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产业模式 服务农村绿色发展
2016-11-16孔源环保部生态司农村处编辑
文|孔源 环保部生态司农村处 编辑|柴 帆
创新产业模式 服务农村绿色发展
文|孔源 环保部生态司农村处 编辑|柴 帆
孔源
土壤治理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并且离不开农业生产。因此,在考虑这方面问题的时候,要跟农村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和国家整体环境质量改善相联系,以形成一个循环系统。
一个行业的价值在于能够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或者被多少客户所需,价值的提高能够促进行业的发展。
防患于源头是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措施,如秸秆问题就应在资源还未被开发的时候构建一个不是给地方政府和下级环保部门下任务、套套子的机制,并且思考如何让农民在这个机制中获益。
形势严峻 农村环境问题突出
随着我国种植业、养殖业规模化水平提高以及农村劳动力减少,引发的家畜粪便等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在农业生产污染中粪便有38亿吨,秸秆9亿吨,秸秆利用率为76%,农药180万,残留地膜30%多。
农村环境问题是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的问题,生产包括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生活包括生活污水和垃圾。我国每年约有生活污水160亿吨,处理率仅为10%;生活垃圾1.1亿吨,处理率仅为36%。农业生产的主要废弃物是粪便和秸秆等,来自农业源的排放占了国家水污染排放总量的一半,而这一半里面的95%左右来自畜禽养殖的粪便。粪是土壤肥料资源,可以促进土壤土质的提升和土壤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但是把粪纳入环境统计口径后,它却成了最大的环境污染源。
2014年,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分别为1102.4万吨、75.5万吨,分别占了全国的48%和31.7%。农业源减排关系到国家整体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也关系到国家生态环境质量,尤其是水环境质量的改善。
深层分析 发展带来农村污染
汉字博大精深,代表了我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发展的伟大智慧,“家”代表着传统小农经济,宝盖头是房子,宝盖头下面是一只猪,房子底下有个猪,小农生态系统便可持续。
农村环境问题随“发展”而来,如果农业停留在没有先进方式和化肥以及规模化养殖的小农经济时代,便不会出现如此严峻的污染问题。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工业品下乡、劳动力进城、种养结合的脱离、旧模式被打破,新模式尚未建立等均是导致农村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方面,大量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使用,5996万化肥的高投入量和低利用率进一步加剧了污染情况,导致地力下降,土壤有机质告急。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人口的减少使得缺少人把粪还田,最终造成大量粪便的浪费,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污染。北京城里有一个叫“淘粪”的著名行当,《文史天地》中描写了北京粪头,讲的是最早有一个人从安徽跑到北京去偷人家厕所的粪便,然后把偷到的粪拿到阜成门外晒干了卖,最后占了六个社区的厕所,在北京攒了六个四合院。以前很赚钱的一个行业到如今变成人人嫌弃甚至成为纳入口径的污染物,这实际是发展所带来的转变。
农村环保的难点体现在方方面面,主要包括经济发展、环境质量改善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以养猪场为例,养殖户违反畜禽养殖规模的条例,根据相关要求,可以对个人污染进行处罚,但因面对的是农民群体,谁跟农民的利益作对,不管依法与否,都会站在舆论的负面上;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农村环保设施建得起、管不起、用不起;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监管对象特殊,基层环保监管力量薄弱、法规政策配套不到位等。
土壤改善 明确治理污染方向
土壤与水之间具有直接关联性,只有土壤条件得以改善,土壤吃水能力得以增强,控制水污染和提升水环境质量才会有效施行。三个“十条”里面对农业方面提出了如何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改善土壤健康状态,提升土壤环境生态质量的要求。
土质改善和防治污染需要将以下四个方面作为导向;
一、坚持“一控两减三基本”。李克强总理指示:“运用法制手段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村环境问题的制度探索”。国家有要求、市场有需求,农村环保也有相应的目标。提升和改变是面向市场需求,面向农村经济甚至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其核心思想就是有价值,通过转型和调整能够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质量效益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国家防治农业污染的目标和要求是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农民增收。推行供给侧优先改革,所有生产方都是供给侧,土壤肥料也不例外。什么叫脱贫空间?脱贫空间就是农业提质增效,让农民从农业生产里面获得更好的收益。什么叫提质增效?提质增效就是通过农产品实现增收,不单靠以前的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
三、解决主要农业环境问题。将土壤有机质的提升纳入到对地方生态建设水平的考核里面,强调通过对环境增产贬值或者增值来审计领导的离任。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包括水环境在内的环境质量,减少黑臭水体——《水十条》;防治土壤污染——《土十条》;减少大气污染——《气十条》。
四、提升食品安全和健康水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对高端农产品或者高档农产品的需求也是刚性的。在吃饱之后追求健康已是人们考核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安全食品不是监管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农业生产技术、土壤肥料技术的更新和服务水平的提升能够让土壤更健康,也能让农业生态系统更健康,健康的系统可以提供更多的健康产品。
绿水青山 土壤与污染防止结合
构建服务体系,健全利益机制,让粪便和秸秆利用“有利可图”是治理农村污染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丰富产品门类、提升产品技术含量,从产业链或配套方面满足市场和农业生产需要。开发高端农产品,在开发一些安全农产品时,增强针对性和功能性,如在针对土壤污染防治的时候,看其是否可以控制土壤污染或者调节土壤PH值和其他指标,能否规避或者降低土壤污染对农产品的健康风险或对环境的健康风险。在针对特定农业生态环境的时候,考察肥料是否优质合格,肥料是土壤最好的的粮食,通过好的肥料,对土壤的功能牺牲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
二、创新服务形式。从单一提供产品向产肥一体化、区域有机质提升和地理改善服务型转变。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是当今农业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有些东西不一定非要在商场提供服务里才行,比如,几万亩地种什么,通过提供服务可以确定多少年后实现生产目标。
三、延长产业链条。从原来的单纯提供肥料到如今跟种植业、养殖业结合发展,既生产肥料又养猪,通过拉升链条实现节约成本,保证整个产业平稳发展。习总书记说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通过土壤的改良提升,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从而带来更多人气方面的收益。
通过土壤肥料的供应和提升,提升整个生态产品的品类,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把生态储蓄变成生态资产,用生产姿态变成孵化生态财富的目的,让老百姓分享到环境保护的红利,这也是习总书记强调老百姓的获得感目标的一个具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