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成立初期嵇文甫史学教育思想述论

2016-11-15刘百陆

中州学刊 2016年9期

刘百陆

摘 要: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史学研究开始从多流派共存向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学术争鸣转变。为构建和完善新史学理论体系并运用新范式研究中国历史,嵇文甫等老一辈史学家围绕传统文化及历史观的批判和继承、新史学教育理念的运用和普及、历史事件和人物评价以及历史和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等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命题进行了积极探索,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宣传、教育和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嵇文甫;史学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图分类号:K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9-0132-06

新史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历史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嵇文甫在马克思主义新史学理论的研究和普及方面均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些年来,学界在嵇文甫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大多着眼于其学术思想、渊源及贡献等具体方面的论说和评价。①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构建及其指导地位的确立为视角,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教师能力培养、历史评价、历史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嵇文甫的史学教育思想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构建所作出的贡献,作些分析探讨。

一、运用唯物辩证法扬弃传统文化和传统史观

为廓清晚清和民国时期各种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本质区别,嵇文甫坚持以历史唯物论审视和批判“天意史观”“宿命论”“英雄史观”“机械唯物论”“生物史观”“地理决定论”“人口论”“人种论”等历史观,阐释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厘清了唯物史观与传统历史观的三大本质区别,即“个人”与“英雄”的区别、“唯心”与“唯物”的区别、“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区别,并指出唯物史观“是从本质上、从发展上来把握问题的”②。他注重用唯物辩证法来解释中国的历史文化现象,并从中寻求历史规律。他认为,应当把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论“贯穿到历史的研究上”③。与此同时,他还从存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角度将中国历史上的相关文化现象进行生动合理的解释,并明确指出:“穷本探源,是生活决定思想;但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思想也对生活起着伟大作用。”④他强调:“不要把历史唯物主义庸俗化,简单化,乱戴帽子。”⑤这既是对唯物辩证法的灵活运用和有效普及,也是对辩证法运用可能出现偏差的防范和警醒。

胡适和傅斯年是民国时期史学界影响较大的人物。嵇文甫以胡适和傅斯年的历史观为个案,分析民国时期相关史学流派之不足,论证马克思主义史观的科学性。他认为,傅斯年、胡适所谓历史事实都是偶然的,“恰好表明其实验主义的精神,只从事物表面看,不讲事物的内部联系,一点一滴的解决,反对整个解决,只谈问题,不谈主义,这是不认识事物内部的有机体的整个构成,失去了必然的联系而没有规律”⑥,并指出这种观点的普遍性,“有许多教历史的正是这样看法。他们只会罗列现象,只会一桩桩一件件的讲述写历史故事。历史在他们眼里,只是些偶然事件的堆集,并没有内在的必然的联系”⑦。嵇文甫认为:“规律是具体的,是从活生生的具体事物中抽绎出来的。就一篇文章,一个历史事件,寻找出它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规律知识。”⑧他以魏晋南北朝史的讲授为例,强调要挖掘意识形态背后的社会生活基础。只有弄清“存在怎样决定意识,生活怎样决定思想”,⑨运用历史唯物论的分析方法,才能将看似各自孤立的现象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获知历史现象背后的规律。他在对那些“把所谓‘规律看成一种固定的框子,而拿具体的事物内容硬往里面填”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进行批判的同时,突出强调规律源自对具体事物的归纳分析,“如果离开具体的活生生的事物内容,而悬空的去讲规律,那只是空规律,死规律,因此也就不成其为规律”⑩。他认为,要在历史发展规律的一般指导下进行新的探索和深入的具体研究,“要看到古今一线,同时要看到不断更新”B11。为此,在历史研究中,不仅要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而且要特别注意那些“不大显著的新事物”,从其历史根源中研判新事物的本质和前途,不断培养鉴古知今、见微知著的能力。B12

