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2016-11-16徐光琦张立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年16期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徐光琦 张立

【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变限于结肠粘膜的炎症性肠病,由多种病因综合交互作用引起,西医治疗作用迅速,疗效肯定,但复发率高。中医辨证施治具有疗效好,辩证用药的优点。临床治疗最好是采用中西医、全身和局部相结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本文收集近3~5年的文献,通过病因病机、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诊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进展作如下总结。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6.00.02

【Abstract】Ulcerative colitis is a lesion limited to the colonic mucosa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comprehensive interaction caused by a variety of causes.The best clinical treat-ment is a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ystemic and local individualized treatment programs.We collected the literature of the past three to five yearsfor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pathogenesis,basic research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Key words】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ulcerative colitis:Research Progress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粘膜,表现为炎症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且发病率与性别无明显相关。临床症状轻重不等,以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为特征,多有反复或慢性迁延[2]。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属于医学“泄泻”、“痢疾”及“肠辟”等的范畴,但又不能完全概括本病的特点。因此,国家中医管理局医政司提出把本病归结为“大瘕泄”。现将近年来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以及中西医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国内外流行病学分析

本病在欧美经济发达的国家发病率最高,而发展相对不发达、甚至落后的亚非国家发病率相对较低。文献显示美国和日本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分别为:8.3-14.3/10万、116-229/10万和1.95/10万、10.12/10万,美国本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日本,这可能与生活环境、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有关。我国目前对本病尚无精确统计,但据中国医学文献对本病的报道的统计,显示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在我国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2 病因与发病机制

2.1 西医学对病因病机

研究本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现代研究已确认本病的发病原因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本病与遗传、感染、炎症反应、肠道变态反应、免疫功能异常以及环境与精神因素相关。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本病是机体内在的遗传易感性、免疫功能异常与外界环境、精神情绪刺激之间相互作用所致[3]。这些相互作用使肠道防御功能紊乱,并促使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炎性因子和介质,进而造成肠黏膜的损伤。

2.1.1 遗传因素

本病的发病有一定的种族差异性,反映了本病可能与遗传素质有关。另外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家庭聚集性,也表明本病具有遗传易感性。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有国外学者通过全基因组扫描,绘制出与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相关的易感区域和易感基因。国外学者已成功利用转基因技术制作出和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类似的动物模型[4]。

2.1.2 感染因素

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原因中,环境致病因素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研究的关注。在环境因素中,饮食成分和肠内微生物是影响发病的两个关注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内几乎都存在免疫调节机制异常,在这种情况下,饮食成分和肠内微生物都可以引起肠内的慢性炎症反应。感染因素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在研究溃疡性结肠炎发病原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本病多发生在肠道感染之后;抗生素治疗效果良好;粪便分流或旁路手术可改善临床症状,防止复发。这些都是感染是引起溃疡性结肠炎的论据[5]。虽然可以确定感染是引发溃疡性结肠炎的重要因素,但至于是何种感染引起,至今仍未确定。

2.2 中医学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溃疡性结肠炎是发病是遗传决定的,腔内抗原激发的、肠黏膜天然免疫异常启动的肠道炎症,黏膜反应的异常使炎症持续、放大和慢性化。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归因于湿,现代大多数中医学者认为本病发病是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内因源于肝、脾、肾脏腑功能失调,外因责之于湿邪蕴、气滞血瘀。

3 治疗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包括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对有于有肠扩张、穿孔和大量出血的患者则首选外科治疗。现有的内科治疗方法包括西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现在流行的治疗方案为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分型、病情严重程度和不同的病理分期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

3.1 西医药治疗

西医药治疗包括氨基水杨酸类药、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一些新型生物治疗药物。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新型疗法也不断涌现。如阻断血管内皮细胞上的MAdCAM(人黏膜地址素细胞黏附)疗法治疗本病已有临床报道,且取得较好疗效。

3.2 中医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以辨证施治为主,因人、因地、因时、因疾病发展阶段、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溃疡性结肠炎致病原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但单纯依靠西医,治疗时间长,不良反应多,且易复发,而中医可以辨证论治、因人而异的选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临床常取得很好的效果。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可以对本病进行标本兼治。

4 总结与展望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特殊肠道疾病,是多种病理因素交互作用引起的。西医治疗作用迅速,疗效肯定,但复发率高。中医辨证施治具有疗效好,辩证用药的优点。临床治疗最好是采用中西医、全身和局部相结合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保守治疗不能完全替代外科治疗。若及时合理治疗,多能痊愈,但有约20%的复发率,因此,后期的巩固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另外,中医药对本病的疗效越来越受得大家的认可和重视,但中药对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细胞因子、炎症介质以及免疫网络调控作用靶点还没有深入的研究。基础和临床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观察,将对本病的研究有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文明,沈 俊.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和内镜特点[J].中国临床医学,2012,5:69-71.

[2] 周云仙,应立英.饮食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2,11:48.

[3] 江学良,崔慧斐.中国溃疡性结肠炎218例的特点[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5:31-33.

[4] 胡仁伟,陈日曦,等.近15年我国炎症性肠病文献分析[J].胃肠病学,2012,6:199-200.

[5] 潘国宗.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J].现代消化及介入治疗,2013,11:131-132.

本文编辑:吴宏艳

猜你喜欢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
MiRNA-145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独脚金的研究进展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
肠炎清对ICUC大鼠结肠组织TLR4、NF—κB蛋白表达、TLR4mRNA的影响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中药汤剂联合中药足浴及耳穴压豆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临床分析
EGFR核转位与DNA损伤修复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