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中医抗感染治疗

2016-11-16李秋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5期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脓肿

李秋

【摘要】目的 研究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中西医结合抗感染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直肠周围脓肿患62例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1例。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西医治疗,干预组进行中西医结合抗感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并发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87%,干预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复发3例,复发率为9.68%,干预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中西医结合抗感染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有效的改善,并使疾病的复发率有效降低,使患者的愈合时间得到有效的缩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肛门直肠;脓肿;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5..02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疾病一般临床症状表现为肛周持续性的剧痛,当受压或者咳嗽时病情会加重,肛旁皮肤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红肿症状[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直肠周围脓肿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直肠周围脓肿患62例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1例。其中男29例,女33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1.42±10.95)岁,病程2~22d,平均病程(11.28±0.95)天,包括肛周皮下脓肿15例,盆骨直肠间隙脓肿12例,直肠黏膜下脓肿11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4例,直肠后脓肿10例。本组实验均是在患者本人以及家属全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参加。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干预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抗感染治疗,行切开挂线术,首先对患者的截石位进行消毒处理,用食指探入患者的肛内,以对脓肿的范围和部位进行确定,并仔细查看是否有原发内口存在。如果有内口存在,就需要利用分叶镜对肛隐窝处实行进一步检查,查看是否有溢脓、红肿或者凹陷性硬结出现,以判断内口的位置所在。取患者脓肿波动较为显著的患处,切开一个弧形或者放射状的切口,然后,将患处皮肤以及皮下组织按照顺序进行切开,利用止血钳钝性地分离后,实施排脓处理,再使用食指对脓腔的走向和分离脓腔间隔的距离进行探查。在实施分离后,利用双氧水或者生理盐水冲洗脓腔。若脓腔相通于两侧的坐骨直肠间隙之间,此时在左右两侧与肛缘距离约2 cm的位置各切开一个约1.5 cm的弧形切口,需注意将坐骨结节处避开,在切开切口后,保证三个切口的底部能够相互连接,与此同时,注意在两侧的弧形切口下端距离后位的切口间皮桥需>2.5 cm。在术中,需保持一只手的食指探入肛内实施引导的作用,另一只手使用球头探针从切口的地基底部向肛内深入,以找到内口的位置,将探针在脓腔的最薄处以及最高点,且距离齿线上方1.5 cm处穿出,利用脓腔缓慢拉出内口,之后再进行合拢并结扎两端,操作过程中需保证适宜的松紧度。修剪成梭形的切口后,实施止血并包扎。在患者手术过后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利用中药进行熏洗,具体方法为:取马齿苋15 g,地丁8 g,土茯苓8 g,大黄12 g,蒲公英15 g,侧柏叶12 g,明矾12 g、乳香15 g。田七10 g,加入水2 L进行1 h的浸泡,并在煮沸半小时后将上清液提取出来,继续进行煎熬,取0.5 L放与盆中,在每天排便后,在药液中加入2倍的开水对患处进行熏洗处理,1次/d,20~30 min/次。

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西医治疗,在每次患者便后,使用1/4000PP的粉温水实行坐浴,而后应用凡士林纱条进行换药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以及创口愈合时间。

1.4 疗效评价标准[2]

当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除,且病灶都已得到清除时视为治疗痊愈;当患者的临床症状大部分都已消失,且病灶有部分消除时视为有效;当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有加重倾向,并且病灶并未消除,出现了后遗肛瘘的现象。

1.5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照组痊愈23例,有效3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83.87%,干预组痊愈2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9.68%,干预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当肛腺受到感染发生化脓,并且蔓延至直肠肛门四周或者直肠肛管组织内时,就会造成脓肿的发生,造成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疾病[3]。患者在发病时有剧烈的疼痛现象,有时还会伴有恶寒以及发热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与生活[4]。

应用传统的治疗方法,将引流切开并形成瘘管后再进行肛瘘切除手术,手术时间较长,使患者不堪忍受疼痛。而应用中西医结合抗感染治疗,使患者的疼痛有效的减轻了,具有较好的疗效[5]。

参考文献

[1] 周爱华,邱 磊,谢沛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45例的体会[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6):131-132.

[2] 邢志勇,张重阳,田 霖,等.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脓肿86例临床观察[J].临床误诊误治,2010,23(3):232-233.

[3] 王金强,陈行琼.中西医结合治疗8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1):1761-1762.

[4] 李捍中.中西医结合Ⅰ期根治术治疗肛门周围脓肿58例[J].中医药导报,2011,17(11):100-101.

[5] 胡桂枝,李爱梅.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肛门直肠周围脓肿35例[J].中医研究,2012,25(1):43-44.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中西医结合脓肿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中西医结合治疗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观察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消痈解毒汤为主治疗阑尾脓肿1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