注重总结历史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史学的重要特征,也是其能够指引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民国时期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专注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并用以分析中国革命的发展,基本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历史体系的重组。从20世纪3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批判和清理旧史学思想的影响、建立新史学的主导地位,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当时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胡适轻视历史规律的史学思想进行批判。翦伯赞着重批判了胡适实验主义史学观的治史目的、实在论、进化论等。B13嵇文甫从胡适重科学方法不重历史规律、否认事物的有机联系、只谈问题不谈主义的“多元历史观”出发,对照唯物史观和中国革命的进程,将其观点置于具体的研究逻辑中展开,使其错误观点自行显现。B14然而,马克思主义史学专注于历史发展规律的“宏论”往往容易偏离史论有机结合的正常轨道,产生以论代史的偏向。这也是其他史学流派诟病唯物史观的“软肋”。嵇文甫从长期的实证研究出发,探讨并科学总结历史规律,至今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启迪和警示意义。

二、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修养和教学水平

推广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史学首先要解决的是作为史学传播主体的教师对新史学的理解和接受问题。因此嵇文甫高度重视对教师历史唯物主义素养的培养,特别强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他一边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一边结合河南省史学教学实际,主导创建新史学会河南分会(河南省史学会前身)和《新史学通讯》(《史学月刊》前身),及时发布新史学研究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史学及其教学方法的普及,引导历史教学工作者以历史唯物主义重新认识历史,努力推动在各门学科教学中贯彻历史唯物主义思想。B15

1950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要求高等学校教育“力图与国家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废除政治上的反动课程,开设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课程,以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B16为提高知识分子学习、运用唯物辩证史观的能力,各地建立了政治学习制度和学习组织,定期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对于刚从民国教育体制过来的大部分教师来说,囿于知识体系及其与新史学的隔膜,融合其知识体系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一个涉及灵魂改造的艰苦过程。嵇文甫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关键,要求教师积极转换思想方法,积极探索新史学原理在指导历史教学和研究方面的作用。他反复强调学习和运用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并对如何将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贯穿到历史的教学和研究中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他认为,只有坚持唯物主义的观点、群众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才能“从联系中、发展中、矛盾中看问题”B17。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全面学习苏联的政策,教育体制也参照苏联模式进行改革。1952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为此从苏联邀请了众多教育专家深入到各高校具体指导教学改革工作。苏联模式成为当时教育改革的标准和目标。苏联教学模式有两个特色:一是注重政治思想教育;二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建设相结合。刚主持完成河南大学院系调整工作的嵇文甫,开始思考如何结合中国实际学习苏联办学经验,如何强化教学思想以及教学为生产建设服务等问题。嵇文甫强调教学工作的关键是提高教师水平,而教学上的关键问题是贯彻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思想涉及的立场、观点和教学方法,不仅要贯彻在国文、历史、地理、教育等课程的教学中,而且要贯彻到理科课程的教学中。嵇文甫通过讲解数学公式中蕴含的科学规律,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他认为高等数学要从“具体事物中来,到具体事物中去”,要从事实中找出与数学公式相对应的例子。他强调把研究对象“剥烂揉碎”,进行具体分析,把概念还原为事物,使理论具备丰富的有血有肉的具体内容,“必须理论具体化,而不成为空洞的理论,同时也把事实理论化,而不成为干瘪的事实”,在“变”中掌握问题的实质,掌握相关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B18

在教材尚未统一之前,历史教学遇到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贯彻、民族与民族战争、历史人物评价等一系列敏感的政治问题。B19。嵇文甫对上述问题逐一做出切合马克思主义的合理解释。如在民族与民族战争这个问题上,他强调要以人民史观审视战争的性质,分析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以阶级分析方法解析战争的目的,从人民的需求与统治者的利益及其之间的关系来评判战争的结果。B20

