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
2016-11-15郭根红
摘 要: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在经济发展过快、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效用还是比较平缓,但是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在过去的一二十年里调节比较频繁,幅度也比较小,这种方法对流动性过剩有很好的对冲效果,能够有效的抑制货币信贷并且成本较低。总体上来看,存款准备金政策在调节流动性过强、调节信用贷款的资金、控制货币的供应量等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正在不断地完善,但还是有许多的问题。但是可以选择从完善目前的存款准备金实体制度、取消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增强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
关键词:存款准备金制度;货币政策;有效性
一、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简单发展过程
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央行主要控制货币供应量,保证货币供应量满足我国的经济能够稳健的需求。当时央行和政府是通过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来获得资金,这也是为了确保央行和政府能获得足够资金的主要渠道。在1998年,央行为了应对当时的经济形式对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系列的改革,其中就包括把“准备金存款”与“备付金付款”合二为一,并也把存款准备金率从13%下调到8%,也正是因为这次改革准备金制度变成我国货币政策的一般性金融工具,调节存款准备金率也正式成为国家货币政策操作手段之一。2003年以后,中央银行实行了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把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情况和不良贷款的比例等指标和存款准备金率挂钩。这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起到了很强的限制作用,如果其不良贷款率比较高,它的准备金率同样也会比较高,商业银行就会加强对于贷款业务的风险管控。我国存款准备金率从1984年实行至今已经调节了许多次,所以说“高频率,小幅度”是我国的准备金制度调整的主要特征。
二、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尚存的问题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是目前采用的十分有效的政策,特别是在现在我国当前的金融市场还处在刚刚发展的阶段,很多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但是它同样存在一些问题,这样就会影响在实施过程中的效果。
1.我国存款准备金计提制度的不足
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往往能够决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方法不一样取得效果往往是大不相同,所以确定好计提方法十分有必要。但是我国对于计提制度并不重视,制定之后并没有过多的干预,似乎只要建立就能取得预想的效果。目前中央银行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依然实行的是按旬考核的形式,通常以上旬末的存款余额为标准缴纳准备金。从此,金融机构需要三到四天才确保资金到位。由于仅按旬末这一天的存款余额计算存款准备金,这样就会形成管理上的空洞,中央银行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监控。商业银行在平时的时候很少关注存款的余额,反而通过不断的扩张规模来进行一些投资活动,但是在旬末的时候则通过各种方法来尽量降低余额,来减少需要上交准备金的数额,通过这些类似的方法降低他们的运营成本,获取更多的利益。但是这些不合理的行为虽然能获得利润但是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导致上市场上货币流通量变化比较大、稳定性差,同时也加大了中央银行对于市场货币的控制难度。另外,由于准备金只需要在四五日之内上缴就行,商业银行等有充足的时间来凑集需要上交的资金,但是这对于我国经济的调整来说是不好的,缺乏相应的灵活。
2.我国差别存款准备金制度的不足
2004年4月25日,我国实行了差别准备金率,其目的就是为了使金融机构能够有较高的资本充足率,加强对其资产质量的管理,抑制其信贷规模的盲目扩张。差别准备金率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一些经营状况不好的金融机构,确保其政策实施的准确性。目前我国实行差别准备金制度的时间还很短没有多少经验,所以现在这个制度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就以存款准备金率的层次为例,目前的档次也只是分为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金融机构两个层次。正是因为目前此制度还不够完善很容易限制央行对于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如果对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够有效的监控也不能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实行应有的惩罚,就会丧失这个制度的意义。如果当准备金率的调节幅度比较小,市场的利率还比较低的时候,部分商业银行可能会通过同业拆借来减轻资金缴纳的压力,不能够给商业银行等带来足够的经营压力。更重要的是,因为我国目前采用的就是差别准备金率的,所以对于不同的金融机构的保密措施也是非常严格。虽然这些对金融稳定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如果信息却不能得到充分的披露,那么大众就不了解这些金融机构也不能对其进行实时的监管。
3.我国实行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
现在有许多国家已经了取消准备金付息的制度,但是我国依然坚持这个制度。随着准备金制度的不断完善,利率也曾经多次调整,但是目前的存款准备金以及超额存款准备金的付息利率依然非常高,分别是1.62%和0.72%。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避免风险,在信贷的风险水平比较低的时候发放贷款,而风险高的时候则是存在人民银行而不发放贷款,从而会降低社会的信贷规模,对于经济的增长起相反作用,这样的许多西方央行不愿意对存款准备金付息的原因。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的利率比较高时,金融机构就不会把发放贷款而是放在央行收取高额利息,这样就会降低市场上货币供应量,不利于刺激我国经济增长。在金融体系流动性大量增加时,货币市场的利率就会不断的下降,但是如果货币市场的利率达到存款准备金存款利率的时候,它就不可能在降低了,这样就很难表现出金融体系的流动性。同时,央行对于金融机构存款的准备金付息实际上就是在向市场上投放基础货币,这样央行对于货币的供给不能进行很好的管控,也增加了央行的财务负担。
三、完善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议
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了解,结合目前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特点提出一些建议来提高此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1.加强完善存款准备金的实体制度
存款准备金差额制度的完善是十分有必要,但是目前实行的差额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只是简单的分为小型金融机构和大型金融机构这两类,大型金融机构使用的存款准备金率比中小型金融机构高。就当前经济形势,建议央行可以通过把差别准备金率的幅度扩大,可以选择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调整,划分出更多的层次。这只是一个方面的建议,也可以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营业利润、不良贷款率等不同的指标来评定出不同的等级,在根据不同的等级实行不同的准备金率,并对一些严重不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加大惩罚力度。同时可以通过加大违规金融机构的惩罚力度,这样才能够有效控制一些机构迟缴、挪用等违规行为,打破以往单一处罚的状况,这样才可以提高存款准备金政策的有效性。
2.进一步提高利率市场化程度
当利率完全市场化的时候,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利率这中间指标对货币供应量进行调节,达到调节经济的目的。当利率完全市场化的时候,利率就是反映市场上资金价格,它不再是通过国家调控而是通过市场上供求关系来决定的。
利率的变化就会导致货币市场上供求关系的改变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最终实现对信贷调节的目的。由此可见,利率市场化是以后必然的发展趋势,我国就应该推行一些相关政策尽快实现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对金融机构存款贷款的的控制,通过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建立一个稳定的、合理的市场利率体系,从而提高我过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有效性。
3.取消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
由于我国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一直以来都比较高,所以在推行相应政策时总是取不到很好的效果,而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正是导致超额存款准备金过高的主要原因。不仅仅如此,存款准备金付息制度同时也到导致了货币市场的利率很难反映真实的金融体系流动性,也会阻碍利率市场化。所以我们可以吸收和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降低甚至取消存款准备金付息这一制度。先逐步降低存款准备金付息的水平,从而可以提高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有效管理,促进同业拆借市场和利率市场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宁.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政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徐海龙.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
[3]李莹.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政策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
[4]宋波.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作者简介:郭根红(1992- ),男,安徽六安,安徽财经大学,13级本科生