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6-11-16常伟丽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8期
关键词:脑梗死影响

常伟丽

【摘要】目的 本文就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究。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每组49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9例患者作为基础组,接受系统化护理干预的49例患者作为系统组,最后将两组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对和统计。结果 系统组和基础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护理后,系统组患者Fug-Meyer评分好于基础组,从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系统组的满意度占比也明显高于基础组,两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患者身体功能快速恢复,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关键词】系统化护理干预;脑梗死;身体功能恢复;影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8.0.02

本次研究为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选择我院自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现将对比结果和流程进行如下叙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抽取的对象均为我院自2014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8例,且本组患者的疾病均由临床证实。其后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平均分为系统和基础两组,每组49例。系统组(n=49)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34:15,年龄30~69岁,平均年龄(46.2±5.4)岁,病程1~3年。基础组(n=49)患者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37:12,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47.1±5.6)岁,病程1~2年。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脑梗死患者的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基础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详情包括: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将其实际情况告知给家属,让其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必要时予以鼓励和安慰,服药期间必须严格遵循医嘱[1]。系统组患者的护理方法为系统化护理干预,详情护理工作包括:

健康宣教: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主动接待,并加强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将脑梗死患者的相关知识进行普及,并将疾病的诱发因素、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详细告知,并对其潜在的并发症进行详细介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深患者对疾病的深刻认知。除此之外,要指导患者正确的锻炼方法,并改变其体位,家属日常需对患者的锻炼予以监督,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2]。

下床活动:患者的发病时间超过72 h,但是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且未出现合并症,在对其机肢体肌肉进行检查时,结果均为正常,要鼓励患者及早进行下床活动,并配合护理人员的相关工作。

功能锻炼:就脑梗死患者而言,对其指导功能锻炼尤为重要。首先分级患者的偏瘫肢体肌力[3],若患者的级别为0级~2级,则选择患者的坐位,让其进行适当的休息,并协助患者移动至床边,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指导,让其慢慢站立,且时间保持在20 min。在训练期间要对患者进行询问,看其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除此之外,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观察其恢复情况,而后对其进行相应的锻炼,如:下床行走时间和站立等。

1.3 指标观察

对两组脑梗死患者的Fug-Meyer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4],护理满意度在选择我院自用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1.4 数据统计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比较,以百分数(%)表示,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系统组和基础组的Fug-Meyer评分

系统组患者采用系统护理干预后,Fug-Meyer评分为(64.83±6.13)分;基础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后,Fug-Meyer评分为(52.78±5.35)分;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系统组和基础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系统组患者选择系统护理干预后,48例患者对该护理模式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8.0%;基础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后,39例患者对该护理模式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9.5%;组间统计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临床脑血管疾病中,脑梗死最为常见,且主要诱发因素与人体血管血液缺乏供应存在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对于该类患者而言,临床除了给予有效的治疗方法之外,其护理工作也不容忽视。系统性护理干预是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护理模式,其主要核心以患者为主,满足其实际需求的同时为其提高针对性护理服务[5]。结合本次实验数据结果可以看出,系统组患者接受系统护理干预,基础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结果显示:系统组患者Fug-Meyer评分好于基础组,从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来看,系统组的满意度占比也明显高于基础组,两组间数据结果经统计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可知,对脑梗死患者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患者身体功能快速恢复,具有临床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建亚.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4):212-213.

[2] 邓丽平,邓燕华.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3(36):255-256.

[3] 白 艳.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7):228-228.

[4] 肖玉芬.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1):102-103.

[5] 罗晓丽.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身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养生(下半月版),2016(5):197-197.

本文编辑:鲁守琴

猜你喜欢

脑梗死影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急性脑梗死的CT脑灌注成像分析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
参芎龙蝎汤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3例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