新中国成立初期,老一辈史学家均注重高校及中学的历史教学转型问题。范文澜、翦伯赞、吴晗、白寿彝、黄元起等围绕“历史教学改革就课堂讲解内容的取舍”“史学理论与资料的关系”“树立严谨的教风学风”“马恩论断在史学研究和教学中的运用”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见解。B21嵇文甫从教学改革的角度,提出教学要结合社会主义生产建设和为人民服务,培养教师教学的“思想性”,并深入思考将教育融入生产、生活的途径。与其他史学家相比,嵇文甫关注的是教师思想改造的具体过程、具体历史问题的讲授原则与方法。他对如何提高教学水平的阐述既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原则,又体现了传统的学以致用精神。但凡问题都有两面性,理论联系实际,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在教学中一味强调将书本知识融入现实生活,在强化教育目的性和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也会制约施教的老师与受教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三、对历史评价问题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确立及唯物史观的运用必然涉及历史人物的重新评价。传统史学多以兴衰成败臧否历史人物,而唯物史观坚持从生产力发展、社会发展、阶级的角度来评价历史。嵇文甫有感于历史人物评价中或“左”或右的混乱和无序,意识到历史人物评价已成为历史研究、历史教学中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于是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以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历史评价的原则、方法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1951年2月,嵇文甫在《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一文中提出,采取无原则的翻案来重新估价历史人物显然是不可取的。他坦承自己对历史人物评价还没有系统而深刻的研究的同时,提出了两种值得警惕的偏向(“左”的偏向认为历史人物都是专制君主或其臣僚而应一概反对;右的偏向认为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三个标准”(是否对人民有贡献、有利;是否在一定历史阶段起进步作用;是否可以表现我们民族的高贵品质)和“四个要点”(坚持历史主义眼光看问题;要认识历史人物的多面性与复杂性;站稳阶级立场,反对客观主义;要配合当前的政治任务)。B22嵇文甫运用人民史观、唯物史观对历史人物评价问题的初步思考,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问题,至今仍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1953年4月,嵇文甫对困扰历史评价的几对矛盾问题,即“起革命”与“当皇帝”、“伟大工程”与“暴虐百姓”、“抵抗异族”与“镇压农民”、“统一”与“自卫”、“侵略”与“扩张”、“就当时看”与“就现在看”等,都作了辩证而客观的分析。B23他强调开展新史学研究要回归历史的本来面目。同年8月份,针对开封市历史教学中心小组汇集的“民族侵略”“变法维新的成败”“历史人物的评价”“理学与王阳明”等问题,B24他提出要“具体分析,全面照顾,重点掌握”B25,并逐一对上述四个命题展开剖析。

历史评价不仅是一个对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和事件的科学评价问题,还是一个涉及如何协调新旧史学,从中汲取营养以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学术传承问题。嵇文甫在1953年4月的讲话中的议题显然是新史学要解决的基本命题,同年8月份讲话中提到的四个问题中除民族侵略问题外,其余三个都是深入到旧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尤其理学与心学是中国儒学在宋朝和明朝两次重要的发展和完善,对中国的历史走向和文化性格有重要的模塑和规定性影响。嵇文甫着重分析了理学的产生和演变,回溯了儒学从先秦朴素的儒学到汉代依附政权的儒学再到魏晋调和“佛老”的儒学,经宋代理学化的儒学到明代阳明之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演化历程。他在批判王阳明的唯心论的同时也重视其学说的思想解放作用,并强调要吸取“知行合一”思想的合理内核。B26

嵇文甫对新史学理论的具体运用集中体现在他关于孔子评价的研究上。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掀起了历史人物评价的热潮。嵇文甫先后发表了《武训传讨论中的几个问题》B27、《封建人物九等论》B28、《孔子思想的进步性及其限度》B29等文章,继续深入阐发其历史人物评价思想。他撰写《封建人物九等论》的目的就是为了廓清武训批判带来的思想混乱,建立起新史学的历史评价标准。文章将封建人物分为九等:虽为封建人物,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有一定进步性的人;在封建制度下能建功立业的人;坚持封建的正义性、合法性而反对腐化和恶化,或能表现民族气节的人;忠孝节义而对人民利害无大关系的人;随俗浮沉无特操可言的人;混乱堕落不成材料的人;甘做鹰犬,积极帮凶的人;罪大恶极祸国殃民的人。B30这是嵇文甫以人民史观和唯物史观审视历史人物较为成熟的思考。他认为,只有从孔子和武训所处的封建社会的不同时期来审视,才能充分认识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的孔子的历史贡献及其进步性和处于封建社会没落时期的奴才武训之不济。B31

