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价值分析

2016-11-16高翠香陈金涛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6期
关键词:中医护理心绞痛冠心病

高翠香 陈金涛

【摘要】目的 研究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与加用中医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心绞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从中医角度调理患者机体状态,达到对心绞痛的控制作用,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绞痛;冠心病;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6.0.02

冠心病属于心内科疾病的一种,为临床上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其发病会很大程度上受到冠状动脉供血状态的影响[1]。现阶段多以药物控制为主,但由于此类患者年龄偏大、治疗依从性相对较低,加上情绪上的不稳定,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疾病控制有所影响[2]。本文采用对比方式研究了中医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疾病控制的改善作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住院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43~74岁,平均年龄(57.2±6.1)岁。观察组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9.1±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根据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心绞痛发作时各项症状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从中医护理角度实施护理干预操作,具体如下。

1.2.1 情志护理

在中医理论中,当患者情绪不佳时会影响到脏器运行,对血液循环及心脏状态不力。同时,当患者存在情绪紧张、焦虑、抑郁、暴躁等状态时,夜间睡眠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血液运行状态[3]。因此护理人员需采用情志护理,对患者热情接待,并在沟通过程中以积极、和蔼的态度相互交流,让患者将自己当成家人,令其感受到温暖,从而逐渐调理情绪。

1.2.2 浴足护理

护理人员可为患者制备中药熏洗液,取白芷、吴茱萸、胆南星、丁香、半夏、红花等中药材各15 g,将药材研磨成粉之后加入2000 mL水煮沸,令患者根据自身耐受情况进行足部熏蒸[4]。当药液逐渐降温后可令患者在药液中泡脚,睡前泡脚1次/d,时间控制在20~60 min,可促进血液循环,帮助患者改善睡眠。

1.2.3 按摩护理

护理人员可根据中医理论为患者按摩穴位,选取中脘穴、三阴穴、内关穴、极泉穴、神门穴、膻中穴,指导患者在病床上正坐或平卧,将全身放松后用拇指指腹按压穴位,每个穴位时间控制在10 min以内。询问患者感受,若感到胀痛、酸麻则可停止按摩,按摩可分早晚实施。

1.2.4 饮食护理

从中医角度来说,对于睡眠状况不佳的患者,睡前应严禁饮茶或咖啡等会刺激神经的饮料,护理人员可选取莲子、大米、小麦等煮粥,令患者早晚服用,能够达到养阴益气的功效。若患者手脚冰冷、气短,则在饮食上需避免寒凉食物,可选去薏米仁以及大米煮粥,并加入适量萝卜,令患者服用2~3次/d,可达到健脾润肺、活血祛痰的功效。若患者肝火旺盛,则可选取夏枯草以及菊花各15 g为患者泡茶。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研究期间心绞痛状况,包含心绞痛疼痛评分(采用视觉评分法)、每次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以及每分钟平均发作次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绞痛疼痛评分、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冠心病很大程度上受到中老年患者体脂代谢的影响,在血液中若存在较多杂质会在血管内壁上形成附着物,从而影响管腔血液的正常流通。当管腔狭窄,大动脉无法得到充分供血,血液循环与正常流动受到阻碍,从而形成心肌缺血性疾病,造成心绞痛。中医领域将冠心病分为心痛、胸痹范畴,认为其瘀血积聚、气虚血瘀、正气虚弱、气血不畅等病因的影响,从而出现胸痛、胸闷、心悸症状,在临床治疗中多采用化瘀止痛、益气活血方式,在临床护理中也不例外。

通过中医理论指导,对患者的情志护理能够达到缓解焦虑情绪、紧张状态的功效,避免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过大的情绪波动,从而改善对心功能的不良影响。同时,稳定的情绪还能够促使患者更好地进入睡眠状态,让脏器正常运行。通过中药材为患者熏蒸、浴足能够帮助促进血液流通,足部穴位丰富,在熏蒸以及热水的刺激下,血液流通状态更佳,而且中药材的发挥可达到通经活络、调节肺腑、补肾安神的功效。另外,对患者的按摩护理还能够通过对穴位的刺激调整阴阳,改善血液状态,从而达到疏通经脉、通血达气的作用。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实施了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心绞痛疼痛程度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心绞痛持续时间以及发作次数均明显更低,证实了中医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加强中医护理干预有利于对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与症状的有效控制,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马克燕,赵新梅.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v.13,21:78-79.

[2] 李燕红.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v.12,18:369-370.

[3] 孙春霞.健康教育及综合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价值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v.23,08:146-147.

[4] 周 敏.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预后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v.16,34:267-268.

本文编辑:王 琦

猜你喜欢

中医护理心绞痛冠心病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
益气养阴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0例
自拟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