大灾难事件不断:6·1国内“东方之星”客船翻沉和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牵动着国人的心;西非埃博拉疫情余烬难灭,4·25尼泊尔8.1级大地震致8786人死亡,22 303人受伤,10月爆发的叙利亚难民危机裹挟着潜在的暴恐威胁给难民接收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对于国内发生的事件及我国积极参与的国际救援事件,本刊均做了相关专题报道。

回顾2015年,时值INSARAG成立25周年,联合国人道主义办公室举办了一系列会议庆祝其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制定了一个世界范围内接受的国际城市搜救队伍行动最低标准,并推动各个国家救援队伍的能力提升(包括倒塌建筑物下的医疗救援能力);搭建灾难响应平台,协调众多组织为受灾国家提供适时、适当、适度的援助。在INSARAG的努力下,目前全球有43支队伍获得重型、中型救援队伍的认证,提高了应急救援队伍的整体实力。此外,借鉴INSARAG成功经验,WHO在全球卫生部门集群(GHC)下设立了外国医疗队工作组(FMT WG)专门负责外国医疗队伍的注册和资格认证事宜,并通过起草相关指南规范灾害现场医学救援队伍的行动,使其医疗服务、人员资质、操作流程更符合现场救援的需要,更方便受援国根据本国的需要部署医学救援队伍。目前,我国已有两支国家级医疗队伍在积极申请,成为注册的外国医疗队伍。

2015年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医学救援行动的一年,锻炼了队伍,积累了国际医学救援的经验。在西非肆虐了一年多的埃博拉疫情年终得到有效控制:5月9日,WHO正式宣布利比里亚埃博拉疫情结束;11月7日,WHO发表声明,埃博拉病毒在塞拉利昂的传播已经终止;尽管几内亚依然有病例记录,但数量不大。我国政府派出三支医疗队分批次派向疫情深重的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几内亚,队伍均圆满完成任务,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的目标,彰显了我负责任大国的形象。4·25尼泊尔地震我国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派出中国国际救援队(USAR队伍)、中国政府医疗队(FMT 2型队伍)和中国红十字国际救援队(FMT 1型队伍)三支队伍。同时,我国民间救援力量——蓝天救援队也首次走出国门参与尼泊尔地震救援。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地震灾后,同时向受灾国派出多支救援队伍,且每支队伍均按照国际救援标准提供医疗服务,这标志着我国的医学救援力量逐步走向现代化、标准化和国际化。

这一年,还有一些人为事故的救援令人反思。哈尔滨外道区1·2火灾事故,导致5名消防战士牺牲,14人受伤;天津滨海新区8·12爆炸事故致150人遇难,23人失联,其中消防人员牺牲众多;两次事故均提示我国的消防制度和结构亟待优化。在2014年“岁月号”沉船事故1年多后,我国就发生了“东方之星”客船翻沉故事,导致452人遇难,仅12人生还。经国务院调查组调查认定,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是一起由突发罕见的强对流天气——飑线伴有下击暴流——带来的强风暴雨袭击导致的特别重大灾难性事件。针对事件暴露出的问题,处理了43名在日常管理和监督检查中存在问题负有责任的有关人员,并对水上交通管理部门和企业提出七个方面的防范和整改措施建议。

2015年,我国救援队数量迅速壮大,且布局逐步完善。目前已建成一支国家级及黑龙江、辽宁、天津、新疆、四川、云南、甘肃7支省级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国家级应急队伍36支,包括18支紧急医学救援队;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加入到我国的灾害救援事业中。然而,随着对救援能力、质量和环境适应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救援领域技术支持的需求日益增多。然而目前的现状是:新技术在国内救援队的应用和支持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相关政策相对较少;专业救援装备大多源于西方,国产救援装备正向自主创新阶段过渡;复合型救援队员稀缺。

这一年,我们面临着大数据时代下移动互联网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巨大冲击,坚持“迎难而上,创新发展”的原则加快本刊数字化进程,除搭载互联网、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快车,还积极与超星移动图书馆合作,实现办刊多样化,使读者能够更快、更及时接收到灾害救援医学最前沿的资讯。2015年本刊通过建立评审专家奖励机制,加强编辑与作者、读者及专家间的沟通等多项措施努力提高杂志办刊质量,创立“救援新视角”、“前沿编译”等栏目,力图从各个角度促进灾害救援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与进步。

展望2016,本刊将立足国内,并兼具国际化视野,在新的挑战与冲击面前,发挥自身特点,主动担当,提升服务,办出特色,在已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再接再厉。此起彼伏的灾难危机提供了灾害救援医学研究的土壤,探索灾害救援医学的规律为人类共同营造更加安全的世界,这是激励我们探索灾害救援医学的不竭动力!

主 编

猜你喜欢

救援队博拉灾害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蝗虫灾害的暴发与危害
福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 招之即战
地球变暖——最大的气象灾害
防化医学救援队的培训与演练
直面“埃博拉”之惧
如何看埃博拉疫苗研发引发的争论
抗击埃博拉:中国赢得世界尊重
《灾害来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