嵇文甫指出孔子思想的进步性在于强调“人”的价值,孔子继承之前文化中“礼”的传统,更重要的是提出“仁”来讲礼,摆脱以原始迷信色彩解读古代礼制的做法,从人文主义出发讲丧礼、祭礼等。嵇文甫认为,“这样讲礼是一种新说,是就传统的‘礼予以一种新解释、新意义”,“这种人文主义的精神,不离人而言天,不离行而言知,在后来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极为深远,成为一种特殊的思想传统,并且孔子的道德思想、政治思想,整个都和这种人文主义的精神有关。”B32自从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打倒孔家店”后,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被视为制约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桎梏而大受挞伐。嵇文甫敢于坚持肯定孔子的进步性和重要贡献,显示了他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学术自信。

《孔子思想的进步性及其限度》一文发表后,嵇文甫接到了不少涉及孔子和历史评价问题等方面的来信。B33针对来信所提问题,嵇文甫又写了《关于孔子的历史评价问题》,指出孔子是封建贵族的思想代表,在中国思想史和教育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堪称中国封建社会的“万世师表”。他认为,对孔子的评价要遵照“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B34的原则,用阶级分析法审视孔子及其地位和贡献。在新史学还没真正成为主流意识形态而为所有知识分子所吸收和消化的背景下,“左”的和右的倾向依然支配着一些学者的思想观念,这篇文章不仅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而且受到了来自拥护孔子和反对孔子两个方面的“质问”。为此,嵇文甫又围绕孔子究竟是否鄙视劳动、是否主张土地私有制以及是否是人文主义者和能否与武训相提并论等做了进一步阐释,再次强调“具体分析”和“恰合分寸”的评价准则。B35

在1956年出版《关于历史评价问题》一书中,嵇文甫对历史评价的基本尺度、矛盾性与具体性、现实政治意义、历史评价中的几个理论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圆满解答了困扰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评价问题,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评价理论体系。1959年,嵇文甫发表《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以阶级分析和唯物辩证法来分析古代农民战争的命运与帝王将相的评价,强调避免“把问题简单化”,结论片面化,坚持“客观的历史分析和个人的历史评价”相结合,将个人置于历史的内在联系中进行评价。B361962年,嵇文甫又发表《怎样进一步研究孔子》,提出以“演变发展”和“对照比较”的方法来系统研究孔子思想,以及从具体的阶级斗争形势出发来审视两千年间不同时期的孔子。B37这是其所谓“回归历史本来面目”观点的具体运用。由此,嵇文甫结合自己的理论探索,以孔子评价为个案,将历史人物放到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辩证地、发展地加以评价的思想,在全国性历史评价辩难中渐趋成熟而终成体系。

回溯新中国建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构建过程,历史评价问题是一个历时较长、涉及面较广、影响较大的理论问题。这次探讨不仅有助于运用唯物史观、人民史观分析历史问题的基本原则的确立,而且有助于新史学研究范式在历史教学与研究中的主导地位的确立。由于嵇文甫的研究缘起于对历史教学中问题的回应,因而是新中国关注较早、影响较大、思考也较成熟的探索,其关于历史评价问题的论述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中国问题具有重要的开创和奠基之功。嵇文甫与范文澜、翦伯赞等史学家一样,都主张坚持以人民史观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做具体的、辩证的历史分析,注重阐述帝王将相与社会名流之间的关系、英雄与群众之间的关系、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等。同时,他们三人因研究领域的不同而在具体着力点上有所不同,翦伯赞较多关注民族和民族关系问题,范文澜注重帝王将相等政治人物的评价问题,嵇文甫较为关注文化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学派,如孔子、王阳明、黄宗羲等。嵇文甫在对政治人物、民族问题等进行评价的同时,将文化人物纳入历史评价范围,有助于探讨我国文化学理、学脉的传承和变迁,从而完善了新史学历史评价视野的广度和深度。在对理论问题的思考及与时人的辩难中,嵇文甫关于中国历史评价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得以完善和健全,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河南乃至全国的普及和宣传。他不仅对历史人物评价进行理论思考,并提出了评价的原则和标准,而且运用这些标准从事具体的历史评价,推进和修正了他的理论思考。

四、融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于历史教育

鸦片战争后,爱国主义成为近代中国救亡图存语境中的强音,但由于意识形态的多元,近代百年的爱国力量难以协调,各自为战,甚至相互驳难。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何激发并将社会各界的爱国热情统一到建设新中国的各项事业中去,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政治任务。

嵇文甫提出历史教育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有特殊优势,要通过历史教育增强民族认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他强调历史教学结合爱国主义要有一个根本认识,即“讲历史便是要认识伟大祖国之所由来”“一定要掌握住这个关键”。B38他从以下五个方面系统阐释了这一问题:一是通过亲切的历史感以激发对于祖国的热爱;二是肃清历史教育中的思想毒素;三是认识伟大祖国的由来;四是中国历史上的灾难、斗争和光荣;五是跟着毛泽东走。B39这样就将挖掘爱国主义的历史资源同拥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结合起来,从理论上将爱祖国与爱新中国融合起来了。

他主张要培养理性的民族自豪感,注重传达辉煌的历史成就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和酷爱自由、富于革命精神的光荣传统,同时要鞭挞在历史发展上起破坏作用的奸邪败类。嵇文甫指出要协调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关系,国际主义就是“和平共处、友爱互助,相互尊重,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要“教育我们的青年热爱祖国,热爱进步人类,对祖国历史,对全世界历史每一个时代有贡献的人,推动历史前进的,我们都热爱”,“有我有人,才能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有古有今,才说明过去伟大,现在更伟大”。与此同时,嵇文甫还强调一定要廓清和反对以大国为本位,独霸世界和消灭各民族特色的“世界主义”。B40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人文社科体系还不完善,历史学、哲学因其深厚久远的传承和特殊功用,地位和影响广且深。在近代中国转型过程中,哲学和历史常常开启社会改革和政治、社会运动的序幕,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就是为了给戊戌维新提供历史和理论依据。晚清和民国时期,西方理论竞相涌入并得到中国学界的迎合与回应,形成多种理论交互发展、相互驳难的局面。在史学领域,民族史学、批判史学、马克思主义史学三个流派鼎足,互相辩难。B41新中国成立之初,上述三大流派的代表人物和追随者仍各有影响。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我国各领域的科学研究,不仅关系到科学发展的本身,而且关系到统一的意识形态的重塑与确立,从而影响到新政权的合法性营建和巩固。为肃清史学领域中的民族史学、批判史学等流派的消极影响,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嵇文甫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新中国成立之初,以解决新史学推广和运用中出现的问题为导向,开展针对性的理论思考,使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我国史学研究的理论指针。由于工作环境和视界不同,他们或对相同问题分别探索,围绕一些共性问题相互砥砺;或着意关注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共同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史学曲折而迅速地发展。嵇文甫在引领河南省史学教育和研究工作的过程中,除对辩证唯物主义等理论在中国的运用进行探讨外,还着重解决历史研究和历史教学中面临的一些困惑。这不仅表明嵇文甫史学思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偶然性”,而且有助于解决新史学理论在中国的“落地问题”。

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体系构建方面,嵇文甫结合新史学的推广和普及,围绕长期困惑史学界的一些基本问题,以辩证唯物史观为指针,通过发表演讲、撰写学术论文和举办各类学术研讨会,积极开展学术争鸣,提出符合中国实际的研究命题、研究原则和研究方法,凝练关乎新中国史学发展方向的核心问题,引领河南乃至全国史学研究的重塑与转型,推动了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健康发展。在新政权初建和巩固的过程中,构建统一的意识形态显得异常重要和紧迫,嵇文甫等老一辈史学家以唯物史观、人民史观为指针,通过比较扎实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完成了新政权历史的法理基础与现实认同感的双重构建,为全国人民认同新政权、廓清“敌我”关系、接受并紧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提供了“历史学”基础。他对一些基本问题的阐释、对新史学研究需要遵循的原则和方法的厘定、对史学研究如何切近和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对新史学教学基本准则的界定等,都具有重要的奠基与开创作用。在他主导和影响下,河南省不仅汇聚了赵纪彬、黄元起、张邃青等一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而且培养了胡思庸、郭人民、朱绍侯等一批后起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继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注释

①关于其史学思想和理论的文章有李道雨等:《嵇文甫学术风格漫评》,《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唐嘉弘:《嵇文甫学术思想刍议》,《史学月刊》1995年第11期;嵇道之:《先父嵇文甫先生的学术与生平》,《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董海立《略论嵇文甫先生的文化观》,《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罗炳良:《嵇文甫的史学理论与方法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08年卷(总第6卷);于文善:《嵇文甫对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贡献》,《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张利:《嵇文甫在史学理论上的贡献》,《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1期;张利:《嵇文甫论历史评价问题》《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1期;唐金培:《嵇文甫与20世纪中国史学争鸣》,《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4月22日。

②嵇文甫:《历史唯物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武器》,《郑州大学学报》1965年Z1期。

③④⑤嵇文甫:《关于意识形态》,《新史学通讯》,1951年第1期。

⑥B14B23B25B26《嵇文甫文集》(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43、80—90、16—28、43—54、53—54页。

⑦⑧⑨⑩嵇文甫:《就文史教学上试谈所谓“规律知识”》,《学习与生活》1951年第11期。

B11嵇文甫:《在历史研究中抓特点、抓新东西》,《光明日报》1961年4月29日。

B12嵇文甫:《历史是讲新东西的——史学杂话之五》,《新史学通讯》1953年第1期。

B13黄文丽:《唯物史观与实验主义的交锋》,《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4期。

B15嵇文甫:《新史学通讯发刊词》,《新史学通讯》,1951年第1期。

B16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人民教育》1950年第5期。

B17嵇文甫:《历史教学中的思想方法问题》,《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4期。

B18嵇文甫:《提高教师水平问题》,《教学与生活》第7号(1953年3月21日)。

B19B20嵇文甫:《关于历史教学中的几个重要问题》,《新史学通讯》1954年第10期。

B21曹守亮:《翦伯赞和1949—1966年间的历史教学思潮》,《宜宾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B22嵇文甫:《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新史学通讯》1951年第2期。

B24嵇文甫:《关于历史评价中的几个矛盾问题——四月十二日在中国史学会河南省分会上的讲话》,《新史学通讯》1953年第5期。

B27嵇文甫:《武训传讨论中的几个问题》,《学习与生活》第3卷4期。

B28B30嵇文甫:《封建人物九等论——从武训传讨论所引起的历史人物讨论问题》,《新史学通讯》1951年第5期。

B29B32嵇文甫:《孔子思想的进步性及其限度》,《新史学通讯》1951年第6期。

B31B35嵇文甫:《关于孔子历史评价的几点解答》,《历史教学》1954年第9期。

B33B34嵇文甫:《关于孔子的历史评价问题》,《历史教学》1953年第8期。

B36嵇文甫:《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人民日报》1959年7月20日。

B37嵇文甫:《怎样进一步研究孔子》,《学术月刊》1962年第7期。

B38B39嵇文甫:《历史教育与爱国思想》,《新史学通讯》1951年第4期。

B40嵇文甫:《关于历史教学中几个重要问题》,《新史学通讯》1954年第10期。

B41盛邦和:《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的流程与流派》,《学术月刊》201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